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视界

当前位置:

 首页  > 垄上视界 > 正文

阳新三中故事⑰ | 江显志:今生做班主任,我无怨无悔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5-06-20 17:34

个人简介

江显志,1999年毕业于咸宁师专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大学本科,县级“优秀教师”。教学理念倡导“仁者爱人,刚柔并济”。从事班主任工作二十余年,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从事教育二十余载,二十余载班主任,经历过很多的苦涩,也收获了太多的美好,让我也学会了不断的成长和进步。来三中的这些年,感谢三中人的关心和厚爱,特别是在3060课改和216孝道的指引下,让我的教育理念不断的提升,思想不断的突破。

立规矩,敲响言行警钟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学生七年级进班第一天开始,作为班主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和学生立规矩。从学生的上学、上课、放学、课间等各方面告知学生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必须遵守的规则,还有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交友,为人处事,待物接人,安全防范,手机管理等各方面应该注意的环节。通过这些“约定”,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后必需做出的改变,从而改掉自己以前的不良习惯和思想意识。

当然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学生触碰红线,以身试法。所以必须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清楚违规违纪的严重性。例如,我会在学生面前拿出一部摔坏的手机告知学生:这是一部上一届学哥的手机,有一天我在巡班的时候看到学哥疑似在上课的时候一直低着头,没有听讲,我悄悄的走到他的身边,发现了他正在玩手机,于是我当着班上同学的面,在家长的同意下摔碎了手机。我在讲话的过程中,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表情严肃,给学生敲响了一击响亮的警钟。

我觉得,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犯错的时候,那么我们在学生做错时候要考虑他们性质的大小,以及他们犯错的行为动机,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找出犯错的根源,根据他们犯错的大小适当采取不同的教育原则。有的时候也可以把学生的错变成教育的契机,转化为一种正能量。

以身作则,追求人格尊严

班级管理过程中,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做到以身作则。从平时的小事做起,让学生看到班主任也是一个“凡人”,也可以参与班级的卫生维护,扫扫地,捡捡地上的垃圾等,通过细节提高每个学生保持班级卫生的思想意识。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逆,不可越的特点。因此在学生的初中阶段,我们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我们应该努力的去追求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让他们从内心中体会到人格平等。让他们能找到呆在这个班的理由。

当我们在班级里制定一些规则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学生会去犯错,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找他聊天,分析他的错误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解析思想根源,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平等沟通,互动交流。

家校合作,调整身心健康

教育的维度是的多方面的,其中学校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校合作,家校联动可以更好的制约学生的不良习惯给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家长对学生的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从而在平时的教育中更能贴近学生内心,更很好的具有针对性。教育方法应追求多样性和灵活性,要做到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站在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制高点,立足自己的职责,坚定信念,以人为本,竭尽全力。正与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所提出的“思行合一”一样,只要学生在思想上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他才会去努力,去行动。其他亦然。

当然,学习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会有挫折和失败。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必需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调整他们的身心健康。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而作为学生,我始终告诫他们要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在个人行为上不可“掩耳盗铃”,活在当下,做好自己,无愧于心,畅想未来。

 【责编 李媛】

湖北省阳新三中元旦盛典精彩纷呈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1-02

胡桥完全小学:努力打造乡村教育新样本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7-04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