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正文

刘泽铭:黄金危废终结者

《中华英才》半月刊 作者:邓丽君 王颖卿 2023-04-01 20:46

【编者按】

渤海之滨的莱州历史悠久。据古遗址考证,约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经周春秋时的莱子国,齐国时的东莱,战国时的夜邑,秦时的齐郡东境……至西汉时置为掖县,拥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县建制史。建国初期,此地仍名为掖县,直至1988年4月,国务院撤销掖县,建立如今的山东省辖县级市、烟台市代管的莱州市。

与历史同样悠久的,是莱州的矿产资源。自古以来,莱州就是黄金矿产地,至今已探明的黄金储量达2000多吨,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黄金储量第一市。


山东鸿承集团董事长刘泽铭  王颖卿摄

刘泽铭是土生土长的莱州人,虽然性情略为沉默,不爱将热爱家乡之类的话挂在口头,但多年来踏实专注地在莱州创企业,以良性发展的企业为家乡谋福祉的实际行动,为“莱州人”三个字注入了实实在在的分量,也为莱州的黄金危废产业开拓出、夯实出不输于黄金储藏量的全国领先地位。

回顾这一番事业发展,记者首先想请他讲述的,就是为何会在一个县级市的环境里,毅然从体制内闯出来创业?不善言辞的刘泽铭闻言略微沉吟了一下,讲起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我是70年代中后期生人,成长经历并没有特殊的地方,就跟其他农村孩子一样,读书求学,帮干农活。”但闲暇之余,他特别喜欢看海,“北方的海不像南方那么湛蓝澄澈,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比天空更深的藏蓝色。”他最喜欢波涛汹涌、巨浪击石时迎着狂风站在码头上,“大海爆发的力量让人热血沸腾,我仿佛也渐渐被渗透进了一种冒险精神,如今回想,这对我后来的创业是一种特殊的激发之力。”

而立前后跨界 创“鸿承”负使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家乡的海岸成为刘泽铭精神力量成长的土壤的同时,莱州当地领先全国的丰厚黄金储藏量,也成为他从小就耳濡目染的常识。“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听村里老人们说,‘咱这里有看不见的财富,地下遍地是黄金’。”出于少年人的好奇及周围采矿企业遍布的环境影响,他有意无意地开始了解起采矿知识,日渐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学时期,刘泽铭常常利用放学或节假日的空闲时间,骑自行车到采矿厂听工人们讲采矿故事,并将其中的知识性内容记录下来,还将在报纸、杂志上看到的关于采矿的资料做成剪报收集。几年后,他积累了一大摞采矿笔记,这成为他后来投身矿业的第一份专业资料。

1992年,初入社会的刘泽铭没能进入向往的矿业相关单位,而是到莱州市西由镇政府报到上班,“这是当时我父母所属意的体制内的铁饭碗。”但是,在稳定的机关单位度过了安逸的三年后,他就再也坐不住了,“特别清楚地认识到,那种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可随后他就被从事建筑业的父亲引导着进入了房地产业,“这也不是我情愿的,可我知道父亲是为了我好,当时中国最热门的行业就是房地产。”

在机关工作的三年和从事房地产业的八年期间,刘泽铭从未放弃过心中的向往,一直坚持对矿业知识的自学和研究。在一次相关的学习培训时,他听到一个专家说,矿渣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如果把它变为再生资源,充分发掘其价值,在综合利用上将是一个全新突破。

“当时,莱州有焦家、新城、仓上等6处大型国有金矿,黄金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矿渣排放量也十分惊人。如果这些矿渣一直不能得到合理利用,一是非常可惜,二是污染环境。”对相关情况了解得非常全面的刘泽铭知道,“把矿渣变为再生资源,发掘其价值”已像一颗种子,迅速在他的头脑里抽枝发芽。

2003年,经过多年酝酿的刘泽铭果断离开房地产业,开始着手摹画自己从青少年时就憧憬的矿业“蓝图”。“虽然父亲坚决不同意我冒这个险,亲朋好友也不断劝说我要谨慎,但我骨子里很执著,对认定的事情只有行动。”

山东鸿承生产车间外  章轲摄

2010年,经过专家及第三方机构的可行性认证,刘泽铭主导的黄金氰化尾渣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被立项;2013年,项目获得山东省环境保护厅的批准,他终于以3800万元的注册资金成立了山东鸿承集团(以下简称“山东鸿承”),一圆自己多年的矿产业创业梦。

“但那时根本顾不上高兴。”刘泽铭对从提出项目、上级批复、成立公司、建设厂区、购置设备等每一步都记忆犹新,“都像走在冰面上,战战兢兢,眼睛盯着岸上的目标,脚下却不敢迈大步子,每一天都在煎熬中度过。”

因为项目总投资近亿元,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山东鸿承初运营时,他只能将人工及管理等成本能缩尽缩。“当时人才也很匮乏,有的部门只能招到一两个人。”2014年,项目终于进入投产阶段,但在主客观等种种因素制约下,产值连续两年都没达到预期,山东鸿承一度陷入发展困局。

最终,刘泽铭的执著坚定成为困境中的定海神针。“我们压下气馁,冷静分析失败的原因后,果断采取了组织人才培训、外聘专家指导、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设施设备等措施,并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恒远利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科研单位达成共同合作意向,集中力量以专业谋发展。”2017年,山东鸿承实现黄金废渣利用量50多万吨,营收1亿元。之后,每年年产值、利税均以20%的指标递增。

当发展到业界领先,并于2021年11月1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后,有人问刘泽铭为什么为企业取名为“鸿承”?他笃定地表示,“鸿承”是“鸿程”的谐音,寄望企业鸿程似锦,蓬勃发展。“而‘承’字对我来说,还是‘承环保之重,承责任之重,承担当之重’,我希望自己的企业能承载、担当‘做黄金危废的终结者,守护碧水、蓝天、净土’的使命,为社会的环保进阶、生态发展作出贡献。”

 

在山东鸿承,口号绝不只是高高挂起、摆摆样子,而是实实在在落到实处  章轲摄

志做环保产业 发展循环经济

从创业伊始,作为企业掌舵人的刘泽铭就对项目的绿色发展标准要求严格,并带领研发团队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循环。目前,在黄金危废综合利用项目上,山东鸿承已做到了国内领先地位,在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但我们从没有停止过发展的步伐。”刘泽铭一直认为,企业小的时候是自己的,做大了就是社会的、国家的,“我们时刻努力把握住形势、打造新优势,志在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他带领领导班子制定了详细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以现有产业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致力于构建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循环产业体系。“虽然一步步发展到现在,涉及的产业众多,但总体来讲,都是围绕着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发展。”

山东鸿承的在运营项目及计划投资项目,有力证明了刘泽铭的话。“我们首先是坚守住主营产业,多管齐下地做强黄金尾渣综合利用链条。”山东鸿承总经理战乙荣紧接着形象地介绍说,他们有“选”废为宝、“磨”废为宝、“变”废为宝三大“法宝”,“靠它们将产业链夯实完善。”

所谓“选”废,是指山东鸿承全面携手山东黄金、招远、蓬莱等区域领先的金矿企业,采用多级浮选处理工艺,对黄金金精矿氰化尾渣进行资源化利用,将其中的有价成分FeS2由含量40%左右,富集提纯到90%左右,同时控制成品硫精矿中的多项重金属指标,使产品达到优质硫铁精矿粉标准。“这样一来,后续硫酸企业在使用过程中,硫铁精矿中的硫生产硫酸能得到充分利用,硫铁精矿中的铁能富集成为铁精粉,实现了黄金冶炼企业危险废物氰化尾渣中硫、铁两大资源的回收利用。”据战乙荣介绍,山东鸿承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黄金氰化尾渣处置利用企业,年许可利用黄金氰化尾渣能力达120多万吨,生产硫铁精矿粉60多万吨,年产值2.1亿元,利税7千万元。“2021年11月,这个项目已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资本市场的认可为项目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企业采用多级浮选处理工艺,对黄金金精矿氰化尾渣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了黄金冶炼企业危险废物氰化尾渣中硫、铁两大资源的回收利用 章轲摄

与“选”废比较,“磨”与“变”相对简单。“磨”废主要指围绕着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产生的热电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战乙荣说,山东鸿承采用当前国内最先进的辊压机联合粉磨节能工艺,可实现年综合利用热电固废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等30万吨,“我们生产出的高质量、高性能的硅酸盐水泥产品,已广泛供应潍烟高铁等国家级重点建筑项目,实现的年产值约3.6亿元。”而“变”废主要针对国家砂石资源紧缺问题。山东鸿承为了有效利用烟台周边金矿产生的大量矿山废石,购置了先进生产设备,建设了砂石骨料标准化车间,年产出石子100万吨、机制砂80多万吨,且主销到山东半岛地区,实现年产值1.2亿元,“极大的减少了对国家战略资源砂石的开采。”

做强主营产业的同时,山东鸿承还利用多年来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在建项目为载体,补齐黄金尾渣综合利用项目的产业链条。战乙荣说,“集团旗下多家公司共投资近10亿元,通过回收利用、机动利用、创新利用等方式,上马了40万吨高硅浮选尾矿资源化回收利用、金精矿冶炼生产、细粒级尾矿砂胶结材料研制等项目,实现了黄金氰化尾渣的全部回收利用及产品多元化、效益最大化;生产出符合上海黄金交易所标准1#金锭、2#金锭等可直接进入国内及国际金、银市场交易的高品质黄金产品;成功解决金矿细粒级尾砂处理利用瓶颈问题,从粗粒级尾砂中提取钾钠长石、高硅粉、铁等有效成分,助推绿色矿山建设等成果。”

在夯实做强、补齐完善产业链之后,山东鸿承还凭借洞明前瞻的眼光,以高新技术为突破,实现延长黄金尾渣综合利用链条的创新之举。战乙荣表示,山东鸿承将通过一系列计划投资,建设最新、产量最高的生产装置,拓延化工产业链、延伸工业用金加工产业链,以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和高值化,加快推进黄金新材料产业化的步伐、延伸金丝等新的产品生产项目。

凭着刘泽铭创业之初即确定的“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环保企业”的发展理念,山东鸿承经过多年实干后,终将黄金危废处理产业链建设成为一个完善、建全的闭环,实现了将危废原料“吃干抹净”、全面深度利用至不剩一毫一厘,继而实现了对环境保护作出突破性的贡献。近年来,“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黄金氰化尾渣硫铁回收利用项目被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会认证为科学技术成果、同时被中华环保联合会评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被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瞪羚企业等重要业内荣誉及认可纷至沓来,已融入山东鸿承血脉的“环保发展、循环经济”理念,终于外化为企业名片上最鲜明动人的一抹色彩,助企业发挥出更宽广深远的影响力。

“用一句通俗的话讲,我们的初心及终极目标就是‘取之于大地,回馈于大地’,只要有这个主方向,再难的山头我们也敢攻、也能攻上去。”少年时爱怒海的豪情忽然涌出来,刘泽铭的话掷地有声。

 

大学一毕业就进入鸿承,如今已担任总经理之职的战乙荣,是鸿承爱才重才、给人才充分空间的企业文化的范例 章轲摄

以人为本管理 以爱回馈社会

作为被刘泽铭一手培养起来的企业高管,1989年出生的集团总经理战乙荣比刘泽铭小了一轮多。而在山东鸿承的领导班子、甚至全集团内,比刘泽铭年长和与他年近的也只有几人,对此他不仅不介意,反而持欣慰开怀的态度。“从很多方面看,我们公司都很年轻,比如员工比重最大的是八零后、九零后;比如我们的产业是科技新兴产业,技术、前景都充满希望。”

对于这样一个年轻的工作伙伴团体,刘泽铭从创业至今,始终秉持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信念,以制度+人情“驾驭”企业航船。“管理之难在管‘人’。管得太严,产生抵触情绪;管得太松,违纪时常发生,这都不利于企业发展。”于是,在建立了科学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之外,他还提出“人性化约束”的特色管理方式,并以“量化考核”的形式来配合落实。比如,一员工违反了公司管理规定,那么就根据其“违纪”程度量化减少其年度绩效。但如果这名员工在这一年里,在生产经营、维护设备、革新发明等方面作出一定贡献,年度绩效也会相应的量化加分,这一加一减就是“以人为本”的动态化管理,实践证明能发挥很大的激励作用。

在一些细节处,更能看出刘泽铭的管理特色。很多企业都有在员工生日时送蛋糕的温馨之举,而在山东鸿承,不仅员工生日时有蛋糕,员工父母过生日时,企业同样会送上蛋糕,对此刘泽铭表示:“百善孝为先,希望我的员工都孝敬长辈、热爱家庭,家庭和睦的人更能全情投入工作。”在这个极具人情味的企业里,除了为员工庆祝生日的暖心管理,还有为老员工举行退休仪式的创新式感动管理。战乙荣说,“年龄大的员工虽然不多,但从现在到未来,我们都会给退休员工举行退休仪式,以感谢他多年来对企业的贡献!”

对于高端人才,刘泽铭的管理方式是用人不疑、充分给与机会。比如提拔从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企业至今的战乙荣为总经理,“无论是被外派国外的一年多,还是在香港忙上市,他都非常优秀地完成了任务,我很欣赏他,也很感谢他们这些虔心为企业投入、奉献的人。一家好的企业,一定拥有一群优秀人才,企业的未来是他们的。”

就这样,一点一滴的真挚情感和充分信任的广阔空间,让从基层到管理层的“鸿承人”都极具工作能动性,企业凝聚力也与日俱增。而刘泽铭这种大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其背后是善良、豁达、细腻的人情教养与人性厚度。当迈出企业大门,他的这份温厚,就体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对家乡的反哺回馈行动里。

扶贫、助学,疫情等国家、政府有难关的时候,刘泽铭都会带领鸿承站出来,担当社会责任 王颖卿摄

当事业走上正轨,开始有余力后,刘泽铭第一想到的就是回报家乡。他每年拿出100万元,设立扶贫帮困、扶持养老专项基金,一方面用于家庭贫困而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一方面给贫困村策划帮扶项目提供致富资金。他先后为莱州市西由、平里店、城港路等敬老院捐款,还为莱州市金城镇原家村十三队捐款,帮助他们修路、供水,尽快脱贫致富。为帮助各市级贫困村修致富路,刘泽铭先后捐赠水泥共2300吨,价值100多万元。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街西头村党支部村委会赠送给他的锦旗上书:“致富不忘乡亲,善举回报乡梓”。

他还在企业内部设立了年50万元的鸿承爱心基金,每年帮助10名贫困学生完成中等教育阶段的学业,如果考入大学,他还会继续资助至大学毕业;他先后为莱州市平里店中心小学、城港路中心小学、金城吕世祥小学、郭家店中心小学捐款助学;他每年从贫困村招聘有志向的大学生到公司锻炼,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

2016年,他带领山东省农工党企业家赴山东省费县、云南德宏州精准扶贫,捐款捐物共计100多万元,在农工党中央对口云南省脱贫攻坚工作中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烟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通报表扬为“最美爱心人”。

近年来,刘泽铭个人及山东鸿承为社会累计捐款1000多万元,以实际行动精准扶贫、扶持就业、捐资助学,履行社会责任、真心回报社会,得到了各级领导肯定和社会一致好评,多次荣获“优秀企业家”“捐资助学先进个人”等称号。

 

“取之于大地,回赠与大地”是刘泽铭的创业初心,也是毕生事业追求  王颖卿 摄

山东鸿承集团

集团现有员工600余人,是一家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发展循环经济,集黄金危废综合利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建材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地产开发等产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致力于黄金固废高值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多元化发展的模式,至今已发展成为黄金危废循环经济的领航者,在生产规模、处置能力、经验技术、市场占有率等均处于全国主导地位。

集团旗下拥有莱州市鸿铖矿业环保开发有限公司、山东金嘉环保有限公司、烟台中鸿水泥有限公司、山东鸿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鸿承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主要以黄金冶炼、新型建筑材料和环境保护为研究方向,以黄金企业生产产生的氰化尾渣和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物为主要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其中氰化尾渣综合利用为莱州市政府重点扶持项目,曾列入山东省“十三五”规划。

集团主要生产硫铁精矿粉、普通硅酸盐水泥等产品,注重技术创新,与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山科生态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建立了“粉煤灰研究联合实验室”“危废处置与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联合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在氰化尾渣综合利用工艺上取得突破,将氰化尾渣中40%的有效成份,富集到90%以上,远远高于国家硫精矿一等品标准,产品占据全国硫精矿市场30%的份额。

 

朴实、务实的刘泽铭,誓做黄金危废终结者  王颖卿摄

【 坦诚铿锵的结语 】

《中华英才》记者对刘泽铭的采访正值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他说自己最关注的两会议题依旧是环保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他坦言:“当前发展环保循环经济仍存在不足,比如对发展环保循环经济的意义认识不够,发展环保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持体系不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咨询服务跟不上时代要求等。对此我想建议,一是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意识;二是进一步完善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加大激励政策(土地使用、税费等);四是增加环保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投入;五是充分发挥企业的科研和利用主体作用。”

同时,对于老本行的固废综合利用问题,他也提出如下看法:“问题一是处置能力跟不上。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全部金属矿山的尾矿堆存量已超过60亿吨,且以每年约3亿吨的速度增加,但目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达到30%,国外达到50%左右;二是企业参与度不高。企业不能准确地预判盈利点,经济效益难以保障。再加上现有税收和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扶持有限,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发展热情;三是高值化利用不强。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偏低,导致盈利不足,同时技术创新力也不强;四是多元化发展不够。入选矿石品位的降低,增大了处置成本,综合利用产业又与上下游相关产业脱节,显然与地区工业发展不相匹配。”

在采访的最后,刘泽铭对固废综合利用问题建议道:“从制度层面看,当前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法律和制度需要完善体系、准确化定位、顺畅型关系,需要彻底解决权限交叉的问题;从政策落实看,应避免粗放式的指导,‘一刀切式’的宽泛执行,更需要精细、精准的扶持;从我们企业本身看,也需要克服守旧思想,紧贴产业前沿发展,在工艺、设备上大胆革新;从政府方面看,建议加强固废综合利用的正确导向,优化营商环境,在管理上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预测和管控能力,让企业放心创业发展。”

(2023年第06期)

【责编 李鹏】

全球聚焦,生态共荣!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6-19

中船集团:印发监督执纪执法风险负面清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4-06-04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