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生活 > 正文

成为怎样的知识分子

——读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吴语轩 2024-08-15 17:48

龚自珍在《咏史》中认为当时有些知识分子“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在《沉默的大多数》里,王小波从科学理性的思想出发,励志成为一个特立独行、崇尚自由的知识分子。

王小波生前最后一天,在他给朋友发的电子邮件里,有这样一段话:“自从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权下边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90年代出现了“文化热”,为王小波带来身后之名。在文化氛围越来越开放的今天,无数青年把拥有理性、常识和社会关怀的文化英雄当做自己的偶像来追随。

王小波在《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等文章中描述了这样一类知识分子:关注社会,维护伦理纲常,然而身上总是带着“云雾气”,爱拿自己的道德理念比附他人,因远红尘沾沾自喜。王小波将这类现象称作“中古遗风”,就是拿着自己道德标准作天下的行为准则。一方面,他同情无数知识分子,比如马寅初和老舍,因为他们生活于不理智时代之不幸。另一方面,知识分子也难以逃脱建立“自己的思想监狱”的悲剧。知识分子固然有责任扛起社会前行的旗帜,完善社会的道德建设,但社会准则的建设却是人民大众的专利,不是一些妙语华词就能够随意评判的。于是王小波提出了学者的长处:以理性知识,只说能说的话,并且是大声说,大胆说。沉默的人往往更能沉淀自身的杂质,作观棋的人,学到一些隐没的规则和知识。

知识分子首先是博学多识的,还应是关照社会的。余世存先生谈到自己近年一直忙于研究,对社会关照的少了,不敢自称为知识分子,这是谦虚之词。知识分子的话语自由的权利是必须的,然而沉默的自由也是可贵的,这是金子沉淀所必须的过程。关照社会应该是在充分的沉默地考察和研究之后,在理性与人性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应只讲虚假的崇高,而要真正去关怀人性,关怀人生,关怀社会。

知识分子应有个人的精神尺度,不做强权的代言人。王小波认为当时存在一种“反智”不良倾向,愚民以教化,权利逼迫,意识形态禁锢,道德约束,伦理极端,让知识分子们长期处于得不到自由的奴者形象,在政治胁迫下,学问知识也就失去了公正。相较于西方的客观化的学术研究,中国的学术带有着强压下的主端化倾向,伦理教化丧失原来的轨道,社会发展也遭到阻滞。当今,知识分子是否还留存有这样的顾虑,心中所想所思能否在天地间来去自由呢?知识分子应在压力下为学术自由奋笔疾书、充盈人世,推动思想的多元化发展,为互相尊重做出努力,而不是进行直接了断的道德批判,这是对知识分子身份的一种不负责任。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以多篇文章反思了当时中国文化发展的不足之处,树立了知识分子当有的心魄底气,为思想界吹来了一阵清新的自由独立之风。我们更应将这份优良传统作为中国学术的优势和底气,不断推动学术自主生产力的提升。

【责编 丁鹏】

成为怎样的知识分子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8-15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