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绍国,男,汉族,1970 年 7 月生,中国湖北人,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国家小学高级教师,世界杰出华人、国际华人。
社会主要兼职:中国作家、德艺双磬艺术家,中国战略储备人才数据库高级研究员、中国科技辉煌网理事、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理事、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高级会员、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栏目组特邀艺术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香港现代文化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中国国际专家学者联谊会会员,中国教育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学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日本东京画院院士。搜星中国2025年中学生频道中秋联欢晚会特邀艺术家。
作品注重传统、自由、创新,追求清雅、厚重。创作的格言、诗词、书法作品多次受邀到北京展览,
受到国内人士、国际友人的喜爱。创作的学术理论:《人格优化始于小学》、《怎样指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怎样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怎样搞好学校管理》、《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等。
立教之本 树人之魂——论谢绍国先生的教育艺术人生
在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2025年,回望谢绍国先生四十余载的教育实践,恰似一部浓缩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史。这位兼具教育家胸襟与艺术家气质的实践者,以其独创性的"人格优化"教育体系,为新时代育人模式提供了鲜活范本。
作为教育理论的探索者,谢先生构建了"三维一体"的教育哲学。在《人格优化始于小学》中,他提出"品德涵养、知识建构、审美培育"的协同发展观,将传统的教书育人升华为立体化的生命塑造。其《怎样指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所倡导的"启智五步法",破解了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型的实践难题。这些理论不是书斋里的空想,而是来自他长期执教一线的智慧结晶,体现着"知行合一"的教育家本色。
在艺术教育领域,谢先生实现了"以美育人"的创造性转化。他的书法作品既有《兰亭序》的飘逸风骨,又融入了现代教育的节奏韵律;诗词创作中"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的佳句,道尽了教师职业的诗意追求。这种将传统艺术语言转化为教育载体的实践,使其成为"艺术赋能教育"的典范。2025年中秋联欢晚会的艺术邀约,正是对其"教育艺术化,艺术教育化"理念的生动诠释。
更值得关注的是谢先生的社会担当。作为中国战略储备人才数据库研究员,他将微观教学实践与宏观国家战略相结合,在《怎样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中提出"基础教育是文化基因工程"的卓见。各类学术兼职并非虚名,而是他构建教育生态圈的支点——从香港到东京,从学术论坛到艺术展厅,始终致力于搭建教育文化交流的立交桥。
当代教育正需要这样"既接地气又接天线"的实践家。谢绍国先生用半生坚守证明:真正的教育不是流水线,而是根雕艺术,需要教育者以工匠精神雕琢每个生命的独特形态。在这位"德艺双磬"的师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希望之光。
作品赏析: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31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31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