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介:
1962年8月,宫梓轩出生于北京。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都,为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艺术滋育环境。北京丰富的历史遗迹、传统艺术展览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自幼便在他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少年时期,宫梓轩有幸得到著名文化学者、书画鉴赏家张伯驹先生的亲自指导。张伯驹先生在传统文化领域造诣深厚,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对宫梓轩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张伯驹先生的教导下,宫梓轩系统学习书法,从笔画的起承转合到字体的结构布局,都进行了深入钻研。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仅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传统艺术基础,更培养了他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此后,宫梓轩专注于中国水墨画领域,精研《芥子园画谱》。这部经典画谱涵盖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诸多技法和风格,通过对它的学习,宫梓轩深入领悟了传统笔墨的精髓,掌握了中国画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手法。
1991年:赴欧洲深造,先后就读于:
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Firenze),主修油画专业,深入学习西方古典与现代绘画技法;
巴黎凡尔赛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 de Versailles),攻读油画修复专业,掌握艺术品保护与修复技术,融合东西方艺术理念。
游学足迹:遍访全球三十余国,在意大利、法国、荷兰、希腊等欧洲国家,以及尼日利亚、罗马尼亚等非洲、东欧地区,深入当地艺术机构、博物馆交流学习,广泛吸收多元文化养分,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长期投身公益事业,作品多次捐赠国内外重大活动及慈善机构,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国家级盛会;
为中国政协、中宣部、中组部等机构创作多幅主题作品,弘扬中华文化;
向希望工程、蓝天救援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等捐赠作品逾百幅,以艺术助力社会公益。
文化传承:
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作品入选建国七十周年大型展览《辉煌历史》,并被中国国家档案馆永久收藏,成为新时代艺术与历史交融的见证;
融合中西艺术语言,推动传统水墨与现代绘画技法对话,作品兼具东方意境与当代审美,获国内外艺术界广泛认可。
艺术风格
宫梓轩的艺术风格以“古韵今风”为核心,巧妙融合中国传统水墨与西方油画技法,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他注重笔墨意境的营造,同时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表现与构图方式,使作品既保留东方艺术的空灵含蓄,又展现当代艺术的创新活力。
在创作中,宫梓轩擅长运用“泼墨泼彩”技法,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与色彩的层次叠加,表现山川云雾的气韵生动。他将书法的线条韵律融入绘画,使作品兼具书写性与绘画性,体现出“书画同源”的传统美学思想。同时,他借鉴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自由精神,打破传统构图的束缚,创造出富有张力的画面空间。
宫梓轩的艺术创作主题多围绕自然山水、人文意境展开,作品中蕴含着对东方哲学与当代社会的深刻思考。他通过艺术语言的新家,赋予传统题材以现代生命力,形成了“既有传统根又具时代精神”的艺术风貌。
作品赏析: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31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31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