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一生戎马盖世功

2020-12-31 13:08 作者:邓丽君 王爽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在中国的十大元帅中,最长寿的、负伤最多的,堪数刘伯承。他的一生,勇猛而精彩,曲折而传奇。

他是足智多谋的川军将领,也是第一个在国民革命军担任军长的中共党员;他是长征途中和小叶丹首领歃血为盟的红军总参谋长,也是我军最早的参谋长;他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的统帅,更是最早提出“麻雀战”,首创“黄蜂战术”的大军事家……

少有人知的是,他还是中共最早的编译科长、优秀的军事翻译家,很多苏联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条例,都是通过他引进和落实的;建国之后,他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军事学院,为军事指挥员培养体系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可以说,其文韬武略均达顶尖水平。

邓小平曾言,“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伯承是有大贡献的。”

当年,在长征途中,前有金沙江天险,后有数十万追兵,许多人担心部队过不了江,毛泽东却自信满满,“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肯定能让我们渡过天险长江”,他曾讲,“我有刘伯承,蒋介石不可能不完蛋”,能在军事上得到毛泽东如此评价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刘伯承的军事生涯,从1915年护国讨袁战争,一直到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作战,长达50余年。当初,他以旧军队名将身份,毅然投身革命,甚至在丰都战斗中,右眼中弹致残。20多岁的他,被很多人断言,将无法继续军旅生涯,而他并未认命,用仅存的左眼南征北战。人们依稀记得,在疗伤过程中,为不损害脑神经,他强忍钻心疼痛,坚持不施麻药, 以关公刮骨之气,忍受了74刀,被主刀的德国医生赞叹为“军神”。

朱德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陈毅赞其“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这也是党内、军内对刘伯承的共识。

面对荣誉和功劳,刘伯承却谦逊地讲:“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所给我的。离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因此,我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做毛主席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尽力。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因为负伤太多,伤及眼睛和大脑,刘伯承虽活到94岁,但73岁时,两眼便失明了。随后又因医生诊断失误,误用药物,他在81岁时,又失去思维能力。此后,凭借顽强的生命力,他又奇迹般地活了13年。直到1986年10月7日,与世长辞,享年94岁。徐向前挥毫:“涂就七言染素绢,十万军帐哭刘公”。

遗体告别式上,邓小平长久伫立在遗体前,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在《悼伯承》一文中,他写道:“我们在一起工作,前后共事13年,两人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协调……”

在刘伯承去世14天后,他的骨灰撒向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太行山、淮海大地、南京、重庆、开县赵家场的黄桷树林……这位从贫苦农民家庭走出来的一代名帅,最后又回到了养育他的故土,回到了山河大地的怀抱之中,与他生前钟爱的战场,并肩的战友们,永远在一起了!

中共中央在悼词中高度评价他:“长期身居高位,但自奉俭薄,廉洁奉公。在他革命的一生中,真正达到了功高不居功,位尊不恋位,权重不擅权,一心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的高尚境界。”


仗剑拯民 当代孙武

“自打从军起,我就做好了准备,路死路埋,沟死沟埋,狗吃了得个肉棺材。”


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出生在四川开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据刘伯承女儿、中国空军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刘弥群回忆:“虽家境贫寒,但祖父祖母不甘受人欺辱,举债供他读书,当时父亲和祖父已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人。”

1904年,12岁的刘伯承和父亲同时参加乡举科试,双双中榜,结果被除名,只因祖父当年为了挣钱养家曾做过吹鼓手,这让刘伯承体会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黑暗,也在他幼小的心灵埋下了对旧社会仇恨的种子。15岁时,父亲积郁成疾过世,他一人担起一家七口人的生活重担。



当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神州大地时,刘伯承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亲朋好友好言相劝,认为“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乡人李云伍鼓动他去学经商,试一试做买卖的“生财之道”,莫去闯那“刀丛火海”。而他却慨然作答:“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他剪掉辫子,怀着富国强兵的强烈信念,投入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中。

1912年,刘伯承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将校学堂,从此投笔从戎。将校学堂的正规生活,使年轻的刘伯承开始养成谨严、周密、勇猛、稳健的性格。除学习本校课程外,他还广泛涉猎古代兵书,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和《百战奇略》等,许多章节甚至出口能诵。在将校学堂,刘伯承是出类拔萃的军人,不但学业优秀,军事技能出色,且以举止端正、操守有持闻名全校。他烟酒不沾,牌赌不视,毫无恶习,被同学们称为军中“菩萨”。每月官饷所得,除买书外,全部寄给母亲,补贴家用。

毕业后的他,被分派到熊克武部队当见习生,随后升任司务长、排长,他漫长的军旅生涯,就此开始。

作为铁血将军,每有战斗,他势必要冲在最前面,其对部下的要求是:军人,保卫人民幸福,临阵杀敌忘身!他先后参加过讨伐袁世凯的战斗,参加过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得到孙中山的赏识,后又参与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任统辖全军的参谋团参谋长,从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军史上第一位总参谋长。

南昌起义后,刘伯承被派往苏联学习,他先入高级步兵学校,又入最高军事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在那里,他不仅学习了系统的军事理论,还广泛涉猎了18 、19 世纪一些著名军事家的事迹和论著;同时,借助俄文读了不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包括许多军事论著,大大开阔了眼界。

三次军校的求学经历,为刘伯承日后指挥军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军事知识基础,也使他意识到创办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性。这也是其在解放后,果断请辞了西南军区司令员职务,又婉拒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一职,坚持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并亲自任院长兼政委的原因。

此间,他身为开国元勋,却自命为普通教书先生,带头发扬“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精神,自己备课和登台讲课。他的军事理论无丝毫的“教条”气,不仅内容充满求实精神,语言也生动活泼,在实战中确实“管用”,这主要源于其丰富的实战经验,即便在解放军如云的战将中,他的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的。

当年,在红军危亡关头,他重新出任总参谋长兼军委纵队司令,此后强渡乌江、智取遵义、袭占娄山、参与指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彝海借道、强渡大渡河、侧击泸定桥,为红军的转折做出卓越贡献。

抗战开始后,他担任八路军129师师长,率部挺进太行山。在创建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斗争中,他与日寇作战时,因地设伏,屡创歼灭战奇迹。他还很注意学习日军的长处,百团大战中关家垴一战后,他马上去看敌人阵地,发现鬼子临时挖的猫耳洞,对防炮很有用,便推广到各部队。国内盛传刘伯承是武神投胎,其实他打仗巧的原因,在于擅长动脑并深入实践。

连蒋介石都讲,论战术之奇,刘伯承数中国军界一绝。国军名将陈颐鼎更是直言:“刘伯承真是天下奇才。他的那些打法,自古以来的兵书战策上从来没有过。”

解放战争中,他又与邓小平一同率军挺进中原,决战淮海,进军大西南,在全国五大战略区中担负了打苦仗的重任。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刘伯承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这场战争,与其说是斗勇不如说是斗智。当时,解放军尚处劣势,第二野战军离开根据地挺进鲁豫已经处在虎狼夹击之中。为掩盖真实的用兵企图,刘伯承指挥军队作出许多“示假”举动,把敌人引入迷途。我军挺进大别山后,如同在敌人腹部楔进了一支钢钉,使蒋军深感不安。这一举措牵制了蒋军南线兵力的160个旅中的90个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设下伏笔。

他曾讲:“接受任务定下决心,要有包天胆略”;在部署和指挥战斗时,要像“描花绣朵的姑娘那样认真细心”,这是他百战百胜的一个诀窍,也是他指挥风格的生动写照。


铁汉柔情 律己厚人

“只要你是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战,战争夺去了一只眼睛,群众会给你千万只眼睛。”


淮海战役打得那么漂亮,刘伯承在晚年却从不谈及,甚至电视上出现描写解放战争的镜头,也会立刻让人换台,这让很多人不解。

在他看来,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战士都是农民的子弟,因为一场内战,失去了几十万条生命,很多家庭因此变得支离破碎,他讲“我心里很不安啊!我至今仍看到无数同胞,为我们铺设的一条血肉模糊的路,我们是踏着他们的尸体走向胜利的。敌人也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如此的侠骨柔情,如此的深深愧疚,饱含着人性之美,令人动容!

在丰都一战失去右眼,刘伯承不仅以此为荣,还风趣地说:“只要你是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战,战争夺去了一只眼睛,群众会给你千万只眼睛。”在刘伯承心中,群众与群众利益,贵重于自己的眼睛。所以,他和他的部队所到之处,老百姓争着和他“掏心窝”讲真话,抢着和他说真情,围着和他议克服困难的办法。当年,在大别山上,为了维护群众利益,他毅然含泪处决了乱拿群众财物的“贴身护卫”——警卫连副连长赵桂良,留下感人至深的 “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他在一次题词中写道:“勉作布尔什维克,必须永远与群众站在一起。” 

战争年代,每次行军、作战,他总要大家“脚下留情”,不要踩到老百姓的庄稼苗。当看到行人把麦田踩成小路时,他便督促部队把路修好,保全老百姓的麦田。当得知鬼子拉壮丁时,他便马上写出保护壮丁的指示。当听到日本强盗烧毁房子的恶劣行径后,他马上就提出挖窑洞来帮助解决人民的居住问题。当发现有不关心群众利益的人和事时,他总要严肃地提出批评和指责……

心系人民,拒绝搞特殊化,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一直是刘伯承的风范。

当年他率129 师转战南北,因操劳过度,不慎于1942 年初夏患上疟疾。因消毒不严格,造成用药部位感染,必须手术。为将麻药留给负伤的战士,他拒绝使用,忍痛做完手术,这让主刀医生都涌起莫大的感动。

新中国成立后,戎马半生的刘伯承终于有了一个安定的家。进城初期他就对夫人汪荣华说:“现在解放了,国家还很穷,人民生活也不富裕,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子女的生活,绝不能特殊,要同群众的生活大体相当才是。”

南京刚解放时,刘伯承是南京市市长。有一天,他带着孩子们去参观中山陵,到了那里,看到通知说因故不能接待参观者,正当他准备带孩子们回去时,中山陵的负责人赶来了,客气地说:“欢迎首长来参观。”然而刘伯承还是坚持服从规定,带孩子们离开了。后来,他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爸爸虽然是个高级干部,但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也应该按规定办事,不能搞特殊化。”

刘伯承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让子女有任何特殊待遇。夫人汪荣华也常对子女们说:“警卫员、秘书是上级分配给爸爸工作的,除他之外,我们家属子女谁也没有使用的权利。”刘伯承的车一般不准家属坐,汪荣华上下班也是像普通老百姓一样,一年四季都骑自行车风吹日晒、雨淋挨冻。每年寒暑假,孩子们回来或离开,都是自己乘坐公共汽车往返。

按刘伯承的地位,子女是受照顾的,可6个子女,无一人出国,家里没有足够的钱支持子女出国,当然也不能占国家的一点便宜。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当年开国元勋的家里会过着怎样的日子。

沙发用了几十年,很破了,汪荣华也不舍得换新的,缝补了很多次,甚至到街上买条廉价的毛巾布,放上去遮挡一摞摞补丁……家里孩子多,刘伯承又长期生病在床,还有两位老人需要照顾,生活都是凑合过的,冬天暖气不热,洗澡得自己烧水。洗头时,汪荣华先给丈夫洗,然后她用丈夫洗过的水,自己再洗。在生活供应紧张时,她甚至到附近的田地里,捡过农民们丢弃的白菜叶子……

什么叫廉洁奉公,什么叫不忘初心,刘伯承夫妇无疑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