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冬奥会开幕式,相信很多人对那个穿着虎头衣、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颂》的合唱团印象深刻。这44个孩子中最小的5岁、最大的11岁,他们来自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太行山深处。
两年前,阜平县才正式脱贫“摘帽”。就是这样一个革命老区里孩子们组成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用天籁般的歌声感动了很多人。环球网记者日前采访了“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几位相关重要成员,听他们讲述合唱团背后的故事……
林嘉濠,20岁。北京外国语大学希腊语专业19级学生,2021年11月跟随老师来到阜平县城南庄镇,负责教合唱团的孩子们希腊语。
他告诉环球网记者:“刚开始教的时候,我们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觉得压力挺大的,教这么一群小孩子,他们有的才五、六岁,还没上小学,很担心他们的接受能力,包括他们的这种注意力是否可以足够集中。”
因为孩子们没有接触过希腊语,从头学习希腊语的发音也并不现实,林嘉濠和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希腊语的发音转化成拼音,让他们能更快地“唱出来”,解决发音的问题。另外,林嘉濠和老师也通过简单的语言告诉他们歌词大意,让孩子们能理解他们唱的歌词是什么意思,更好地把奥林匹克会歌的实质精神展示出来。
学习的过程,林嘉濠坦言,“还是挺惊讶的,没想到他们也能学这么快”。林嘉濠还透露,孩子们也会一些简单的希腊语日常用语。“我们在唱完歌之后,也会给他们讲一些简单的希腊语日常用语,他们在歌词里也能学到很多,比如说什么高山、平原、神庙这些词。”
“这些孩子都非常可爱”,林嘉濠说,下课的时候会有一堆孩子围过来,有的操着当地的口音问,“老师,你有女朋友没有?”平时在网上,他们还会问我数学题。
被问到这段经历对以后的影响,林嘉濠说,我本来就特别喜欢小孩子,也特别容易能跟他们打成一片,我想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做教育方面的工作。这种事情带来的意义和成就感是非常高的。“如果孩子以后长大的话,能想起他之前学过的这些东西,我教他们的这些东西,我就觉得,天哪,不敢想象,会觉得很欣慰。”
吕莉,47岁。保定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院长,2021年10月和同事们组成教学指导团队,被委派到城南庄镇指导排练奥林匹克会歌。
吕莉向环球网记者分享了孩子们从开始训练到登台冬奥开幕式的心态变化。“他们一开始对要去冬奥舞台上唱歌这件事不是很了解,”吕院长说,“他们就认为是来学唱歌了,非常开心。”但后来他们知道自己可能会去参加有关冬奥会的演出,他们的心态就有一些微妙的变化。“比方说我们在指导的孩子过程中,有的小孩唱的音准节奏有问题,我们纠正完之后,这些小孩就会在课下、闲暇时间自己主动练习。还有孩子会担心表现得不好被淘汰。”等到最后确定可以登上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后,吕莉感觉,孩子们的干劲儿更足了,从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期待与渴望令人感动。“总的来说,他们一直都很努力。”
“这次排练不光是为了完成冬奥会的任务,对于孩子来说也是生命中的一个机会”,谈到对这个“机会”的理解,吕院长表示,“我现在不敢去想象,因为只有他们长大之后回过来之后才能看到他经历的这件事是有多么有意义,但是我期望这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吕院长说,在排练过程中,她们也发现了孩子有很多变化,从对音乐的懵懂到对音乐的渴求。“比方说我们在弹钢琴的时候,他们就问我们是怎么在钢琴上弹曲子的,我们和他们说了这些音之后,在键盘上教给他们,”吕院长说,“你知道他们有多神奇,我下周再回来的时候,他们居然有人可以在钢琴上弹出第一句。真的好厉害。”
“还有小朋友跟我说,老师你能不能把谱子写到黑板上,我认识五线谱,这样的话我就会唱了,会唱之后我就会弹了。她真的做到了,有很多孩子真的会弹琴了。我觉得通过这么一个活动开启孩子们对音乐的渴望和热爱,是影响他们一生的,也许随着他的成长会淡忘这段日子,但他对音乐的这种热爱会随着他的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深厚。”吕院长说。
被问到这次冬奥会开幕式的排练活动之后,校方有没有继续推行农村音乐、艺术教育的想法,吕院长说这也是他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他们一直在筹划怎么能把“后奥运时代”延续下去。目前校方打算筹划一个马兰合唱节,定期举办类似的活动,还计划让学生去农村进行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们到乡村的课堂去。
邓小岚,79岁。马兰小乐队创始人,邓拓之女。1943年生于城南庄镇马兰村一带,2004年回到马兰村教当地小孩唱歌,《河北日报》说,马兰村的孩子们要登上冬奥会开幕式表演的任务定下后,邓小岚是最早负责教授的老师之一。
谈到最初为什么要到马兰村去教音乐,邓小岚对环球网记者表示,“因为我爸爸妈妈年轻的时候,曾在那里工作、战斗、恋爱、结婚,我也是在那一带出生的,我对那里有很深的感情。”邓小岚的父亲是原《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的社长邓拓,马兰村正是当时《晋察冀日报》的驻地。
邓小岚回忆说,2003年,她陪着报社的老人回马兰村扫墓,当时马兰小学的少先队员也去了。“大家对烈士表示哀悼和追忆,很快活动就结束了,”邓小岚说,“我很自然地让在场的少先队员给爷爷奶奶唱个歌,但是他们说不会唱歌。”邓小岚说,点什么歌都不会唱,最后她想国歌总应该会吧?“总算是有那么一两个能跟着一块唱,但还都是跑调的,根本听不出唱的是国歌,当时我心里头真是寒了都,”她说。
“所以那时候我就心想,马兰这么好的一个地方,爸爸妈妈年轻的时候在这里战斗,不就希望这里的人们生活好,生活好就包括这的人能享受生活,我觉得能够享受生活一定要会唱歌,高兴了,快乐地唱起来,生活才愉快,”邓小岚说,就是从那时,萌生了想要教马兰的孩子们唱歌的想法。
马兰小乐队到今天已经16年了,被问到是怎么坚持这么长时间的,邓小岚笑着说,“你们好多人问我怎么坚持了那么多年,我听了老觉得不对,我不用坚持,我没觉得我在坚持做什么,如果这个事情我并不是很喜欢,又要要求自己做,那才叫坚持。”邓小岚说,我本来就觉得这件事“好玩”,不是光说这事好、有意义,而是自己也喜欢。“我教小孩唱歌,他们学了以后他们很高兴,他们唱的好听了我也可高兴了,我觉得我用不着坚持。”
“延续。”邓小岚回忆说,自己出生的那年,《晋察冀日报》报社的队伍在转移的过程中牺牲了7名同志,还有19名马兰村的乡亲因不愿透露报社的去向被日军残忍杀害。“1943年12月,我出生了,后来慢慢的我就觉得好像我的生命,就是我们这些牺牲了的烈士生命的一种延续。”她说,“父辈人当年为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克服了各种困难,而我们自己现在有能力,身体也好,还能为这些老乡们做一些事情,什么都不做,你的生命是谁换来的?”
“胭脂河水欢快地流淌,小岚老师来到马兰,小鸟叽叽喳喳地歌唱,啦啦啦啦鲜花盛开……”
如今,马兰的孩子们传唱着这首歌。
【责编 王杰】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3-09-04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8-29
新华网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