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念,不断忆起,便是永生。——高蓓敬缅
许少飞
1935年生,1954年考入扬州师范学院后留校任教,后在教育行政部门任职,1983年任扬州市文联副秘书长,主持作家协会工作多年,培养了大量扬州文学人才。退休后,潜心研究扬州园林,出版有《扬州园林》《园林风采》《扬州园林史话》等,并参与编写《中国园林》等。
八月的最后一天,我再一次铺开信笺,想给您写一封书信,告诉您,我的悲恸,我的感慨,我的痛惜,我的思念……敬爱的许少飞老师,这一次,您真的走远了吗?不再回返?
十一天过去了,从得到您去世的噩耗那一刻起,便五雷轰顶,肝肠寸断。泪流不止,夜不能寐。实在不能接受,您就这样静静地在疫情防控中,在空荡荡的重症监护室,孤孤单单地离去!任我们在微信与博客中捶胸顿足,依依不舍;任我们在泪光与文字中无尽缅怀,声声呼号。
此生有幸,在我风华正茂的青春时节,与许少飞先生相遇。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36个春夏秋冬已穿尘而过。蒙许先生恩惠,如沐春风,刻骨铭心。往事如烟,历历在目。回眸与许先生几十年来交往的丝丝缕缕,音容笑貌,栩栩如生。
回顾上世纪80年代中,正是文学盛行之时。我与一些热爱诗歌的青年,激情澎湃,诗意满怀。在扬州瘦西湖“四桥烟雨”时常相聚,以文会友,进而发起创立了声名远播的“扬州诗人角”。我们交流诗歌创作心得,编辑油印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举办优秀作品座谈会……意气风发,乐此不疲。
其时,许少飞先生50出头,年富力强,正在扬州市文联工作。作为主持作家协会事务的领导,许先生注意到了扬州这群富有才情的文学青年。在一本不知是谁传递给他的《扬州诗人角作品选》油印本中,他读到了我的几首新诗。没有料到,与我尚未谋面,他便精心挑选了我的几首诗,将它们编为一组,并加了编者按,在刚刚创刊不久的《扬州文学》整版推出,反响热烈。
那是1988年,那一年,如有神助,我遇到了德高望重的许少飞先生——我生命中的贵人。我被人捎话说,许先生邀请高蓓到文联坐坐。于是,那个令人难忘的下午,我与许先生第一次相聚,聆听谆谆教诲,收获许多鼓励。许先生声如洪钟,娓娓道来,儒雅随和,玉树临风。那一年,是我文学之旅的真正起点,对我的人生影响至深。从此以后,我便扬帆起航,义无反顾地踏上漫漫文学征途。
没过多久,还是经由许少飞先生出面,与扬州群艺馆王虹军馆长商议,将“扬州诗人角”主要成员推荐整编,于是,“广陵青年诗社”在扬州应运而生。在扬州群艺馆作家殷伯达老师具体负责下,青年诗社创作活动丰富多彩,尤其是“阳春采情”系列诗歌大赛,应者云集,硕果累累。1990年,一本扬州诗人优秀作品集《燃烧的眼睛》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诗歌的魅力与光芒,给众多文学青年以极大鼓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许少飞先生等老师的默默推动与奉献。
相识36年,在我的人生之旅中,与许少飞先生有过多少次欣然相聚啊!蓦然回首,悲欣交集。从来没有想过,一辈子笔耕不辍、潇洒浪漫、鹤发童颜、笑声朗朗的许先生,会有一天飘然而逝,甚至来不及挥手道别,便永远永远地离开我们。
泪眼婆娑中,我翻开往昔的搜狐博客,微信朋友圈,厚厚的日记,几十本相册,许先生的手稿……蔓蔓情愫,如许先生酷爱的花卉草木,蓬勃生发;又仿佛满天繁星,熠熠生辉。细细回溯与许先生有关的图文,那些温馨喜悦的瞬间,那些美好幸福的时光,如今,都显得弥足珍贵,历久弥新。
记忆特别深刻的是,2014年5月,我应邀出席许先生的80寿宴。在扬州史可法纪念馆内,一个洋溢着浓浓温情的餐厅,大家欢聚一堂。我带去了请北京画家为许老量身绘制的《柿柿如意》图和精心挑选的99朵玫瑰。许先生一生醉心花草,他欣赏花草,描写花草,他的微信里所发的,大多也是花草。花木丛中人常在,有时,他兴之所至,便给远在北京的我发来一些花草美图,与我分享人间草木的生机与唯美……所以,那天,当他收到我这个学生充满敬意的鲜花,不禁喜出望外,开怀大笑。许先生桃李满天下,但也许,我是唯一如此送他玫瑰满花的吧?其实,在我的心中,许先生不仅是我的恩师,更是慈父般的前辈,是情深似海的亲人。
2021年8月20日上午,88岁的扬州著名摄影家王虹军老师与我通长途电话,共同缅怀许少飞先生。他告诉我,惊闻噩耗,他连夜翻找电脑里存放的许先生照片,找到十多张非常珍贵的。他的夫人,86岁的万老师,得知挚友突然去世的噩耗,悲痛不已,她坐到家里的钢琴前,洒泪弹奏了《哀乐》与《送别》,老夫妇俩以这样的仪式,遥祝好友一路走好……听王老师泣不成声说到这个细节时,我也瞬间肝肠寸断,泪流满面。与前辈在电话里隔空感叹:许老这样德艺双馨、温暖如春的好人,实在是世间少见,我们是多么多么不舍他的离去啊!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生命的最高境界是——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所有人都在笑,只有自己在哭。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所有人都在哭,而你可以含笑而去。山高路远,相信许先生已达此境。
还有一次,是在2019年10月,扬州诗人角时期的文友王峰在茶道空间款待我和许少飞老师,为我第二天去云南采访饯行。我叮嘱王峰提前去田家炳中学教师宿舍迎接许老。平常都是我开车去接送许老的,那天不巧,我上午在家切菜,高度近视看不清案板,结果把手指切伤,去苏北医院缝合了四五针,所以,当天无法开车了。许老一看王峰骑电动车去的,就说,不必打车了,我自己骑自行车过去吧!于是,王峰便一路小心翼翼地陪伴着85岁高龄的许老,两人一路慢慢悠悠,平安往返,成为一道风景,也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美好的回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许少飞先生不离不弃,数十年如一日,细心照顾瘫痪在床的植物人妻子,以润物细无声的行为举止,诠释了什么是相濡以沫,患难与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唯美爱情。
2010年秋天,许少飞先生、扬州著名作家韦明铧先生等与我一道,应湖北黄冈市委宣传部邀请,去参加纪念苏东坡论坛系列活动。那次同行,我们欣赏黄梅戏,游览古赤壁,观看璀璨烟花……一路欢笑,尽兴而归。
2020年6月,我与上世纪80年代一起创办《扬州诗人角》的诗友华海结伴去拜访许少飞先生,陪他共度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端午节。那天下午,先生执意站在阳台上对我们挥手目送,依依惜别,竟成今生永诀。
在我心目中,著名文史专家、园林专家、散文大家许少飞先生,对扬州文化贡献卓著,堪称“扬州人杰”。
“谁似我,醉扬州”。大文豪苏东坡对扬州的感慨,在许少飞先生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我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采访过无数杰出人物。也曾想采访敬爱的许少飞先生,问问他对家乡,对人生的感怀。值得欣慰的便是,许先生2021年给我的最后一条微信便是——“扬州是个好地方。苏东坡词句:谁似我,醉扬州”。
我想,一个人,在他离世之后,之所以能够令人们恋恋不舍,久久难忘,是因为他身上散发出的高尚情操与人格魅力,如明灯般默默地辐射甚远,带给人们温暖与光亮。是因为他为家乡,为人类所做出的无可替代的贡献。一个卓越的作家,他的文章总会承载着非凡的意义,尤其是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字里行间,无不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就像文学大家沈从文,他写了《边城》,人们便记住了湖南湘西;就像著名作家汪曾祺,从他的代表作《大淖记事》中,人们熟悉了水乡高邮;而今,许少飞先生留下的煌煌经典《扬州园林》,又会给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带来千秋万代的影响。绵绵不绝的怀念与众口一词的赞美,便是丰碑。
从有关方面得知,出于对著名文史专家许少飞先生的景仰,以及感念他老人家对扬州园林文化建设的卓越贡献,在扬州墓园安排了最好的位置让他栖息……闻此消息,我又一次百感交集,热泪长流。许先生配得上这样的崇敬与善待。他高风亮节,襟怀坦荡的一生,如春风化雨,润泽万民;他呕心沥血为扬州浓墨重彩,他倾尽全力成人之美的风范,值得人们永久地怀念、赞美和传颂……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高蓓
资深记者、作家。《中华英才》半月刊编委。南京大学杰出校友。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东方之子”采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专家委成员、特邀编审。著作《倾听心灵》、《走向卓越》分别由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时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先生题写书名。作品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河海大学图书馆、扬州大学图书馆等多处收藏。
(2023年第05期)
【责编 李鹏】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11-20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11-20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