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视界

当前位置:

 首页  > 垄上视界 > 正文

兴国镇中心小学班主任故事⑩ | 王合清:用爱编织教育之梦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5-06-20 09:55

晨光初绽时推开教室门的瞬间,总能撞见几十双亮晶晶的眼睛。一直当小学班主任的我觉得自己像个园丁,守着一片充满生命力的小树苗,在琐碎与惊喜交织的日常里,见证着最纯粹的成长奇迹。

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播种习惯

清晨检查书包,总有孩子举着作业本问:“老师,橡皮找不到是不是被大灰狼叼走了?”课间十分钟,要化身“调解员”处理抢跳绳、争吵等小纠纷。打扫卫生时,手把手教孩子怎样拿扫把扫地、怎样拖地、系鞋带,听他们奶声奶气地抱怨:“不知道怎么回事,裤子的洞洞总跟脚打架!”这些啼笑皆非的时刻,藏着培养规则意识的黄金契机。我用儿歌教他们整理书桌,把课堂纪律编成拍手游戏,看着原本歪歪扭扭的队伍逐渐站成笔直的小松树,心里满是欣慰。

在跌跌撞撞中守护童真

记得有一次单元测试,小嘉攥着试卷大哭:“我只得了九十分,是不是要被取消当宇航员的资格?”我蹲下来擦掉他的眼泪,指着试卷上的错题说:“这些小错误是给你发射前的小考验,以后可要细心认真点啊!”在低年级孩子的世界里,一次摔倒、一句批评都可能成为“天大的事”。我学会用放大镜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那个总坐不住的小翼,原来能用彩笔画出整个童话王国;内向的筱苒,会把糖果分享给哭泣的同桌……这些美好,让我坚信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唤醒。

那是九月开学不久的一天,班上转来一个同学叫林小满。她上课总把课本竖得高高的,遮住半张脸,作业本上的名字写得像蚊蚋,笔画缩成一团。第一次听写,她的铅笔在“春天”两个字上磨蹭了五分钟,最后纸上只留下两个灰扑扑的橡皮擦痕。

午休时我批改日记,翻到小满的本子——空白页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牵牛花,花瓣上蹲着只小蚂蚁。第二天我带了盆真的牵牛花到教室,孩子们围着叽叽喳喳,只有小满的指尖在桌肚里绞着衣角。我蹲下来把花盆放在她桌边:“小满,老师发现你画的牵牛花有特别的卷须呢,像小问号在问春天好。”她猛地抬头,睫毛上沾着碎阳光,小声说:“我奶奶家的牵牛会爬竹竿,可是……我写不好‘爬’字。”

 从那天起,我每天课间都会在她桌上放一张字卡:第一天是“雨”,我用红色粉笔画了个笑眯眯的雨滴;第二天是“风”,旁边添了道螺旋状的线条。小满的铅笔开始敢落在纸上了,虽然“花”字的草字头总写成小蘑菇,但她会在日记本里画下对应的字卡图案——画“云”字时,她给云朵添了顶歪帽子。

 冬季运动会上,小满报名了跳绳项目。比赛那天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绳子在脚下打得飞快,辫子上的粉色蝴蝶结都飞了起来。结束后她攥着第三名的奖状跑到我面前,奖状角上还留着她偷偷画的小牵牛。“王老师!”她把奖状举得高高的,“我现在会写‘冠军’的‘冠’了,就是宝盖头下面加个公鸡的‘鸡’对不对?”我摸着她汗湿的头发笑:“下次咱们试试给‘冠’字戴顶真正的王冠好不好?”她高兴的点着头,小脸就像一朵漂亮牵牛花。

在家校之间架起彩虹桥

每次开学不久,家长群里此起彼伏的消息,既有“孩子昨晚背课文到十点,要多鼓励”的期待,也有“铅笔盒又丢了,老师帮忙找找”的求助。我定期组织亲子共读会,用照片和视频记录孩子们的课堂瞬间,让家长看到孩子从不敢发言到主动领读的蜕变。有位家长感慨:“原来我家‘小魔王’在学校能安静听故事半小时!”这种双向奔赴的信任,让教育的力量不断生长。

在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个叫小阳的学生,十分活泼,思维活跃,课堂上总能积极发言,给大家带来许多新奇的想法。可进入三年级下学期,我察觉到他的变化。作业开始频繁出错,字迹也变得潦草,课堂上常常走神,眼神游离,以往的热情劲儿消失不见。我决定和小阳聊聊,可他总是低着头,说话支支吾吾的,不愿多说。

为了弄清楚状况,我联系了小阳的家长。小阳妈妈在电话里声音满是疲惫,说最近家里生意忙,常常顾不上小阳,都是他自己写作业,可能是因为缺乏监督才出现问题。

我决定去他家家访,当我走进小阳家。家里堆满货物,小阳就在角落的小桌子上写作业,环境嘈杂,根本不利于学习。我和小阳父母坐下来,详细说了小阳在学校的表现,建议他们哪怕再忙,每天也要抽出半小时陪小阳学习,帮他检查作业,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小阳父母连连点头,满脸愧疚,保证会尽力平衡好生意和孩子教育。

 起初,情况有明显好转。小阳的作业完成质量提高,课堂上也积极了些。可没过多久,他又开始松懈。我再次联系小阳父母,得知生意一忙起来,他们又疏忽了对小阳的陪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利用开家长会的契机,我分享了一些时间管理和亲子沟通的小技巧,还让家长们互相交流经验。小阳父母深受触动,决定调整生意安排,每天轮流陪小阳。

为了增强小阳的学习动力,我和他父母商量制定了一个奖励计划。只要小阳一周内作业完成得好、课堂表现积极,就能得到一个棒棒贴,集满五个棒棒贴就能兑换他喜欢的礼物。同时,我在学校也格外关注小阳,经常鼓励他,给他一些适合他难度的任务,帮他找回自信。

 慢慢地,小阳又变回那个充满活力的孩子。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还主动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看着他的变化,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暮色里送走最后一个孩子,教室里还留着蜡笔的色彩和橡皮屑的痕迹。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实则是用耐心、童趣和爱编织的教育诗篇。我深知,作为低年级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启蒙者,更是童年的守护者。当孩子们带着自信与好奇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那些共同成长的温暖记忆,便是我最珍贵的教育勋章。

 【责编 李媛】

湖北省阳新三中元旦盛典精彩纷呈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1-02

胡桥完全小学:努力打造乡村教育新样本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7-04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