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紧密结合“党建引领、学科筑峰、双融互促、立德树人”的工作布局,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特点,不断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双融合、互促进、共提高,打造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12345”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学院党委先后获批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党建与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院连续获批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等,党建与业务工作双融互促持续迈上新台阶。
贯彻“一盘棋”工作理念,筑牢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思想根基。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重要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涵盖了党的建设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有条件、有能力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有责任、有义务打造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有效经验和成功模式。为此,学院党委带领全院师生树牢党建与业务“一盘棋”融合发展的工作理念,形成了“抓好党建带业务,抓好业务促党建”的良好氛围。学院党委建立了“书记领学、支部享学、党员践学、群团共学”的政治理论学习机制,严格健全落实《“第一议题”会议制度》,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作为学习的重点内容,做到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习贯通融合,奠定了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明晰了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方向。以打造“学者型干部队伍”为目标,加强业务干部的党建理论培训和党务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实现党政干部素质能力“双向提升”,为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与组织保障。严格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每年邀请近20名校外专家为全体师生做专题讲座,每学年组织师生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研修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不断强化全院师生的党建理论与专业知识一体化学习的效果。“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成为全体党员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学院党委组织党员教师赴贵州示范大学和兰州大学开展理论研修
梳理“两条主线”脉络,找准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契入点。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契入点在哪里、如何有效融合发展是在统一思想认识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学院党委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高校党建工作20项重要任务等梳理学院党建重点工作主线,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特点、教学科研重点、人才培养目标等梳理学院业务重点工作主线,围绕“两条主线”精准定位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契入点,探索以组织领导、政治学习、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组织体系、服务地方、测评考核等方面为切入点构建党建与业务多点融合、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选拔政治强、业务好的“双带头人”型党员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形成“双带头人”型党支部书记培养的长效机制。把党支部书记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建工作和推进业务情况作为年度述职评议的必备内容。把成功申报全国高校样板党支部和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纳入评奖评优、职称评聘体系,形成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激励机制。2021年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平台。推进实施党员分类管理,以教研室为单位划分党小组,教研室主任担任党小组组长,推进“每月一专题”常态化学习活动,坚持将政治理论学习与教研室集体备课结合起来,促进理论武装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细化完善党员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对管理服务类党员进行“头雁式”示范管理,教学科研类党员实施“骨干式”带动管理,党员对准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契入点精准发力,在党建和教学科研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特点和优势,打造“学讲研用”四位一体系统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相关经验做法在学习强国、大众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上多番报道。
学院党委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
强化“三方协同”谋划,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落地落实。学院党委积极探索党建、业务和群团工作三方协同推进的有效路径。建立党、政、群团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顶层设计、共同谋划、分工落实、融合发展的推进工作机制。年初制定《年度党委工作要点》,为制定业务工作、群团工作计划提供指导思想和主题主线。实施“双认领”党建项目,建立“闭环式”管理评价机制和定期调度机制,党支部和党员师生签订《年度“双认领”任务书》,认领党建和业务工作、一对一帮扶困难学生,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双认领”党建项目已成为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并发挥了影响和带动非党员师生学好政治理论、做好教学科研的重要作用。开展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实施学院党委书记带头抓、党支部书记分别抓的基层党建突破项目研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在党建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科研质效突破、汇聚群团力量促发展等方面做好结合文章,破解融合难题。近年来,学院“用习语育人,以党建推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打造党建引领红色阵地,构筑‘四史’学习教育‘四维空间’”“‘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教学”“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打造具有马院特色的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等基层党建突破项目相继结题,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方面收效显著。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小组(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
探索“四个结合”模式,打造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特色品牌。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特点和学院发展实际,近年来陆续打造出“党建与教研结合”“党建与项目结合”“党建与平台结合”和“校地党建结合”等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特色品牌,有力地推进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有机融合。实施党建引领工程,探索党建与教研一体化发展模式,让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动力,让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实效。近5年承担省部级以上党建研究课题1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党建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形成了鲜明特色。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品牌特色创建培育项目建设与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机融合,其中“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铸魂育人的金课”被选为校级党建特色品牌培育项目,形成了“思政课程育人”“实践教学育人”等具有马院特点的党建特色品牌。创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团”“党史我来讲”党建品牌,鼓励师生党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宣传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已开展理论宣讲千余场,成为叫响胶东大地的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鲁大品牌”“红旗宣讲团”。依托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山东省学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胶东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四史”学习教育研究中心、烟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等平台,探索党建与平台结合的有效模式,集中团队力量,在党建研究、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育人育才、服务社会等方面,借力平台优势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以“双报到”和校地合作为载体,开展“校地共建”,学院党委与毓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烟台党史研究院、莱山区教体局等单位合作探索党建创新、志愿服务、党史研究、党史育人合作的长效机制。
学院党委与烟台市党史研究院、烟台职业学院、莱山区教体局签订合作协议
搭建“五级互联”体系,形成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搭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五级架构,构建“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教工党支部与教师队伍、学生党支部与学生队伍、党小组与教研室、党员与群众”的“五联结对共建”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打通基层党建工作的“最后一百米”,形成上下贯通、左右配合、整体联动的全方位、多层次、梯次化的各方联动共建、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格局。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在学院党委统一领导下,以教师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样板化建设为抓手推进教师队伍师德师风、专业素质能力建设;通过学生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学生管理、服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实施《领导班子定点联系党支部制度》,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加强对党支部的工作指导;制定实施《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方案》,把教书育人从课堂延伸至支部,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理想信念确立、先进文化传播、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指导中的能动作用;制定《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制度》,探索制定学生“双导师”制度,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思想教育与学业发展有效结合。通过搭建“五级互联”体系,切实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榜样,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切实把党员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能力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汇聚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强大力量,以高水平党建工作引领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单位:鲁东大学)
【责编 王珍】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3-04-04
科技日报2022-06-02
人民网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