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名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海名家 > 正文

书法家贾绍云作品赏析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3-04-07 16:31

贾绍云,男,1945年生,河南济源人,号王屋愚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洛阳市书画院执行院长,王铎故里书画院荣誉院长。

2003年在纪念王铎诞辰350周年首届“王铎杯”全国大赛中获一等奖;

2004年书法作品收编《中国书法家作品集》并获一等奖;

2005年书写 “韩信”碑文,被选入北京西山中国历代军事家碑廊镌刻上石;

2006年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获金奖;

2007年洛阳百幅牡丹精品展入展并获精品奖;

2008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延安鲁艺书画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慧泽杯”书画大赛中获特等奖;

1998至今从事书法教学,曾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和德国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贾绍云在潜心研究书画的同时,创作了电视连续剧《母亲的家园》、广播剧《天地人心》,中央台一套、四套、七套播出,并获两项省级“五个一工程奖”。并创作有长篇影视小说《隋唐英雄传》、《月到中秋》、《神山圣水》、《雪浴昆仑》等影视文学作品。

默默耕耘 守正创新——访书法家贾绍云

久闻其名,未见其人。想不到今年春节后一次朋友聚会,在酒桌上见到了贾绍云先生。他虽然已七十八岁了,但精神矍铄,满面红光,看上去像六十多岁的人,席间侃侃而谈,酒后又到我的书画室,给我写了一副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又给聚餐的朋友每人写了一副四个大字的横幅,大家对贾绍云先生写的字非常喜欢。

过了十多天,我冒昧打电话让老先生来我画室玩,没想到他真的来了。我真想学到他的书法技巧,谁知他毫无保留的谈了起来,他说练书法首先要选对“法书”,一千多年来被历史公认的经典书法家就那么几个人,王羲之是当之无愧的书圣。专攻为要,兼收百家,才不会走偏方向。那种蜻蜓点水,浮躁多变不是好方法。

我说:“您的具体窍门是什么?”他长出了一口气,沉思片刻说了起来:“悟性,悟性很重要,这么多年来我感悟出了这么几点。”

一是九九归一法。书法软笔对软纸,使笔对纸的作用得到最大压强,又能潇洒自如的自然流动这是很难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笔对纸的角度、速度、力度;运笔的指力、腕力、臂力;线条的弹性、涩性、刚性,主要是这几点造就了汉字书法的美感。这九种感受在推演出无数次的细节,写出美丽的汉字,我把它叫做九九归一。

二是单个教练法。汉字由横、竖、撇、捺、钩、拐、点、挑八个形态组成。练字不能平均分配。长横和长竖要下功夫。从时间比例来讲要占到百分之八十。所以抓住了长横和长竖,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当长横,长竖笔画线条写不好时,一次练他500下,马上就会见效,久而久之就会彻底改变二十年写不好“悬针、垂露”的毛病。

三是动作第一法。练字临帖不能只看外形,更重要的是分析他的用笔方法。字形是外在的,动作才是本质的,它好像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样。书写动作才是字形背后根本的东西。动作也是靠大脑记忆来完成的。不过动作记忆要比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慢得多。只有掌握了书写动作,才能做到神形兼备。

四是自然审美法。书法是让人看的,不能靠“忽悠”来骗人。道德经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人类审美的自然属性是天然的,后天的提升会向两个方向发展。那种“以丑为美,大丑溢大美”的说法都是骗人的鬼话。保持正确的审美观,是保持正确书法的内心感悟。

经过几次闲聊,我学到了不少有关书法方面的知识。他是长者,但我 不知道叫他什么为好。称他贾大师(因为他的书法造诣实在太深),他不同意。称他贾主席(因为他当过区政协主席,当过区书协主席),他也不同意。称他贾主任(因为他当过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上校军衔),他更不同意。后来我叫他贾老师,他高兴的说“叫我老贾好了,叫贾老师也可以,南京到北京,老师是尊称”。就这样我们都称呼他为贾老师。

谈到书法是如何达到高水平的,他谦虚地说“高水平谈不上,会用毛笔写字罢了”。古人说‘终生守砚’一点不假,我上小学的年代,还经常用毛笔写字,不知怎么就写上瘾了。三年困难时期,饥饿难忍,是靠练书法熬了过来。当时家在农村,没钱买墨,就用煤油泡锅黑在废纸上练。六二年当兵离家时,写过的废纸卖了一千三百多斤。入伍后在连队当文书,在营部当书记,后来到师干部科任档案员、干事、科长、政治部副主任等职,终生就爱写毛笔字。人的注意力比记忆力还重要,喜欢的东西,注意力就很集中。八五年转业地方后,也不间断地练书法,特别是退休二十年来,始终坚持临帖,成了生活的习惯。

谈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时,他说已经感到老了,有些力不从心,但喜欢凑热闹,不管什么样的活动总爱参加一些,特别是书法活动,总想把自己领悟的书法技艺传授出去。到学校讲书法课,写春联,参加笔会等,有求必应,随叫随到。在疫情之前还担任着老年大学的书法课。七十岁以前还担任过兰州大学、新疆大学、延安鲁艺等书法课的客座教授。曾应邀到马来西亚讲国学……。他说“我现在已经老了,不爱浮夸鼓躁,总爱默默无闻地练书法,过一种清静自然的生活,虽然年轻时也参加这个那个协会什么的,也得过许多的荣誉和证书,现在看来都是过眼烟云,这大概是进入老年后心态的一种变化吧。”

最使贾老师得意的是他的家庭。孩子们早已各过各的,只有老两口每天形影不离。贾老师曾说写好书法的最大因素是有个好老伴,退休后他享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忧无虑的生活,全靠练书法来消磨时间,在这样的条下,岂有写不好的道理。

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说,贾老师不光书法好,还写了八本影视剧本,其中三部影视剧《隋唐英雄传》《雪域昆仑》《母亲的家园》拍成电视剧,在央视频道播出,其它几部作品都出版出书。

我和他谈到今后的打算,他却哈哈大笑起来,我感到十分莫名其妙!他说:“你们年轻人不理解老人的心。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知道哪一天去见上帝呢?既然书法上了瘾,就一直写下去。这几年我把道德经和译文已经写了一百遍,每遍2.8万字,正文用楷书,译文用行书,回头来看,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长横和长竖力度不够”他接着说;“打算用五年的时间,再写一百遍。”目前看来身体还没有什么大毛病,提起笔来还经常出现灵感,写到不能再写的时候挑选一本出版问世,也许会给书法爱好者留下一点启示!

这一个多月来,我和贾老师交谈过好几次,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我不仅学到了不少书法技艺;更学到了他的做人。我只能默默祝愿他健康长寿,让他的书法巨著《道德经今译》早日问世!

作品赏析:


【责编 李媛】

柯桐枝花鸟画艺术赏析(二)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3-09-04

许泽亚:海防卫士有力,社区管家用心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8-29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