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视界

当前位置:

 首页  > 垄上视界 > 正文

​阳新三中故事⑲ | 汪晓佳:我骄傲,我是一名班主任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5-06-23 15:15

个人简介:

汪晓佳,本科学历,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学学士学位。

主要荣誉:任教期间曾获优秀教师,教学标兵;就读期间获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优秀裁判员等。

教育理念: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3060课改和216孝道文化教育践行先锋。

 

初到三中,在开展人生新篇章的同时,也迎来了新挑战——班主任工作,幸而在领导的关怀引导下,前辈同事的团结示范下,3060课改和216孝道教育的熏陶指引下,面对刚步入初中的学生,逐渐形成了我心中的尺,教育的度。

完善制度,滋养德行——行事有尺度

 (一)班规制定明制度

开学初的第一节班会,一定是要学生明确班级规章制度与班主任治班风格的,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又要增加班主任个人风格的管理,我选择利用班级墙上的《中学生守则》和《三中学生行为规范》,以及年级推行的3060课改和216孝道教育为方针来进行班级管理,行事有尺,心中有爱便是学生最好的样子。

(二)队伍创建树榜样

有了规矩,就需要打造一支有正气、有方法、有执行力的班干部队伍。在毛遂自荐与举贤任能的结合下,确立了班干部与小组长班子,我定期召开会议,促交流,解疑难,商对策,明职责,让班干部与组长成为真正的管理者,而并非搬运本子的人,锻炼班级成员各显其能、各尽其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三)奖惩分明促德行

在制度与孝道的滋养下,人不管做什么事,心里就有了一个度,在量人的同时也要量已,监督自己也监督他人,有敬畏,有规矩,奖惩分明,如有违反,过失代偿,日行一善来弥补过错,育德的种子就悄悄萌芽。

优化环境,润泽成长——群体有热度

(一)点滴小事冶品质

接这个班的时候,松散的习惯等摆在了面前,让人望而生畏,但“勇者不惧”这一理念涌上心头,对于能够改变的事情就努力去改变它,叫做勇。于是,我决定从学生各种习惯了的小事和碎片时间开始着手,先从外观改造,禁止披头散发,不穿校服,奇异张扬的饰品,其次是言行举止,学习先学做人,懂礼貌,讲礼仪,把身上的“流气”散一散。建立时间观念,课前应先于老师做好准备,以朗朗书声和完备的状态迎接每一节课,每天中午固定观看新闻周刊或练字,若有闲余,我还会特意找有普法意义的视频当作奖励来观看,读报时间齐读国学经典,典故名篇,有时遇到不懂的,我甚至化身语文老师来进行讲解。多点多面开花,让学生说的,做的,想的接受熏陶。

(二)自主管理成共识

我不断对学生说的便是要把事当成自己的事,不要添麻烦,要把个人的仪表,品行,修养,作业,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何为添麻烦,并非有题向同学老师请教,有心事向老师倾诉为添麻烦,添麻烦是上课时左顾右盼,交头接耳,恶意中伤,甚至拳脚相加他人这为添麻烦,影响班纪班风,侵害了其他同学的受教育权,人身安全等等叫给自己添麻烦,自己心里要有准则,有尺度。除了自主管理言行举止,我把更多的管理权给了同学们,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班级的主人,充分给予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例如一日轮值班长,轮流讲题,民主投票,绿植区等等,当我给了学生各种权利,便让他们知道了同等的义务。当有人犯困或走神时,是有人主动互相提醒的,当我说要爱护劳动工具时,是有人主动为班级添置的,当我安排好座位时,是有人主动写好了座位表的,当我鼓励班干部尽职尽责,是有人主动抽背抽查作业笔记的,当我建议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时,数学竞赛、元旦晚会,是只需要我当观众的。孩子们的潜力多么无穷!

(三)“芝兰之室”育德行

诺丁斯打造“幸福的教室”,雷夫打造“无恐惧教室”,我着力把教室打造为“芝兰之室”。“欲除杂草,必种庄稼。”每一天把“团结、宽容、分享、感恩、诚实、守信、坚持、助人”时时弥漫在教室里,用3060课改方法与216孝道教育进行熏陶,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做有生命质感的教育。

多元评价,实现自我——思维有深度

(一)仁者不忧,激发潜能

做班主任要懂班里的每个孩子。我一直奉行着三中的校训:尊异重特,人人出彩,我充分认识并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是个性鲜明的生命、都有犯错误的权利、亦有改进的意识空间。班里学习上有障碍的孩子,也许我们很努力也无法改变,当我们退一步,就会发现这扇门还未打开,但有很多窗是敞开的。当我们去帮忙去推开虚掩的窗,而不是盯着那扇暂时还未打开的门时,这就是仁。“仁者,爱人也”。只要我们用仁者的心胸去爱所有的学生,成长的力量最终应来自孩子的内心,教师要帮助孩子找到成长的途径。要找到每一个孩子属于自己的长处,通过“高帽大轰炸”等方式无限地放大孩子的优点,让每一个孩子焕发自信,不断地为学生去搭建“魅力舞台”,让学生的魅力如光芒般放射。

(二)因材施教,感受成就

人都有被重视的渴望,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冲动,这也是学生成就自己的源头动力所在,更是班级评价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对每一位学生报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观察、接纳、评价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在民主的环境中,每个学生参与评价制度的建设,在悦纳的心态下,每个学生都能彰显个性、实现价值,在适配的评价里,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胜利的希望,找到属于他的成就感。

(三)内求自己,改变环境

在之前品读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有一篇提到要做怎样的班主任,我认为这段话很多时候也适用,便借来提醒自己与学生: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适应环境,享受着美好人生。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当代人应该为生活在这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而满足。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人应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能力。只有不断更新了,世界在我眼里就总是新的。

在班主任工作中,驱动鞭策我前行的,既有优秀的榜样,也有可爱的孩子们,每当我看着他们因学习压力,少年心事,家庭境遇流泪的眼睛,当看着他们埋头苦读的头顶,抬头看着我灼灼求知的眼神,当看着收到的真挚贺卡鲜花,当看着他们绽放的灿烂笑容,我总会对自己说,把工作做得再细致一点,想得再深入一点,成长得更快一点,同心携手走得更远些!

 【责编 李媛】

湖北省阳新三中元旦盛典精彩纷呈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1-02

胡桥完全小学:努力打造乡村教育新样本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7-04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