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走笔

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夏走笔 > 正文

难忘黄河上那一抹橘红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孙青 2025-08-28 11:20

多年以来,每当吟诵大诗人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放诗句时,我总会想象黄河母亲磅礴的气势,渴望一睹她迷人的风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念头愈发强烈。

今年暑期,我夙愿以偿了。几个朋友邀约我和爱人从家乡出发,跟着高铁奔赴宁夏,在沙坡头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终于与黄河母亲有了第一次最亲密的拥抱。

“啊,黄河母亲,我今天终于看到您啦!”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在河面上激起一波又一波浪花。

凝望眼前的黄河水,波涛汹涌,一浪推着一浪,不知疲倦地跳着“空中芭蕾”,还不时打着卷儿,形成一道道深不见底的漩涡。在一片浑黄之中,那一抹非常显眼的橘红跃入眼帘,欲沉还浮,似乎随时会被奔涌的河水吞没。惊呼声、欢笑声与哗啦啦的浪涛声不绝于耳,交织碰撞,奏响了一曲最野性、最欢腾的黄河交响乐。

如此震撼的漂流场面,谁能抗拒得了!买票后,我们一行快速穿上橘红色救生衣,奔向熙熙攘攘的码头。

负责带领我们漂流的筏工,约摸四十出头,憨厚壮实,古铜色的脸上镌刻着几道水波一样的皱纹,一笑起来,便如犁开的波浪舒展开。或许是因为长期的风吹日晒,与水共舞,他看上去似乎比实际年龄更大一些。

水浪冲击着堤岸,啪啪作响,好像是鼓掌欢迎我们远方的客人。筏工将筏子顶端紧贴着堤岸,用桨牢牢顶着它的尾部,努力不让它因水浪拍打而摇晃不定。在他引导下,我率先谨慎地踩上筏子,再小心地向后转身,背对着座位坐下,然后又慢慢左转,收紧双脚放到筏子桁条上。我爱人和北京的一对小夫妻也相继上了筏子。两个萍水相逢的家庭相互寒暄,因缘结伴漂行。

筏子即将离岸,筏工向我们介绍说,羊皮筏子俗称“排子”,古代劳动人民“缝革为囊”,充入空气,泅渡时使用。现在是由十几个或几十个气鼓鼓的山羊皮组成,依靠浮力载人和运输货物,就像现代社会的气垫船。

“你们看,这只筏子缚有十只皮囊,可以承载一吨多的重量,很安全,你们坐稳了,不要怕啊!”他双臂肌肉隆起,划桨的动作如冲浪般节奏分明,仿佛与黄河水有着天生的默契,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不怕,不怕!”我们异口同声,但我分明感到爱人将我的胳膊抓得很紧很紧。

筏子颠颠簸簸,顺水而下。突然,一个浪涛翻滚过来,筏子像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托举起来,在浪峰悬停了片刻,又倏地坠到浪谷,被水流推着大幅旋转,惊险刺激感与前一天我在兰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里模拟乘坐的体验完全不同。

我们紧张得大气不敢出,下意识地将后背靠得更紧了,似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嵌进筏子,“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看着我们沉着应对,风浪似乎变得温和了些许,筏子不再那么颠簸,如陀螺一样忽缓忽急地转着方向,将广袤大漠的苍茫、巍峨高山的雄姿、无垠绿洲的生机一一推送到我们眼前,让我们尽情享用这视觉盛宴。

向远处望去,河面上几十只筏子像一粒粒橘红色的珍珠镶嵌在浑黄色绸缎上,飘向远方,绵延不绝,与堤岸大漠里五颜六色游客的滑沙遥相呼应,立体交织,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真是“筏在水上漂,人在画中游”。

我们心潮澎湃,不停交流着心中的欣喜。“大哥,请帮下忙,我们将国旗展示开来!”与我背靠背的小帅哥激动地从包里掏出一面崭新的国旗,将旗子一角递给我。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河风中猎猎展开,像一团火焰熊熊燃烧,辉映着这条大河饱经风霜的脸庞,传颂着数千年来无数华夏儿女勇毅前行的坚韧,那一个个跃动的音符如湍急的河水从心底倾泻而下,与她的历史荣光强烈共鸣,“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穿过了造型独特的黄河玻璃大桥“如意门”,金色的阳光在河面投下变幻的光影,似一幅水天一色、浪漫雄奇的写意画。筏工一时情绪高涨,亮开了嗓子,为我们唱起高亢悠扬黄河号子。或许是受到他的感染,周围筏工的号子声也次第响了起来,一场黄河赛歌会拉开了帷幕,我们情不自禁地用双手为他打着节拍。

“从小喝着黄河水儿

养足了精气神儿

哎嗨多哩事儿

……”

筏工朴素的词句、独特的韵律、粗犷的声音,饱含着黄河儿女对母亲河的深情与自豪,听得我们心头滚烫。如脱缰野马般的黄河水被号子声驯服了,逐渐收敛起了先前的狂野与躁动。疲倦了的筏子恹恹欲睡,缓缓向前。我们小心地掏出包里的手机,一阵狂拍,渴望将这激情澎湃的时刻、这壮丽的画卷,悉数定格为美好的永恒记忆。

“咔咔”的快门声此起彼伏,不知不觉间,筏子已到了终点。

我依依不舍地下了筏子,回首望去,那抹橘红仍在河面上如星火闪烁。它以泅渡工具从尘封记忆里走来,重获新生,数千年来屡遭水患之痛的先民们谁能想得到!它在抵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昨天,高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承载着民族的坚韧与力量,又有谁会忘记!它不是简单的救生衣,而是黄河母亲澎湃的心脏,搏动着千年的厚重与今朝的欢畅,从古到今、从贫瘠荒芜到繁荣富强,如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在天地之间洋溢青春的气息。

想到这里,我目光不由自主地又一次投向水天之间那耀眼跃动的一抹橘红……

【作者简介】

孙青,男,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淮安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淮安区文联副主席。

【责编 李媛】

难忘黄河上那一抹橘红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28

陕南游记:平利天书峡中觅仙踪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11

周庄童话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10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