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毓民作品赏析

2024-01-22 18:57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大字号

王毓民,河北青龙人。别属草食居主人、中和楼客、桃花屋主等,现定居秦皇岛。曾被聘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先后修业于河北平泉师范学校、天津美术学院。早年曾为著名书画家孙其峰先生入门弟子。

出版有国画小辑《一枝一叶总关情》《王毓民中国画选》《王毓民画集》《实力派精英王毓民专集》《中国书画百杰作品集——王毓民》《中国艺术家作品集——王毓民》《中和楼·砚边散记》《砚边遣兴》《王毓民书画集》《王毓民中国画桃花选集》等。并在秦皇岛美术馆、巴根汝艺术馆、上海科技馆、廊坊博物馆等多地举办个人画展。早年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事,曾被收藏于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重要机构和楼堂馆所。2003年与霍春阳、黄耿辛、梅墨生、贾广健、唐吟方、李晓柱联合举办当代水墨画七人展;2004年国画作品《百花百草图》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得河北省美术作品展银奖;2005年与徐恩存先生共同主办“笔墨在当代·2005全国名家邀请展”;2006年与陈履生联合主办“盛世写意·当代中国画提名展”,多家电台电视台对其作过专题介绍。

近年来,《国画家》《收藏家》《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美术家通讯》《东方美术》《美术界》《中外画刊》《花鸟画研究》《中国美术馆》月刊等报纸、杂志分别推介过其人其艺。

盛世桃花芳自远——王毓民先生桃花系列作品品匝

君曾记否?70年代末,孙其峰与霍春阳二位先生合作的《山花烂漫》一经问世,反响爆棚。其前瞻性的神思、开拓性的笔触、独特的艺术表达,借迎春花咏志抒情,迎合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憧憬国家改革开放明媚多姿的春天和未来,讴歌那一个了不起的时代。

王毓民乃孙其峰霍春阳二位先生的得意门生之一,衣钵传承情理俱在,秉持恩师风骨,笔墨随时代、歌盛世。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就在我们昂首阔步进入伟大新时代的当下,毓民先生激情不减,自庚子岁初至壬寅夏月,集中精力创作盛世桃花系列作品,花情画意、诗词当歌彰显“国之大者”家国情怀。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实属意外,但这“意外”催生了先生面对已知和未知,以桃花为载体展现新境界。先生忧虑沉思、祈愿祈福,谨祝民安国顺,故桃花手卷由此面世,这是先生期间心路历程映射于画的真实写照,令笔者惊叹不已,故廖借尺素,对诸君一叙。

道君且看桃花红。毓民先生于花鸟艺事,毫无疑问必是穷其一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可谓有建树者。先生桃花之“红”,能红到赏者心底。我酿的酒醉不了我自己,九年前先生画展上的桃花,却让我“一醉不起”,重温了我童年的梦,接上了与先生的缘……今日再观先生笔下新桃花,时不同画亦不同,年龄不同感觉自然不同。触动我更多的是要与先生的创作新理念感同身受。

“我所喜欢的桃花是她那种漠视一切的恣容,从来不为情绪所动,任由喜怒哀乐,只要是春天来了,她依旧如常,可谓精神有佳,愿为此立传也(病树前头万木春——笔者注,下同)”“桃花者,于春风荡漾之中见柳绿花红,惹人情思,不吝笔墨,大有酣畅淋漓之感。昨夜梦境桃园采风赏花,红男绿女好生留恋,久久不愿离去,清晨成小诗一首……昨夜梦里见桃花,我与桃花做亲家。只因那日桃花酒,桃花劝我买朱砂(桃花梦)”。

此是先生的桃花梦,有这样的梦境,有这样迷人的好梦作支撑,先生笔下桃花焉能不红?“人间任何景物均有它的自然状态,一旦把它上升到笔墨,所表现的就是你的心态(万物唯心)”。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心有桃花,四季无忧。

曾几何时,先生桃花以没骨技法亮相,无数枝取一为代表,呈众有之象任君遐想,她自何处来?可庭院可荒郊,可孤岭可边溪,可曲径可禅房,自由自在。然今日之桃花系列,以透视原理、维度构图,定位背景和生存环境,凸显桃树飒飒英姿,思想表达极为清晰深刻。枝丫苍苍,白露为霜,寒彻骨催梅花香,先生巧而借之,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虬干鳞磷,相由心生,冰凌点衬桃花红,洗练笔墨,着意渲染,有形和无形的线在画中交织,桃花红姿艳质恰到好处。道同心则近,会心之言不在多,诸君明鉴即是。

道君且看桃花开。桃花开,怎么开,为谁开?这是先生落笔之前深思熟虑的问题,桃花手卷开篇旁白:“庚子正月,新冠来袭,举国上下心生恐惧,叹武汉封城,举全民共克时艰。毓民歇家,画桃花祈祷。金猪带疫未须愁,银鼠携魔势必忧。昨日无知多误事,今朝有借当楚囚。苍天鹤唳心生恐,野地孤魂尽嚎哭。歇家喜盼汤山雨,敢赴江城大丈夫。高楼此刻唯画业,待举桃符补信秋。”“此刻桃花未盛开,驱邪避鬼远离灾。妖魔到此伏法日,首肯新冠不再来(无题)”。庚子新正下浣,惊悉冠状病毒疫苗预计四月可临床,先生喜而花发“四月桃花可盛开,驱邪避鬼远离灾。妖魔冠匪伏法日,此后须知不再来(同上)”。

我国自行研制疫苗成功投入使用并发挥巨大作用,民众心安之际,先生桃花为之频频贺开,“情窦出来不与春,桃花尚古贵如金。避鬼驱邪头等事,红颜绽放可应心(同上)”“降龙伏虎慰此身,平生勇气可通神。过往九州无憾事,花贴福地定居门(降龙木)”“老树繁花释心怀,蜗居尚古又重来。敢念功德驱咒语,春光绽尽笑颜开(元春情)”。

列举上述题画、旁白使我们豁然开朗,思及先生桃花为谁开?她为国家英明决策而开,为新冠疫情防控涌现出的英雄们而开,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而开……再看表现手法,借得山川景物新,取松风梅骨壮桃之刚健,近观桃花树,远眺雪皑皑,花开突破常规,是在冰点中怒放,其中蕴含战疫驱魔之信心,彰显战疫驱魔磅礴力量。君且看,枯笔焦墨主干,犹如栉风沐雨挺拔身躯,又如刚健有力之巨臂,顶端枝条简而短,有如张开五指,蓄能迸发,弹指一挥烂漫一片。

就画理而言,审美形式之乐观进取未必较荒寒冷逸更有意义,但乐观进取作为人个体生命需要和精神支柱,无论于生活亦或是艺术中,确有永恒价值。情形特殊、非常时期必用非常手段,毓民先生在桃花怎么应时而“开”上,精准地把握住了关键,桃花开得如此果敢坚毅。

道君且看桃花笑。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民众措手不及难免恐慌,毓民先生遵规守矩蜗居中和楼,北走南游之“门”暂时被关上,却同时开启了理思路、谋鸿篇这扇“窗”,先生践行“平生走运靠桃花,自始欢心笑看她。乐取知足传喜讯,回头祝福送千家(占尽春光)”。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毓民先生关注大势,恪守一界。

盛世民族的精神与品格该如何表现?先生寄予桃花勉而舒之,笑而放之。感慨“冰封雪地见晴空,作画无言理自通。如今再写桃花笑,叹我白头苦用功(桃园怡梦)”。不吝用功之苦,是鼓励人们人生只有懂得放下烦恼,才有精力去享受快乐,拥抱快乐。

“生活中我们要用一颗平常的心看待偶遇的风风雨雨,一笑而过的心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豁达人生笑傲江湖,这何尝不是一种领悟和优雅?那种恬淡是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睿智,同时那也是一种坚强。肯定地说,她错过花会收获雨,错过雨会收获彩虹。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笑对人生(桃花依旧)”。进而又曰“民间有传,言桃花乃慧通神灵。如果你对她笑,她一定会为你欢心。如果你对她哭,她一定会对你皱眉。何不把控当下,凡事一笑而过,岂不知这也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驱邪者)”。

毓民先生桃花之笑,小心收拾,意在帮人解忧纾困,放松心情,凡事往前看。大胆施彩,笑意犇张,那是文化自信之笑,是为信仰坚定的不屈民族而笑,是欣喜国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之笑。朵朵桃花朵朵笑,毓民先生通过她祝愿亿万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勠力同心行稳致远,笑着迎接一个又一个春天,笑着走向美好的未来……

盛世桃花芳香自远,毓民先生桃花系列,带给我们的思考恐远非于此,他的画符始终紧扣国家民族律动,生命力、感染力始终与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同步。著名画家贾广健先生面对毓民先生桃花手卷,题谶褒扬“独占春光”,河北传媒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河北师范大学当代美术研究所所长蒋世国先生看后欣然题跋,点评深邃精到,吾所不及,遂恭录于兹,与方家同赏。

桃花在中国文化及民间之中多为吉祥美好之载体与象征也。故古诗及民间传说中多赞美之。

今观毓民道兄之桃花手卷,顿觉春风拂面,心旷神怡。从造境、笔墨、气象、整体气韵与构成,都让人眼前一亮。

境:超然。虽繁花似锦,却有陶渊明之空寂;笔墨:老辣中不失洒脱;气象:虽几株老树,点点花蕾,但将人带入春风吹荡之大千世界;韵:画之魂也。整幅手卷气韵生动,春光无限,鸟语花香,世界真好,生活真美!

观画知人,吾兄毓民虽居秦皇半岛,但放眼古今,将传统精华用于表达当下之鲜活感受,故此作是传统花鸟与当代生活之完美结合也。

花鸟画自宋人繁华之后一直处于低谷,观此手卷后,顿感今日振兴之望也。毓民吾兄默默研读,细细耕耘,心静如水,出此杰作,言其必然也。2021年夏月毓民兄岛上居所小聚,观其桃花手卷有感。世国记。

文/孔令驰    岁次壬寅仲夏于闷庐谨奉

固守笔墨重视神韵·潜心求索开化意境

看王毓民和他的花鸟画所想 ·吕云所

近几年,我与毓民谋面较多,对他的印象颇深。质朴、热情、率真、平和,谦恭礼貌应该是他的名片,那种仗义、性情,赢得业内人士的好感。特别是在他的作品里,无论是那一花一鸟,还是一树一石,都流露出一种正直与醇厚,淡泊与祥和的自然气息。

看得出在这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毓民面对如此喧嚣的红尘,能心静如水、不急不躁的向传统潜心求索,实属难得,这在他的作品里表现的非常充分。王毓民的花鸟画寓丰富于微妙的平静之中,寓哲理于点滴的平凡之上。特别是其章法布局,独具匠心。使得整个画幅归险绝于平正,既有其深邃的传统内涵又有着现实自然界里的生命气息,能够给人留下很多品味与思索的空间。特别是他的小品,或工或写,精微处一丝不苟,放达处信手天成。巧妙而自然地表现出作者的田园情怀与平民的质朴与醇厚。

如果把自然的景物比喻为人,再用人的情感和笔墨去赋予它内在的生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人的精神与情感,这应该是艺术的铁律,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用当代人对大自然的感受方式,再用当代人喜欢的笔墨语言,还不失民族的东西(因为写意花鸟画笔墨为上)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应该说王毓民是一位非常注重传统美学和艺术基本功的当代人,他始终坚守着与当代人的精神节奏相谐的构成,把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深入到当代人的精神层面,用他富有激情的笔墨,生动地表现在花鸟画上。不管是他的白菜、萝卜也好,辣椒、葱头也罢,这些虽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且他能给予诗悦的表现。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经历、阅历,学识与修养的自然流露。尤其是在把自然界里的生命本体转换成艺术作品之上,他是下了一番大功夫的。应该说他在写意花鸟上的造化是可以预见的。

王毓民是一位十分勤奋善思的写意花鸟画家,他也同样经历了“八五”思潮以及外来文化对于笔墨的冲击。作为传统写意花鸟画,自宋末一直到元、明、清,已经取得了难以逾越的成就,再从徐渭,八大,吴昌硕到齐白石是有目共睹的。当代人应该怎样去作,还留给我们多大空间?多数人是不敢涉足的,只是绕着走。他们取捷径用西方的绘画理念,否定写意花鸟画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笔墨,把新、奇、特作为绘画的唯一目标。传统写意花鸟在一些人的眼里似乎变成或不屑一顾、或高不可攀的门槛,他何尝不知道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但他更知道中国的传统写意花鸟画需要有人继承和发扬,更需要有人全身心地付出与投入。必须要有着全面的艺术修养和全方位综合的艺术实力,这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快餐,应该是慢炖。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永恒的。于是,刻苦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研习书法、篆刻以及诗、词、歌、赋成为他另一个主攻目标。王毓民选择了这条路等于选择了一道很大的难题,他不慕虚荣,十年磨一剑,但我相信他有能力破解这道难题。

近年,他的作品有着突飞猛进的态势,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有时让人瞠目。这应该说得益于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学识修养的全面,同时,他还有着一颗平淡且不饰张扬的心,一双永不停歇的追求脚步。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只有对艺术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痴迷的心态并有着真挚的生活感情才能在精神上有高层面的交流,其作品内涵与品格才能得以升华,为此,才能更好地将自然风物转换成人为的富有情感的胸中的精神丘壑之艺术作品。

中国画需要把握笔墨,重视神韵,开化意境。而作为写意花鸟画还必须注入一个“情趣”。艺术是生命,文学是爱情。如果没有爱情的生命就像一位孤独无助、身心多病的老人,了无情趣。所谓情趣者亦一花一鸟能传情达意,入神时物我两忘,目送眉达。这里要顺便提及一下王毓民在其画作上耐人寻味的题句,从中我们可以品味到其精神内涵以及他的文趣和生活哲理。如他画的一幅《春节情思》中题到“此时原本非常物,如今也进百姓家”,内容所表现的主体是水仙、爆竹,辅以西瓜和葡萄,他把一个盛世春节的浓烈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文化、喜庆、祥和富丽的气氛尽展画面。在他的桃花里题到“作花守护神,必是长寿人”,另则“君说我走桃花运,我借桃花报春讯。东风偷窥是知己,一世情思写不尽”等等。既反映了花与人的关系,又展示了花与果联想。表现了画家对桃花的无限眷恋与情思。在他画的《富贵朝陽图》里曾题到“十分颜色九分妆,留下一分更觉香,莫笑老夫贪颜色,得意须知靠朝陽”,他用一幅牡丹配以风趣与幽默的诗句,表现了人的一种深沉与内敛并时刻不忘感恩之情,恰到好处!《蓬雀图》里他写到“昨夜秋风过,蓬叶入画图,辞去异日艳,依旧不落俗”。这是对生命的礼赞,也是画家步入不惑之年的自我写照。虽平淡无奇的语句,却看得出这是信手拈来之笔,无意间流露的是他的才情与修养,在读画的同时,轻松而自然地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并折射出朴素的人文情怀。在他的笔下赞美的是生活,暗示的是向上,讴歌的是和谐。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即可以看到宋元花鸟画的清淡,还可以看到孙其峰老师的智趣、也能嗅觉到霍春阳先生的文雅。他在中国写意花鸟画中所表现的智慧,是那些仅知道描形饰色追风求变者所望尘莫及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亦师亦友的我愿与他共勉。

作品赏析:

【责编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