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网评 > 正文

检查考核当“静悄悄”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余朝波 2024-09-12 17:54

当前,基层检查考核习惯于事前发文件、下通知、打电话通气,提前预约,让被检查者充分准备。最终,检查考核组听着精心准备的汇报、看着堆积如山的材料、走着多次彩排的路线。这样的考核,看似轰轰烈烈,其实走了过场,自然难以看到基层的真实面貌。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转变观念,创新考核方式多一些四不两直,在静悄悄中完成检查考核。

检查考核“静悄悄”,减轻基层迎检负担。基层负担重的原因,在于陪同各式各样的检查考核,准备考核指标各异的检查材料。检查考核不发通知、不打招呼,静悄悄来、静悄悄去,不听汇报、不用陪同,不仅有利于让基层干部从烦琐的迎评迎检和层层考核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抓落实、干实事,而且还能降低公务接待的花费。同时,“静悄悄”地开展检查考核,避免了每逢考核“如临大敌”、加班熬夜补材料,纠正基层干部检查考核前“抱佛脚”的错误想法,使基层得以轻装迎接检查。

检查考核“静悄悄”,考出基层工作实绩。检查考核除查找问题、发现不足、总结经验外,也要考出基层工作实绩。如果情况不真实不准确,触碰不到问题的根源,检查考核就失去了意义。“静悄悄”的检查考核,不准备材料、不预设路线,让被检查考核者“素颜以待”,避开“经典线路”,关注“角落”和“后院”,让我们看到没有“涂脂抹粉”的真实面貌,真正了解到某项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得到“原汁原味”的第一手资料。如此,做到“真”和“准”,才能精准找出存在的问题,科学评价基层工作实绩。

检查考核“静悄悄”,推动基层干事创业。材料痕迹里出不了群众的掌声,“经典路线”得不到群众的口碑。“静悄悄”的考核方式,虽然少了陪同和热闹,但能使考核更加精准聚焦,有效杜绝形式主义,树立起实干导向、问题导向,让基层没有“侥幸过关”的机会,推动基层干部说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增强干事创业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进而形成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推动工作落实。

(供稿单位:云南省巧家县包谷垴乡党委)

【责编 李媛】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