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网评 > 正文

树立“三种思维”,汇聚人才力量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周滔源 2024-09-19 09:16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要赢得人才竞争优势,就需要在“引育管用”全链条上下功夫,不仅要让更多人才汇聚一堂,更需要发挥人才作用,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要壮大人才队伍,让更多人才投身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充分激发人才的内在动力,就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让更多的人才成为各自赛道的行家里手,成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我国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和显著优势,要开发人才资源,建强人才队伍,既要立足当下,也要谋划长远,确保人才的后劲力量充足,为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树立全局思维,让政策与人才“同频”。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要做好人才工作,要立足国家发展大局,把准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拓宽眼界视野,延伸进贤之路,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不拘一格的魄力,搅动人才队伍“一池春水”,也需要根据一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政策上精准滴灌。要增强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不仅要分类施策,看到不同人才的具体需求不同,要善于从物质、事业、精神等方面着力,形成人才奔涌而来的好局面。

树立精准思维,让培育与人才“同向”。事业发展需要人才,更需要专业化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以提升人才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因此,要了解人才的具体情况,了解他们的培训需求,在培训的方式方法上不断丰富,在培训内容上实现“私人订制”,在培训效果的考核上创新,既要提升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专业水平,也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的特长优势显示出来,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树立开放思维,让使用与人才“同步”。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关键在使用人才,既要扬长避短,也要让人才在适合的地方绽放光芒。因此,要树立开放思维,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增强人才对一个地方的归属感,也要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鼓励人才创新创造,让他们敢于向无人区、空白区进军,在不断攀登、不断突破中,为事业发展注入更多的新动力,不仅充分释放人才创业活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更能以人才吸引人才,让更多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责编 李媛】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