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名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海名家 > 正文

书法家王云翔作品赏析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3-09-18 11:48

王云翔,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是教师,祖父为秀才,曾祖父为光绪贡生,在家藏清朝光绪年流传有绪的族谱上,写着其家族系江东王导、王羲之一脉,经史学家考证王云翔是书圣王羲之第76代孙。袓上数代皆写得一手好字。渊深的家学,使他自幼得到熏陶。6岁就在父亲的指导下从"颜柳"入手,打下扎实的楷书基础,少儿时书画就获得一等奖。王云翔书法作品在 1983年就参加了全国性书法展览并获优秀奖,前后数十次在国内国际大赛中入展并获大奖。

2007年王云翔随中国书法代表团赴韩国访问交流。2008年江苏电视台对王云翔书法作专题报道,《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多种报刊作专版介绍。2008年书法作品在奥运会(水立方场馆)展示并被国家收藏。2009年王云翔被邀为上海世博会系列丛书题写书名《上海欢迎您》。2012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了王云翔小楷《道德经》、行书《千字文》、草书《杜甫诗》作品集一套。

2013年3月1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游艺守逸——王云翔书法展暨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作品仪式”大型个人书法展。开幕式上,国家相关领导、中国书协领导、全国著名书法家及学者一千余名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当天晚上七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开幕式盛况,《新华日报》《人民日报》《中华人才》江苏电视台等主流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相继报道书展盛况。2013年3月20日,对外经贸大学特邀王云翔到院校举办书法展。由中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文化画报”杂志总第173期有六个版面介绍王云翔书法艺术及理论文章。2013年 10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对王云翔书法作40分钟专访报道。近几年王云翔的书法作品被收藏和创作的有:中国美术馆、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全国政协文史馆、上海世博会、三军仪仗队、国家发改委、国家气象局、北京航天城、全国佛教协会、中国台湾佛光山高僧星云大师等。中央电视台前后三次请王云翔为栏目题字,多处名胜风景处将王云翔的题字嵌刻在墙壁上,永久保存。

2014年11月、2015年6月,2016年6月王云翔的书法精品在北京保 利和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多次参拍,各路收藏家纷纷竞拍,均以高价争相收藏。

2021年,王云翔书写一万个字在北大方正字库入库上市,永久性载入史册,这是书法家的最高荣誉。

李胜洪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协理事)

感觉王云翔的书法展览很成功,你虽是一个企业家,但在你的书法作品里都是书香气、文人气而且五体皆能,在书法家圈里能把五种书体写到相当的水平是不多见的。我希望你在这个基础上,把精力放在某一种书体上,再过一段时间,你一定会创造出更大辉煌。

沈一丹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协理事)

第一次见到王云翔先生的作品,给我印像最深的就是安静,在他的楷书里能读到一种安静,有一种禅意。在当代浮躁的社会能做到这样特别不容易。他的草书也很精彩、起伏跌荡、收放自如,到达很高的境界。

张铜彦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会长)

王云翔能写多种书体,真草隶篆行都涉及了,说明他的书路很宽,广摄博取,既能写榜书又能写小楷,我是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的,这一点很不容易。有些书家能写大字但是写不了小字,我写小楷就要向王先生学习,有些书家写小楷还好,但是写大字就有点缺陷。王云翔能楷能草能大能小,且传统功力深厚,雅俗共赏,难能可贵。

周祥林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沈鹏书法艺术工作室学术指导、著名导演)

看了王云翔先生的展览以后有一个深切的感受,他没有愧对他的祖先王羲之先生,他把他家学渊源和他的勤奋努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以及注重品格修养融为牛一体,如果只凭一点他是没有今天的成就的。这是我很深切的感受。王先生的书法正如沈鹏先生专为云翔书展题词所说“书势自定时代”其实能在这个时代守得住、立得住就是要靠自己的作品。 

张世刚 (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

王云翔的书法我谈两点:第一,他的书法得到了“二王”的中正、平和之气。现在有一部分人在书法上尝试着如何把中国书法变成西方的视觉艺术、现代艺术,我觉得王先生的书展给大家一个启示——中正、古雅,保留了中国书法传统的典范。第二,王先生对书法的虔诚心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对各种书体的涉猎反映了他对书法的真诚,对文化的诚意,相信他以后成就会更高。 

曹宝麟(中国书协学术委员,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

王云翔是1994年中国书协在青岛市书法培训学院的第一期学员。那次我与孙晓云女士忝为行草班教席,所以名义上也可以座师自居了。王云翔也是从此与我认识并一直保持着联系。王云翔诸体兼工,尤擅长两种书体,楷书以闲雅优游见长而行草以踔厉风发专胜。他深深懂得书理,仅从他的小楷来看,笔笔精到而充满意趣、字字平实而透出灵秀,无不体现处理拿捏的智慧和手段。王云翔的行草值得重视,自也应该作详尽的解析。他取法似介于黄道周和王铎之间,横势得益于黄而连绵瓣香于王。他不仅心仪晚明的浪漫抒情,更着意于其时的规格形制。奔轶跌宕,狂放跋扈,往往非寻丈巨幅不足以一豁其胸次郁勃的奇气,有时欲罢不能,一挥数屏,动辄满墙,纸尽而意兴未尽。墨蛟腾掷,流电犹难状其迅疾。站立在巨幅作品前为其气势所震慑。只觉如甲士临敌铁骑陷阵,一种激越昂扬的气概使人悚然心惊毛发森竖!前王有王羲之,后王有王孟津,二位王姓同宗的精魄确实都被云翔追摄于笔下。

作品赏析:

【责编 李媛】

柯桐枝花鸟画艺术赏析(二)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3-09-04

许泽亚:海防卫士有力,社区管家用心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8-29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