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你》:我曾在三星堆修复文物

2022-04-15 11:23 作者:张丽 黄振华 邓夏妍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编者按:中华英才半月刊社河南融媒体中心《河南的你》栏目"挖掘身边榜样,讲述河南人故事、传播河南人声音、展示河南人形象"为宗旨,聚焦全球100位各行各业长期奋斗的“河南人”,记录他们追求美好生活,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感人故事展现河南出彩形象,汇聚起推动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磅礴正能量。

一、相遇“注定”

一个文物修复师一辈子最大的荣耀

三星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021年3月,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开启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又揭开了一角。2017年6月-7月,文物修复专家陈少坤受邀到三星堆遗址对瓷器文物进行修复,并在那里待了整整一个多月。在他的职业生涯当中,陈少坤都醉心于三星堆文物修复,看到它们由若干碎片变为一件件国宝,对于古物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修复完成后的那种成就感,是一个文物修复工作者一辈子的荣耀。

陈少坤在三星堆博物馆修复的文物作品,拍摄:陈少坤

与文物修复师们穿越时代进行“链接”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璀璨的明珠在引领着中国的历史进程。而伴随各朝各代出现的历史物品就成了中国历史最好的见证者,所以文物修复是我们研究历史真相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几年,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和此次三星堆发掘等现象级的事件推动,国内的文博热达到了一个高峰。如上观众看到的视频一样,不仅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让我们能够深入其中,懂得工匠精神的内核。接下来,看文物修复师陈少坤如何与手中的文物“奇幻相遇”,与那些传承千年的文物修复师们穿越时代进行对话。

陈少坤在三星堆博物馆修复的文物作品,拍摄:陈少坤

陈少坤如何与手中的文物“奇幻相遇”

记者在位于郑州文博城陈少坤工作室见到了这位身材魁梧的“大汉”,若不是蓄着“艺术家”的长发,我们很难把他和文物修复专家联系起来。而当我们看到他工作时,他的“安静、细心”与“健谈”的他判若两人。陈少坤说“雕琢是一个技术活,对于文物的修复更是如此,我们这一行,就是要从一件小小的物件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天地。比如面对不同类别的文物,其修复流程、工艺和周期也不甚相同,却需要同样的细心与耐心”。这番话一出口,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别有洞天的价值所在。

陈少坤是河南平顶山人,大学时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他,随着对历史文化的喜爱加深,千年的传统技法和陈旧的工具更饱含传承的温度,开始让他变的“不务正业”,陈少坤与文物相遇更相知,对传统文化的追求,让他一直醉心于老物件修复。陈少坤的爷爷年轻时是锔瓷匠人,奶奶是制香人,从小就耳濡目染,对锔瓷有所了解,但所掌握的技艺比较粗糙。

(陈少坤在三星堆博物馆修复工作现场,来源:陈少坤)

近距离感受修复师如何延续着文物的生命

在很多人看来文物是珍贵的,因而往往藏而不露的,也是“不近人情”的,离自己太远了,就可以近距离感受它们的美貌和脾性,也可以亲手为它们体检治病,一方面延续着文物的生命,也能提升修复者的情趣、审美、品味、人格,乃至生命。文物是人们创造的,也在被亲近、被触摸、被修复、被体悟的过程中塑造着人们自身。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受传统文化的形响,陈少坤对锔瓷工艺越来越着迷,遂到全国各地学习。“耐得住、沉得下”的性格让他在文物修复行业中如鱼得水,在学会了锔瓷工艺后,陈少坤还曾远赴上海拜“无痕修补大师”于爱平,学习“无痕修复技术”,并到重庆博物馆学习文物修复。

文物修复师们的工匠精神

中国文物修复人才奇缺,还有很多精美的文物公众根本不知道、更看不到,而这些文物,现在的修复人几辈子都修不完,陈少坤一入行,便对这个行业有了深思,他将面对未来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加入了“工匠精神”的抚慰之后,一切即将变得不再平凡!

二、相知“心动”

一个文物修复师的成长之路

随着学习的深入,陈少坤对文物修复越来越充满兴趣,也逐渐明白了文物修复背后的意义。一开始他跟随着民间师傅,学到的都是民间的修复方法。最初陈少坤主要学习了清洗、粘接、塑型、打磨、作色做旧等工艺,跟民间传统的盐酸腐蚀作色法不同,培训教授了用现代的化工颜料,通过颜色调配来达到文物红斑、绿锈、蓝绣等作色效果,让他的修复技艺大大提高。

(陈少坤在三星堆博物馆修复的文物作品,来源:陈少坤)

在陈少坤的工作室,我们看到了他购买了很多现代化的设备,比如针对瓷器修复时,利用现代分析手段,系统地从微观形态、胎釉成分、烧造温度等入手,完善越窑青瓷标本的基本数据,对文物的烧造工艺、病害成因、修复材料、修复工艺进行系统研究,才进行“无痕修复”。

文物修复是个复合型学科

文物修复主要修复的是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当你真正热爱才有可能感受到文物的温度和内涵,否则这些文物在你眼中永远是一堆“破铜烂铁”,学习”文物修复“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耐得住寂寞,做文物修复要涉及很多学科,需要不断学习,不见得有多精通,但是你要了解,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知道怎么去解决。陈少坤还在工作之余加大各领域知识的学习,从图书馆借阅历史书,从大量杂志以及从事不同领域的朋友那里,学习美学、色彩、雕塑、建筑等多方面知识。 

(陈少坤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修复的文物,拍摄:陈少坤)

文物修复是技工干的活?

谈起对这个行业的思考,陈少坤说:我国的年文物修复量正在逐年增长,但文物总量和待修复文物数量也在增长,文物修复人员的数量可能还是不够。很多人认为,修复是技工干的活,做修复的人员学历水平相对较低,评选较高级的职称和专家称号难度很大,这导致很多人更愿意搞研究,不愿意做修复。

(陈少坤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修复的文物,来源:陈少坤)

在陈少坤看来,文物修复是由多门学科组成的复合型学科,修复人员不光要把文物修好,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修复。很多工作需要使用如镜像显微镜等先进设备,对金属陶瓷组织进行观察和形貌分析,对青铜器合金生成、冶炼、浇铸以及加工工艺等信息进行研究。

学了文物修复专业,毕业后能去故宫修文物?

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开设“文物修复”专业,记者问陈少坤,孩子们毕业之后上手一定很快,是否能够到故宫修文物?他讲到“搞文物修复,如果只在学校里学习,是学不全面的。雕塑、磨具、锻造、钣金、焊接、雕刻、美术、力道的改变和形状的矫正,以及修复理念。文物本身器型、条件千差万别,个性化问题很多,所以要自己总结经验,掌握原理,才能一通百通。文物不是千篇一律的,它的形态、色彩、风格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不断地总结,才能让文物活起来。所以在学校学习的是基础,而真正的实践和思考,才能有更多的总结。

 三、相爱“无痕”

通过“无痕修复”让破损瓷器“完好无损”

陈少坤认为,若外人从文物中看出了修复的痕迹,恰恰说明修复师的工作是失败的。修复人员应尽量把文物完整地留给后人去研究,尽量保留所有的微痕信息,修复工作要采用可逆的方法,可逆的材料,通过“无痕修复”让破损瓷器“完好无损”。修复人员只对文物进行恢复、加固,待后人需要拆解研究时,器物出土时本身的信息都还在。

 

陈少坤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修复的文物,来源:陈少坤

以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材料安全、兼顾稳定性及再处理性的保护修复原则开展修复。对于一些文物,修复师也许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当人们看到它们时,才会看到它们原本就是这个样子,我们怎么能说,这不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陈少坤获得平顶山市政府颁发的文化非遗证书,拍摄:黄振华)

 对文物“对症下药”与“康复治疗”

陈少坤与记者分享了一个采用“无痕修复技术”修补大扁壶的故事。他首先按照相关标准将大扁壶病害类型分析出来,比中“污渍、裂隙、胎釉开裂、釉层粉化、釉面剥落以及旧补材料老化变”色等问题,然后针对“受伤”文物必不可少的一次“对症下药”与“康复治疗”。将粘好的碎片一片片重新揭下,清洗黏胶留下的痕迹,然后重新粘接。文物粘接是修复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碎片的粘接也是有一定顺序的,先小后大,先局部后整体,然后合拢,视具体情况再作个别调整。

(位于郑州市陈少坤工作室的部分文物修复工具,拍摄:黄振华)

粘接后的补缺则采用瓷粉复原,再将一些专门的材料因“物”制宜,采取不同方式拼镶在缺损部位。工匠精神,就在于雕琢,就在于完善,就在于一件事情上的不断修复。对于一些文物,陈少坤通常会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寻找相似文物进行造型匹配,一切都要按照资料,不能凭空想象。

(陈少坤修复的文物,来源:陈少坤) 

补缺后的文物需要多次打底,表面才能平滑无梗。最后一步为上釉,也就是着色,这是终结步骤,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用笔图手绘技法进行上色,务求与原瓷器釉色融为一体。它除了对修复者有较高的鉴赏水平及审美观要求外,还需要修复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尝试,有时光调色就能花费十天至半个月。”陈少坤说,最终,他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完好无损”地修复了大扁壶。

四、相依“为命”

以金修缮,成就惊艳

文物修复不但神秘,而且带有一定“危险性”,有一次大家都在埋头操作,“一位师弟拿着一只宋代破损的碗在修复。不知怎么,碗失手掉在地上,摔成了几瓣。”当时,大家听到声音后都惊呆了。“另外,有些工艺所用的东西是有毒的。”陈少坤说,通常情况下,他们在维修文物时,都会戴上防毒面具、手套,但在利用“金缮”工艺修复文物时,仍会出现过敏现象。

旧时光里的惊艳,是复原更是重生

历史文物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如何准确获取、保护、传承、展示这些文物成为摆在全体文物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匠人之手,以心焕新,陈少坤用自己的双手,克服万难,浓缩专业的智慧,为每一件文物“量身定制”修复方案,并且对其“施行手术”,陈少坤让这些被修复的文物“焕发神采”“重获新生”。陈少坤说“跟一个自己喜爱的人,做自己喜爱的事儿;坚守一个信念,变成自己的爱好”。正是他这样的始终如一的坚守,让人们懂得认真、坚持的价值所在,匠人精神的所在。

(参加第17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演讲《修复工具的制作》)

原生本色,大工无痕

看着手边一件件残破的文物得以复原,犹如再生。陈少坤静静地看着修好的文物,却难以得见演绎状态下的万分神采,那才是它本应有的鲜活的生命,那才是陈少坤修复它的精髓和意义。虽说他所从事的是一份“不足为外人道”职业,他的业绩也“不可为外人感”,正是由于他的用心、专心做事,才能使一件件国宝得以修复、有机会再现于世。

(位于陈少坤工作室文物修复现场,拍摄:黄振华)

“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

“择一事,终一生”这就是陈少坤的匠人精神。陈少坤告诉他的学生,做文物修复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甘愿受寂寞,还要追求完美、执着。“人这一辈子,能做的事情并不多。遇上自己喜欢的又能做好的事情就更难。何必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别处?” 

陈少坤:河南平顶山人,文物修复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南省传拓技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责编 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