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海
原名戚华海,出生于江苏扬州,现定居广东清远。1963年生,中国生态诗歌倡导者、书法家。出版《当代生态诗歌》《生态诗境》《华海生态诗抄》《静福山》《一声鸟鸣》《红胸鸟》《蓝之岛》等生态著作,入选《百年新诗百首解读》《中外生态文学作品选》《新作教程》等教材,曾举办“生态与诗歌暨华海生态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入选《生态文化》杂志“2021年度生态诗作十大汉语诗人排行榜”,获21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
从日常中发现诗意,把生态写成诗,又让诗歌回归生活。这是华海生态诗歌的旨归。
从事文学创作40余年来,诗人华海完成了个人话语写作向生态写作的转身,推动生态诗歌向绿色生活延伸,让更多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从个人话语到生态写作
华海出生于文化古城扬州。扬子江畔古运河边,诗歌的种子在他幼小敏感的心灵中萌芽。上世纪80年代初,在扬州师院(现扬州大学)中文系读书期间,华海几乎读遍了图书馆里的诗歌集。泰戈尔、惠特曼、冰心、徐志摩、艾青等人的诗歌,都给他丰润的诗歌滋养。阅读上的广泛涉猎,为其日后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1984年1月,华海的诗歌《两只眼睛》在《飞天·大学生诗苑》上发表。当年,21岁的他在扬州邗江中学当语文老师,发起并主编了一份繁星文学社的《小桔灯》。在这份青涩的报纸上,他写下了发刊诗《致小桔灯》,勉励青少年学子“举着小火把”,“拎着小灯笼”,去“原野探寻”。在此期间,他还积极参与了在江苏颇具影响力的“扬州诗人角”的活动。
诗歌作品集《燃烧的眼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创作,是华海寻找个人话语的过程,但也不乏对自然与生命的关注。早在80年代末期,华海就已在诗歌作品中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先后发表了《喊山》《白鹭》《湖心岛》等初期生态诗作品,并于1989年出版诗集《燃烧的眼睛》(五人合集)。
1993年,带着诗歌的梦想,华海离开扬州来到广东,开启一个人南下的诗歌探索。2001年出版的《一个人走》,记载着他那些年的人生过程和心路历程。2003年突如其来的一场“非典”疫情,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华海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之紧张,感受到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促使他在诗歌创作上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转向,从追求先锋技巧的个人话语,转向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写作,自此走上生态诗歌的创作与批评之路。用生态的视角、诗歌的语言,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华海的诗歌也因此拥有了观念的深沉力量。”年轻时广泛涉猎的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歌、西方浪漫派、现代派和相关哲学、美学著作,构成了华海生态诗歌丰富的思想和艺术资源。
华海书法作品
倡导生态诗歌创作近20年来,华海先后出版了3部个人生态诗集、1部生态散文诗集、1部生态随笔集、2部生态诗歌评论集,主编过4部生态诗歌及评论专集。生态诗歌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双向展开,逐步建构起完整的生态诗学。其中,2005年出版的《当代生态诗歌》是中国第一部生态诗评论集;2006年出版的《华海生态诗抄》是中国第一部个人生态诗集。2008年,清远成功举办“生态与诗歌暨华海生态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的时间是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5月13日,参加这个活动的有中外著名诗人、生态文学研究学者,当时著名诗歌评论家叶橹先生在主题演讲中说:“历史会记住这一天,这是生态诗歌为大家所认知的日子。”10年后,华海出版汉英对照版《华海微诗选》,清远生态诗歌走向国际。
生态诗歌写作的历程
华海近二十年来的生态诗歌写作和研究,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世纪开始至2008年前,华海在清远率先提出生态诗歌概念并开始自觉地生态诗歌创作和研究,这是“笔架山”地域写作时期。出版《华海生态诗抄》,举办“生态与诗歌”暨华海生态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
这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小海》,在最近入选尹相如教授主编的国家精品教材《写作教程》(小教版)作为范文。该教材将在今年秋季在全国通用。
第二阶段:2009年至2013年,华海在连州市任职,是“静福山”地域写作时期。出版《静福山》,这是华海生态诗创作中的一部重要诗集,以静福山这一精神栖息地展开人与自然的对话。“我从世纪初开始的生态诗歌写作首先源于对笔架山的发现、体验和想象,在五年前出版《华海生态诗抄》后,我又持续了一段笔架山的书写。2009年春天迁徙到广东连州,开始对另一座静福山的寻找、发现和重构。无论笔架山还是静福山,都不仅仅是写作素材和对象,也不仅仅是个人写作的阶段性标志和符号,笔架山和静福山是我生活前后延续的过程,也是我生命的重要部分,包含着我对一个世界的发现、理解和梦想,是文字与自然共构的诗意栖居。”(《静福山·自序》)
《蓝之岛》
第三阶段:2014年至今,华海回到清远市任职,是清远“江心岛”写作时期,侧重于生态诗歌日常化、生态微诗探索、宇宙生态诗探索和诗歌中地方感的重构。发起推动了八届“清远诗歌节”和三届“生态诗歌笔会”,出版《红胸鸟》《蓝之岛》等,《蓝之岛》是近十年的生态诗歌选集。近一两年重点在诗歌创作中探索建构清远的地方感,聚焦于重回“笔架山”,强化了诗歌的地方性和生态性。
从生态诗歌到绿色生活
在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汪树东看来,华海具有非常自觉的生态理念。华海提出,生态诗歌是针对当今生态危机、生态问题所做出的反应。生态诗歌除了有别于传统山水诗歌的现代“批判性”,还兼具“体验性”和“梦想性”。他希望借由诗歌重新体验自然、重建心灵家园,使当代人既放得下肉身,又容得下灵魂,“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从长江之滨来到北江之畔,华海一直致力于这种生态诗学的建构,努力推动生态诗歌向绿色生活延伸。他在自己的诗歌世界中选择了一块熟稔的地域进行集中表现,建构起一块属于自己的诗歌地理。
扬州学者朱广盛指出,“从起初的笔架山系列到静福山系列,再到如今的江心岛系列,一脉相承,带领清远诗坛走出了一条与地域发展高度融合的生长路径。蓝丝带、清远蓝、蓝之岛,成为清远文明演进的三部曲,三个层层递进的乐章。”
近几年,在华海的推动下,清远致力于生态文学(生态诗歌)品牌打造、岭南书院建设,并将“绿色生活十二条”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在城乡推动绿色生活活动,探索了一种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路模式和经验路径。
华海文学作品
2021年是华海的大丰收年。这一年,他创作和主编的3部生态诗集相继出版。其创作的首部生态散文诗集《红胸鸟》刚一面市,就在网上卖到脱销,以致再版,引发业内关注,成为“2021年度十佳华语诗集”。他本人也入选为“2021年度生态诗作十大汉语诗人”,并获得21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十年生态诗歌选集《蓝之岛》则接续2011年出版《静福山》和2006年出版的《华海生态诗抄》,构成华海生态诗歌三部曲,记录了从新世纪初开始的生态诗歌探索轨迹。华海主编的《庚子生态诗歌选本》由南方出版社出版,精选了国内诗人在庚子年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生态诗歌。近期,华海将生态诗歌视野放大到宇宙,目前已创作完成《行星谱》系列组诗。正如他所说:“这一组跳出地球的太空生态诗,写作的目的显然不是解读科普知识,而是重新发现地球的不可替代,唤醒对当下的珍惜,以敬畏的态度形成一种新的‘星际伦理’和‘宇宙生态观’。”一场深度的生态诗学探索仍在继续。
首个“中国生态诗歌之城”
今年7月29日中国诗歌学会作出《关于命名广东省清远市“中国生态诗歌之城”的决定》,认为清远市是我国第一个开创性地擘画并长期致力构建“生态诗歌”的地方文化形象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多年来,因持续举办了生态诗歌活动而引起国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清远生态诗歌,不仅是清远鲜明的文化符号,而且已成为我国地方文化繁荣和发展的清远现象。为进一步推动清远生态诗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对我国生态文学的重大引领作用,中国诗歌学会对清远市的生态诗歌创作和研究展开多种形式和途径的调研,经专家组综合评定,决定命名清远市为我国第一个“中国生态诗歌之城”。
华海在第五届清远诗歌节发表演讲
“中国生态诗歌之城”,是华海多年来孜孜以求的一个“梦想”。华海回忆说,“生态诗歌”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提出来的。当时发生了“非典”疫情,也是因为“非典”让我们重新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当时我与两位学者分别进行了两场对话,与邓维善做了一个关于生态诗歌的对话,与单世联做了一个关于生态文明观的对话。在我跟邓维善关于生态诗歌的对话当中,就具体分析了生态问题,生态诗歌产生的直接动因就是生态危机的发生。后来,我还跟学者梅真有一个关于“我与生态诗歌”的对话,把我的生态诗歌观念做了进一步的梳理。我们认为当代生态诗歌,作为现代社会批判和反思工业文明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与通常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以人的利益为唯一价值取向的诗歌有本质的不同,它把人与自然放在统一的位置,从生命共同体互为依存和相互影响的整体角度来体验和感受,并以对灵魂的反思和生命的体验,来调整人与自然日益紧张的关系。同时,我们认为生态诗歌不是简单的生态加诗歌,生态观念的诗歌内化是其中关键,这个“内化”就是探索生态题材和生态思想的“诗歌化”,生态诗歌应当是体现生态美学追求的创新的诗歌。这是对于生态诗歌这个概念的解释。
后来,我们对“生态诗歌”不断研究探索,进一步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生态诗歌首先具有面向现实的一面,它批判反思生态危机现象,探究危机的根源,揭示人与自然分离乃至对立的悖谬;它更把立足点和归宿放在体验自然和想象自然上。这就是生态诗歌的三个基本特征:批判性、体验性和梦想性。梦想性是旨归,由对问题的批判回到对自然的生命体验,最终还是为了在诗歌中建构诗意栖居,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想关系的诗歌境界。生态诗歌正是对生态文明这一时代命题的诗歌表达,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审美形式上都与过去的诗歌迥然有别。
《生态清远文学丛书》
清远生态诗歌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双向展开。一直在推进创作的同时开展生态诗歌的理论研究和文本批评,逐步推动生态诗学的建构。近几年,清远生态诗歌迎来了高光时刻。去年,出版了由华海主编的一套丛书——《生态清远文学丛书》。这套书影响很大,是对清远生态诗歌、生态文学的一个成果总结。目前清远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参与到生态诗歌创作的行列,包括唐德亮、李衔夏、马忠、苏启飞、韩学早,还有林萧和他女儿申雨霏等。他们创作的势头很猛,有很好的创作潜力,往往以团队的形式呈现,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地域性的作品。在华海的大力倡导下,通过每年举办生态诗歌节、生态诗歌笔会,以及其他各种生态活动,推动生态诗歌创作和理论探索,聚焦生态诗学的建构。清远的生态诗歌创作和研究逐步走到了全国前列,而且跟国际学术界对接。
如今,“生态诗歌”已经成为清远城市靓丽的文化品牌,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清远,清波流远,是一座有着悠久山水文化传统的城市,也是广东的生态发展区。华海引领着一群清远的诗人以“生态诗歌”为这座岭南山水城市赢得了一种“文化命名”。华海说:“这是清远诗人的荣耀,更是清远这座城市的荣耀。”
(2022年第17期)
【责编 李鹏】
人民网2024-11-11
人民网2024-10-28
人民网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