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于上月2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深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继续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讲话,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对新时代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阐释,努力推出更多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笔者围绕这一课题展开思考,我们认为,应从百年党史中找寻智慧结晶和理论指导。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正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逻辑基础和首要条件。
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的一切。失去党的历史的支撑,党就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历史虚无主义,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就是要“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3页)。广大理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史学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和剖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与危害,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对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进行坚决的斗争。党的历史是党执政的历史正当性根基。党的历史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结论。党的历史是党执政的政治合法性来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创建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艰巨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成为两道靓丽的风景线,引发全世界为之瞩目。“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一“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0页) 这一灵魂追溯于1921年我党缔造之时,并被此后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波澜壮阔地恢宏历史史诗生动诠释,由无数共产党人的鲜血和汗水、智慧和创新所谱写描绘而成。党的全部历史凝刻着我党一贯倡导的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忠贞的革命精神之内核 ,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之花。“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侧记》,《人民日报》2013年7月14日)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洗礼的殿堂。每当走进党史博物馆和中共党史陈列馆及其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切实经受党的宗旨再教育,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历史的认识,明晰肩负的新时代民族复兴之使命重任,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为民情怀、廉洁意识,这些党课教育的生动课堂有利于育人铸魂,对全体党员同志展开思想上、精神上、意志上和人格上的洗礼与净化。
我们要坚决同历史虚无主义划清界限,并且旗帜鲜明地展开坚决斗争!
历史虚无主义者从虚无党的历史入手试图拆毁党的思想理论大厦,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对其迷惑性、欺骗性和危害性必须给予澄清和揭露。这样一场貌似“历史之争”,实是党的“生死之战”的斗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全力以赴;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这场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准备持久地战斗。历史虚无主义者用心险恶,他们刻意抹黑、攻击、歪曲党史,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妄图颠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和艰难曲折中我党荜露蓝蒌、苦苦打拼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丰功伟绩及其历史真相,其险恶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否定我党倡导弘扬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品格,妄图使中国共产党溃不成军、丧失其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其战斗力、号召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夭折,使得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被肢解,成为第二个苏联,让“和平演变”阴谋得逞,让中国臣服于美帝!他们在苏联取得了成功,尝到了甜果,阴谋就是刻意抹黑苏联历史和党史,无限度地放大夸大苏联共产党的执政错误,妖魔化渲染污蔑苏联党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伟大领袖,彻底否定苏共领导人,全盘否定历史人物的功绩,彻底摧毁苏共党史,进而用文化上的入侵来达到摧垮肢解苏联国家的险恶目的。就我国而言,应该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弥散和扩散现象。历史虚无主义者竭力把我党污蔑为成党内权力斗争之党及其阴谋活动历史,无限夸大放大党的有关错误;妖魔化地攻击和污蔑刘胡兰、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英烈形象,穷凶极恶地大肆污蔑革命领袖毛泽东等历史人物。我们绝不可以低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造成的恶劣影响,他们对于青少年一代人的影响很坏,如果我们不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措施严明、从源头重视这一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对年轻人的思想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混淆视听,将会摧毁年轻人的理想信念,苏联和东欧剧变的历史悲剧将会重演,亡党亡国的惨剧将会再次发生。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教训,我们国家要重视挖掘和运用好,作为现实案例和活生生的教学素材,写进中小学教科书甚至大学课本之中去,用真实的历史警戒国人及其青少年一代: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领导力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国之本,如果我们国家一旦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势必将会丧失毛泽东思想等立党立国的指导地位,那样长期统领人们思想、凝心聚力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信仰大厦势必土崩瓦解,注定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步苏联亡党亡国教训的后尘!
百年党史昭示我们,团结才是力量,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制胜法宝。
全党上下要紧密团结起来,令行禁止、言行一致,把“两个确立”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起到决定性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宝贵的历史经验,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制胜密码。坚定拥护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全党工作就有定海神针,全国人民就有主心骨,这是新时代强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政治保证。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就能顺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积极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自动调整工作部署,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作为,驾驭复杂局势,努力把握住正确的前进方向,做到乘风破浪,不畏惧任何风险挑战,在各种内外情势面前坚持自我,准确定位,而不迷失方向;就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积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工作,借鉴中共党史精髓及其百年建党精神,始终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谋篇布局,把握真理和客观规律,驾轻就熟地谋划前进道路和发展对策,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处变不惊、科学应对,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地开拓未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确保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原则,也是百年奋斗党史得出的重要历史经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是统一的。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这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权威和领袖作用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一个道理:只有树立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乘风破浪。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恩格斯提出,“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列宁指出:“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成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没有权威的党组织必将丧失战斗力,起不到凝聚人心、万众一心的作用。
加强理论创新,加强党建理论研究,在思想上建党最为重要!
汲取苏联亡党亡国教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缺乏理论研究,对于现实生活缺乏理论提炼和深度研究,执政党淡化甚至漠视理论研究,理论建党在后期荡然无存,不能及时适应时代和人民的呼声提出新颖的理论创新主张和执政思路,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成灾使得执政党面对西方的和平演变阴谋时,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拱手相让执政政权,以苏联的红旗落地成为最后的悲剧收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重视战略策略问题、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等方面下功夫,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对党建理论最新成果的研究,加强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在理论上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加深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全党上下要加强理论研究,推进理论创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工作,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的系统原理指引我们的前进方向。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党员干部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责编 王珍】
光明日报2024-07-11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07-11
光明日报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