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网评 > 正文

红色基因代代传 小小“树苗”向阳生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邱有昆 耿澜书 2025-05-30 11:22

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并强调,要高举队旗跟党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各级各部门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儿童从小将中国心民族魂融入血脉、扎根心灵。

讲好“红色故事”,“播种”爱国心。“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也是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当前,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阶段,要做到后继有人,就需要把厚植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情怀作为重中之重。要以“六一”儿童节为契机,结合寻访参观、研学实践、主题演讲、亲子诵读、家风故事宣讲、歌咏活动等形式,以贴近儿童心理方式讲述革命英雄故事、战疫抗灾故事、榜样故事、先进典型事迹等,既引起孩子共鸣,又从故事中汲取红色精神、榜样精神,不断陶冶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同时要积极发挥各地志愿宣讲团、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作用,建立起红色故事宣讲团,引进社会教育培养机制,融入学校思政教育,让广大少年儿童在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政治启蒙中能够经常地、更多地听到党的故事、中国故事,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

授好“红色教育”,“浇灌”民族魂。如果说“中国心”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温情与眷恋,那么“民族魂”是刻入骨髓的风骨与力量。天真烂漫的“红领巾”,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必须要传承好革命薪火、革命精神,让孩子们努力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都要扛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言传身教的良好家风、全面系统的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社会民风,把红色基因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帮助少年儿童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其成为国之栋梁。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要教育引导“红领巾”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培养他们学习党史的优良习惯,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传递到少年儿童日常生活中,让信仰的红色种子在心田生根发芽,浇灌出坚韧不屈、薪火相传的民族魂。

树好“红色志向”,“成长”为接班人。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必须“在这个时期就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少年之梦,更是中国之梦。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要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早立志、立大志。从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志向,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知识,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特别是要从小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将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然,要让少年儿童成为新时代的后继力量,让小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就要重视他们的健康成长,要借助“六一”儿童节,坚持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合作,让少年儿童在星星火炬指引下,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找准梦想的方向,让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

供稿单位:云南省巧家县委组织部

【责编 李媛】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