拓宽生态产业路径:最长效最根本的战略选择

2020-12-31 15:16 作者:邓丽君 王 爽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只有在明媚的阳光下,山水田林湖草才有层次感,才有生态化层次的审美”,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的话,意在探讨生态资源价值化的方法创新问题,而这何尝不是今天生态与产业交融的路径选择。只有依据当地自然生态禀赋,打造与之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多样性生产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为确保适龄少年一个都不少地接受9年义务教育,开办了普职融合办学点,将义务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图为种养殖专业学生培育的蔬菜

中新社记者 李晓琳摄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生态保护溢出效应带来的脱贫惊喜,真实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以油茶产业为例,全国油茶种植面积6800万亩,茶油产量达62.7万吨,产值1160亿元,带动了近200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这样的成绩无疑是令人振奋的。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受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除中国外,只有越南、泰国、日本有少量种植区域。中国15个油茶主产区,辐射近一半的国土面积。一次栽种,收益期长达50到80年。油茶经济价值很高,茶树可以阻燃,茶籽可以榨油,油脂可以做护肤品,果壳可以制活性炭,残渣还可以做有机肥,油茶林本身还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青海组织保护森林资源宣讲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油茶产业发展,他讲:“茶油是个好东西,我在福建时就推广过,要大力发展好油茶产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也始终将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将油茶发展和生态扶贫统筹推进,整合资金和政策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油茶产业。2008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油茶的资金高达200多亿元,这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一棵茶树一斤油,子子孙孙不用愁,百亩油茶万斤油,讨了媳妇又盖楼。”江西省新余市水西镇停孜村村民张红伟特别感触。张红伟一家4口人,以前仅靠他开货车跑运输维持生计。2010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种了300多亩高产油茶,6年后油茶挂果,年收入30多万元,如今油茶稳定高产,年收入高达70多万元。富起来的张红伟,每年还能帮扶20多户贫困户种植油茶。

立冬过后,正是油茶树的最佳管护时节。全国的油茶基地,一朵朵雪白的油茶花与冬日暖阳交相辉映,它们的盛放正是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希望。河南省光山县在司马光油茶园创办人陈世法的带动下,油茶种植面积已超过20万亩,仅该茶园就带动了390户贫困户增收,安置了2000多名周边群众就业。安徽省潜山县的吴伍兵流转荒山7万余亩,栽培油茶454万株,让1万多户贫困户因油茶受益,近6000人成功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增收才是贫困群众脱贫的长久之计。

广西龙胜县龙脊镇壮族妇女发展百香果产业

生态扶贫的落脚点在扶贫,一方面要扶志,进而扶智,另一方面,还要建立生态建设与贫困户利益的捆绑机制,如此,才能激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重庆市城口县地处重庆最北端,山大、沟深、坡陡,曾被形容为汉人居住最落后的地方。2014年底,这里贫困发生率为15.6%,是重庆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长期的贫困落后,使得老百姓思想保守、动力不足。为调动群众脱贫积极性,全县开展榜样模范讲故事、身边乡贤讲规约、致富能手讲技术等宣讲活动,同时加大力度进行产业开发。 

城口的自然条件不适合搞规模化农业,但比较优势在于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围而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所以,城口县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贯彻“两山”理念上创新,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随后,城口县构建了“山上中药材、林下山地鸡,坡上核桃树、百花中蜂蜜,香菌巴掌田、杂粮鸡窝地,火炕老腊肉、冷水生态鱼”的山地特色农业格局,并通过“基地+企业+贫困户+产业”带贫益贫模式,使得90%的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不仅搞活了农村经济,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也实现了生态资源的价值利用。

广西龙胜县泗水乡白面瑶寨建设“花海”梯田吸引游客,产生的效益在全寨进行“分红”产业发展是引擎,产业选择是关键,根据贫困地区实际,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方能事半功倍。

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大石砬村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的重要地带,但这里却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平均海拔高度1600米,气候条件恶劣,全村共有5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达307户。

河北省林草局驻沽源大石砬村工作队调研后发现,大石砬村的比较优势在于土地资源丰富,盛产富硒农产品和牛羊等畜产品,同时,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景观奇峻,森林覆盖率达到43.8%。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地理环境,“传统产业抓提升、优势产业抓增效、特色产业抓培育”的扶贫工作思路随即形成。

随后,沽源县实施了全省首个合作社造林项目,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元,贫困户增收900元,并投资120万实施了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此项目填补了坝上经济树种的空白,为拓宽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渠道。在谋划产业发展方面,除对富硒莜麦、马铃薯等传统种植业进行品质提升外,还建设了富硒金莲花种植园区和现代化养殖园区,通过引入企业合作发展,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培育民宿旅游等特色产业。

一系列生态扶贫项目的实施,扎实推进了大石砬村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资源增长、生态增效、产业增值、农民增收。2019年,该村被绿色中国行活动组委会授予“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样板村”。

乡村社会承载着难以计数的生态资源价值,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所在。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是活化农村因在工业化时代不被定价而长期沉淀的生态资源。这方面,贵州蹚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贵州省三都县生态护林员普及护林知识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从2017年12月开始实施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将拥有林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树木,按树种、大小和碳汇功能进行筛选、编号、拍照,再上传到贵州省单株碳汇精准扶贫平台,每棵树每年的碳汇价格为3元,开发一次可连续售卖6年,这些碳汇树可出售给个人或企业,所得全部进入贫困农民的个人账户。林户只需把林木看护好,不需做其他任何工作。

“真没想到,卖空气也能赚钱!”在六盘水盘州市盘县保基乡冷风村,村民李小胜的450株碳汇树售出1350元,这让他笑得合不拢嘴。纳雍县土补村贫困户王德先一领到碳汇资金,马上为孩子添置了一套上网课的设备……

“互联网+生态建设+单株碳汇精准扶贫”的贵州扶贫新模式,实施两年多来,已惠及3800多户贫困家庭,可谓实现了多赢局面。

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地处贫困人口集中的吕梁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山西省深度贫困县,限制开发的国家生态建设区,在这里,还有一个闻名全国的创新之举,就是首创实施了“购买式造林”。

这一模式由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体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经过竞价和议标,与乡镇政府签订购买合同,自主投资投劳造林,当年验收合格支付30%左右工程款,第三年经验收合格后支付余款。

通过连续3年实施该扶贫项目,大宁县21.67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装,累计带动5290户15883人实现了经济脱贫。欣达造林合作社社员冯还堂激动地说,“我是村里的贫困户,以前为了生活,下过煤窑,卖过豆腐,进过铁矿,可像这样守着家给自己栽树还发工资的好事,可是从来想都不敢想。”大宁县购买式造林模式案例,还入选2018年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这五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只有走出新路,把沉默于乡村的生态资产价值激活出来,变成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动力和保障,才能同时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化,这也是生态文明战略的经济内涵,而路径正是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