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徐仁乾作品赏析

2023-08-23 17:27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大字号

徐仁乾,男,汉族,号万安居士,1956年8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国河南洛阳市人,著名书法家。幼承庭训,习书染翰,痴于书画,少年研习洛阳(民国时期)林东郊、高福堂、李振九、曹明为等名家书法作品,遍临历代各家碑帖,后尤喜“二王”书体,特别是近二十余载,由于工作生活在龙门石窟附近,对龙门二十品产生浓厚兴趣,对其重点研习,学书五十余载挥毫不辍,遍访名家,虚心向学,切磋交流,成果颇丰,至今已卓然大家,自成一体,深受书界欢迎。其书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大展,并多次获金奖银奖,其书法隶书《观海听涛》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兼客座教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国家智库专家委员会书画艺术专家,中国楹联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特邀书法家,中国企业报道艺术资本理事会副主席,全国首届“一带一路”文化使者,洛阳市洛龙区书法家协会顾问,洛阳龙门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皖洛书画院名誉院长,洛阳江苏商会特聘艺术名家。

1991年7月荣获洛阳市劳动系统首届书画展优秀作品奖。

1997年6月在全市煤炭系统“庆七一·迎回归”书画展中获得优秀奖。

2003年3月聘请为汉字书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同年4月聘请为《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编辑委员会委员。同年5月在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四十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中作品荣获铜奖。同年6月聘请为《中国当代书画新作博览》一书编委。书法作品在首届“今古墨缘”中国书画新作大赛中获优秀奖。同年8月在《长城杯全国书法大赛》中作品评为银奖。 书画作品在祖国颂——当代美术家书法家书画精品邀请展中荣获优秀奖。同年10月聘请为高级书画师。 

2005年5月授予“神州翰墨艺术家”荣誉称号。同年6月被中国书画家联谊会ISQ9000A艺术体系资质认证。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优秀书法师称号”。

2010年其题赠上海世博全国艺术家题贺活动组委会收藏。

2011年7月在纪念中国共产党90华诞暨辛亥革命100周年书画名家邀请展获入围奖。同年10月榜书作品在2011年《榜书景精品国际巡回展》被评为优秀奖。

2014年书法作品参加中华民族艺术交流评选活动,被授予“金奖艺术家”荣誉称号。同年10月参加“2014中国·洛阳大型扶贫书画艺术品募捐活动”。

2015年1月聘请为洛阳市第三届江苏商会艺术名家。同年7月授予“全国百位优秀人民书画家”荣誉称号。

2016年1月在洛龙区文化馆举办的“迎元旦·庆双节书画作品展”荣获二等奖。 

2017年3月在《书画梦名家名作献礼全国两会》系列报道中,作品被刊登报道,特颁发献礼两会荣誉证书。 同年5月荣获全国第五届“中国梦想杯”书画大赛银奖,并授予“书画中国梦·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 同年7月增补为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同年8月荣获全国首届“一带一路·国礼杯”书画大赛银奖,并授予“一带一路”文化使者荣誉称号。同年10月作品入围孔子文化节第二届书画展,并在山东曲阜颜府展出。同年11月被聘请为“中国皖洛书画院”名誉院长。 

2018年3月获得“聚焦新时代书画大家献礼两会”荣誉证书。同年8月聘请为国策智库专家委员会书画艺术专家。 创作的《金刚经》入选首届“华珍阁”杯全国书法大展并被收藏。

2019年10月授予“民族文化艺术传播大使”荣誉称号。 

作品入编:《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中国书画宝典》《中国书法艺术鉴赏》《中国当代书画新作博览》《中国艺术家》《万马奔腾——马年写马书画集》《联墨艺术进校园——传承经典当代名家作品集》《当代美术家书法家精品大典》

从古至今,任何一位优秀的、杰出的书法家就艺术本身来说,无不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若以此标准来衡量当代中国书界,徐仁乾先生无疑是难得的满足几项标准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是久为人们所熟悉所喜爱的,书风素以古拙沉雄、潇洒奔赴、神韵优美、刚健清新见长,自开一格,独树一帜。纵观当今书坛、徐仁乾先生的书法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性、学术性

书法创作必须要有古法,植根传统是古今任何一个书法家必须要具备功力。徐仁乾先生蜚声书坛,有较全面深厚的文化素养,在书法理论与实践上成果颇丰。在笔耕墨耘的几十年中,潜心研学,遍临历代各家碑帖,集百家之长,悉心汲取传统精华,培养自己的审美理念,培育了自身的豪放气息和人文情怀。也正因为凭着自幼对书法艺术的酷爱和有着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在学古人、临碑帖、勤探索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尤其是他对魏碑书法“龙门二十品”的探索研究 ,才使他的书法潇洒灵动,老辣苍劲。这些都是得益于他早年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广博的学识,以及对美学理论的探究和长期生活的阅历形成的。其作品给人的感觉是苍润灵动,古茂浑厚,既有古人法度的味道,又有自己的个性风格。也就是说,他的书法作品往往闪烁着传统精髓的灵光,并以大气强健、独具神韵而著称,呈现出一种精致与典雅,使人耳目一新,可谓赏心悦目。徐仁乾先生的书法作品堪称墨韵十足,拙则生趣,笔势圆劲流丽,结构布局端庄秀美。这样的书风,既是他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又是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学养的互为渗透的完美融合。也正是因为这样,徐仁乾先生的书法作品才会在笔墨酣畅中散发出古朴自然的魅力。

二、艺术风格

徐仁乾先生书作总是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内涵,个人感悟、思想和情怀。他在创作时先揣悟传统笔墨之理法,常常在通中求灵,灵中求变,强调传统法度,而又不拘于成法,追求厚重的笔墨文化与现代审美之间的平衡。注重线条质感与形态的变化,古朴自然的抒情特征,用笔捭阖自如;动势飞扬,字字灵动,笔墨韵味淋漓尽致,很好地体现出现代情感与传统笔墨的有机融合。徐仁乾先生以其所蕴涵的艺术精神,将传统特点,时代特性,还有个性巧妙地相互融合,渗透其文字性、内容性、文意性等方面。着重于书法中的空灵、内涵和哲理,追求感情的奔放和线条的抒情洒脱,让笔中有意、笔断意连,气韵生动,从而使书法作品具有诗意美、韵律美、自然美。可以看出,徐仁乾先生的书风很正、很大气,纯正的气息中透露着雄浑挺拔的魏碑风韵,渗透着一股端庄之美和荡气回肠之意。尤其是他从古意中脱化出一种超迈而又沉实的气息,并将其融汇于心中而流露于笔端,进而形成了有别于前人、超然于当下的书法风格。可以说,徐仁乾的书法作品中承载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作品既继承传统,又展现出时代特征,在笔墨中释放着自我、自由的艺术家情怀。彰显历史文化、时代文化和书家独特性的艺术特点!极具正大气象。

三、意境表达

徐仁乾先生的书法创作都有一种意境,对书法形态、技法、境界、品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能够让观者从沉静的结构中看出意态飞扬的艺术境界,呈现出很强的文化内涵及浓厚的隶意。其实优秀的书法作品绝不是表面的技艺与形成,好的书法作品与书法家的修为与学养有着莫不可分的关系。正因为徐仁乾先生的书法作品融注了自己的性情感悟和涵养,才使他的书法有别于他人,可谓是形、神、气、韵兼备,蕴藏着当代美学价值和精神文化品格。他用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达出书法线条的丰富性;结构法度严明,落笔结字,左右呼应,分寸点画一次到位。书法颇具气韵、神采、意境,表达出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观点。观徐仁乾先生的书法作品,无不被其中流露出来的浓浓的情意所吸引,传统书法中的尚骨气、重笔法、重韵律、标格调、崇境界、贵天然无不在其作品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追求笔墨功力和变化,注重风格和书写内容的协调统一,以顺应时代书法艺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赋予了艺术新内涵,开拓了书法的表现力。徐仁乾先生以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艺术语言,创作出具有书写性、韵律性、雄豪意气的中国书法作品,让观者在欣赏他厚重优美的书风中,感受中国书法的意境美。

四、市场价值:

优秀的书法作品一般能很好地展示社会风貌、人文情怀,因而也就具备了它的历史定位和社会价值。书法作品最基本的价值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包括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并由其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传承、历史变迁和审美体验。这是一种初现于书法的本体价值,它是通过对艺术创作的研习、对自然美的发现、对艺术理念的钻研、对传统文化的汲取以及对表达语言的探索、对相关技艺的磨练而创造出来的。徐仁乾先生的作品有继承、有发扬、他的创作注入了他的灵魂思想,凭借深厚的传统基础,以特色鲜明的美学风范,创造了现代艺术的新高度、新意识。徐仁乾先生的作品中所独具的历史传承、艺术创新和时代文化,将进一步被认识。

艺术永远是相承相续的传统的发展与再造,书法只有在尊重传统书法艺术本质的前提下,才可以谈到发展、继承与变革。这需要我们对传统的中国语言形态和结构进行重建和创新,把传统的笔墨语言投射到现在的层面,使之具有现代性,以书法意境语言形式充分地表现现代意识和精神内容,使形式和内容在更高的基础上达到统一,而这些在徐仁乾先生的书法作品中都体现了出来。

作为一个关注现实、关注历史、关注社会的艺术家,徐仁乾先生具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社会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促使他在题材的选择上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他用作品来思考,思考自己对社会、对民族、乃至对人本身的责任;他用作品来阐释,阐释自己对历史、对现在、乃至对未来的理解。徐仁乾先生用自己的不同书法语言,表达着对历史、对社会的不同看法。这些直观形象的书法叙述方式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而这种异乎寻常的吸引力又激发起观者的联想,从而诱使他们从作品中引发出去,去思考社会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他深入现实生活,不断追逐新的体验、新的认识,不断开阔艺术视野、丰富艺术思想、锤炼艺术功力。徐仁乾先生能够用朴素温和的情感书写时代精神,使其焕发出一种悠扬的、优雅的生机勃勃的气息。他以一种温润明净的方式直击人的心灵,从而撞击出一种妙不可言的心灵回响,并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经典。

作品赏析:

【责编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