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记忆 > 正文

粟裕:乐将宏愿付青山

《中华英才》半月刊 作者:本刊记者/邓丽君 王爽 2022-08-15 16:43

“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打仗的,名字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

这是上世纪60年代,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到访中国时,称赞毛泽东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淮海战役不可思议,而毛泽东却与他谈起粟裕,并给予粟裕的至高评价。

粟裕大将

能打仗是粟裕最显赫的标签,高邮战役,他创造了抗日战争期间我军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最高的纪录;苏中战役,他以“七战七捷”的惊人战绩,歼灭超越自身兵力1.76倍的敌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孟良崮战役,他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全歼国民党王牌师,一举震慑敌胆;淮海战役,他以60万大胜80万,敲响蒋家王朝的丧钟……

可以说,粟裕的军事天赋非同寻常,刘伯承赞扬粟裕“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陈毅评价“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中央军委在纪念粟裕百年诞辰时更是写下如此评价:“以精湛的军事指挥艺术,创造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战争奇迹。”这也是对其传奇军旅生涯的高度凝练。

1949年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毛泽东第一个上前铲土,他回身拉上朱德,又越过许多党政领导,拉上粟裕,还有贺龙,一起为纪念碑铲土、培土,足见粟裕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

尽管战功赫赫,但粟裕从不居功自傲,他总把功劳归于党,归于人民,不去计较个人利益得失。

中央在讨论粟裕军衔问题时,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

殊不知,粟裕最后还是推辞了元帅衔,这让毛泽东非常感慨,“难得粟裕! 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么!”周恩来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最后,中央决定,授予粟裕大将军衔,而且是第一大将。

粟裕:沙场百战谈笑过

粟裕为人正派,光明磊落,一生几无私敌,从没有为个人利益整过人、害过人。有后人赞粟裕:“只争工作,不争职务;只争重担,不争荣誉。”

粟裕一生六次严重负伤,两臂中弹,导致左臂残疾;头部中弹,导致终身不愈的头疼,脑中三块弹片直到去世后才被发现,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度过的。

1984年2月5日,粟裕病逝,享年77岁。临终前,他留下遗愿:“在我的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个省市的土地上,和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半世生涯戎马间, 一生系得几危安。沙场百战谈笑过,际遇数番历辛艰。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粟裕的这首诗,是其一生的缩影,也是其坦荡乐观的博大胸怀的充分体现!

青年战术家

1907年8月10日,粟裕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一个侗族家庭,他也是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中唯一一位少数民族军事家。

少年时期,粟裕便痛恨军阀残害百姓,一心想拿起枪杆子打倒军阀。后来,在湖南省立常德第二师范学院读书期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与学生运动。

仓愧吾先生曾回忆:“在那一批学生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粟裕,他的思想很进步很活跃,对全国各地的学生运动非常感兴趣,时常惋惜自己没有亲身参与其中,为国家出力。”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常德军警发动“敬日事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粟裕被通缉,不得不连夜乘火车逃到长沙,后转至武汉。在全国一片白色恐怖、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他毅然加入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教导队,自此投笔从戎。

不久后,他便迎来自己军旅生涯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南昌起义。当时参与南昌起义的将星,有的是功勋赫赫的名将,有的是黄埔军校的中坚力量,只是警卫队班长的粟裕并不耀眼。

粟裕在《战争回忆录》中曾写:“我欣喜自己扛起枪,当了革命战士。教导队军事训练十分严格,但只能算是养成教育。在我以后的战斗生涯中,也没有机会进学校专门学习革命战争理论,我的学习道路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从1927年5月底受训至7月底开赴南昌准备起义,粟裕在叶挺倾注心血的教导队里学到了掌兵之要:指挥员必须要在官兵中树立起信仰;带兵必须带成“铁腿、马眼、神仙肚”;从事军事斗争不能怕死怕苦。可以说,他的军事启蒙教育就是在北伐军第24师教导队完成的。此间的6月,粟裕入党。 

南昌起义失败后,很多人对革命产生动摇,可粟裕的坚定令人泪目。

1927年10月17日,在福建武平战役中,粟裕掩护大部队撤退时,一颗子弹打穿他的头部颞骨,当场昏死过去。部队撤离,却将他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醒来后,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部队。凭借顽强的毅力,他一步步爬向部队离开的方向,由于不慎踏空,掉进水田,后被路过战友发现,才得以捡回一条性命。在粟裕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者最坚定的信仰。

虽没有机会进学校专门学习,但粟裕的老师却都是大名鼎鼎的军事家,他曾讲,“聊以自慰的是,我在毛泽东、朱德同志领导下学会了带兵打仗。”粟裕几乎亲历了整个井冈山的斗争时期,这里也是其人生第二个重要的转折点。

粟裕与毛泽东第一次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是1929年6月毛泽东在红四军“七大”上落选,黯然离开前委书记岗位,到福建漳州永定的天子洞养病。当时还是红四军一名连长的粟裕,奉命带队保卫毛泽东,他的尽职尽责,让落难中的毛泽东始终感念。所以,有人讲,这是后来毛泽东信任粟裕,不断委以重任的基础。

毛主席用兵讲究一个“奇”字,往往是在巧妙周旋中抓住敌人弱点一击致命,在毛泽东的直接指挥下,粟裕学到了诱敌深入、运动战及歼灭战等战略战术,比如,对于一打就垮的部队,采取穷追;对于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则运用迂回包围等。 

1928年6月井冈山第四次反“进剿”作战中,作为红28团的连长,粟裕率部攻占已被敌军占领的老七溪岭,他抓住有利战机,只带3名战士便冲进敌阵,俘虏了上百名敌人,这种场面在红军时期相当少见,他的机智勇敢和精彩指挥,在红军中迅速传开,朱德知道后,称赞粟裕是“青年战术家”!

1930年10月中央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年仅23岁的粟裕担任红军第64师师长,率部先打张辉瓒,再打谭道源,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最终,全歼国民党第9路军第18师中将师长、围剿红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是毛泽东为这一历史性胜利和粟裕率领的64师的辉煌战绩专门所赋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粟裕虽不是军事科班生,却非常善于学习和反思。在井冈山每打一仗,他都要在战后想一想这仗胜利或失败的缘由,第一次反“围剿”,他便如此总结不足之处:“两仗相比,打张辉瓒迂回得好,四方面重重叠叠,他跑不掉;打谭道源则因没有迂回好,仅歼敌一半,未能达到全歼。这说明要打歼灭战,在兵力运用上,必须把包围、迂回结合起来,没有迂回打不好歼灭战。”

他的这个经验,后来发展成为他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战法。粟裕就是这样不断在实战中总结战略、战法,增长军事才干的。他始终认为自己跟随毛泽东、朱德学习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的体会,是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寻找克敌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争内在规律,这让他受益终身。

粟裕率领800人孤旅天涯的经历,堪称其人生第三个重要转折点,这也淋漓展现了其独当一面的统帅能力。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中央苏区首先派出红七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这支队伍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分散蒋介石的兵力部署,并以此掩护主力红军撤退,粟裕担任了这次队伍的参谋长。

抗日先遣队到达闽浙赣地区后,首先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军汇合,此时蒋介石调集重兵,封锁闽浙赣苏区,企图围歼抗日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一带,双方激战7个昼夜,饥寒交迫中,抗日先遣队遭遇灭顶之灾,只有粟裕带领的先头部队突出封锁线。他率800人突围后,隐入浙南山区,随即与中央失去联系,此后浙江省委几次派人寻找皆无音讯,于是报告中央,粟裕已经牺牲。在1937年陕北召开的代表会议上,粟裕还曾上过烈士的名单。

那是粟裕最艰难的一段时光,衣食无着,重兵围剿,没有根据地,没有兵源,没有任何战略任务,一切不得不从零开始。

但没有命令的制约,反而让粟裕如蛟龙入海,他借鉴井冈山的扎根乡村、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经验,把队伍从五百多人壮大到数千人;他还率部打巧仗,在敌人心脏地带灵活机动,硬是在国民党的心腹地区开辟出浙西南根据地。

3年艰苦卓绝的浙南游击战争,让粟裕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其军事才华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卓越军事家

后来,毛泽东得知粟裕还活着的消息后喜不自胜。

特别是1943年,粟裕率领数千人在苏北车桥歼敌逾千人,其中毙伤日军460多人。一位著名军事评论员直言,“打败伪军不稀奇,能一口气吃掉四五百日军,已接近‘平型关大捷’的档次了”,所以,后来捷报传到延安,毛泽东说了一句极有预言性的话:“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事实证明,毛泽东没有看错粟裕,这一“预言”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成为现实。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以新四军主力留在华中地区的部队为主干,组建了华中军区和下属的“华中野战军”,野战军由粟裕担任司令员,下辖四个野战纵队47000余人,这是粟裕第一次率领大规模的野战部队,也是其正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开始。

上世纪70年代,粟裕夫妇和儿女们

解放战争是粟裕一生军旅生涯最耀眼的时刻,他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思想都在解放战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犯,毛泽东布置了南线和北线作战,力主南线我军外线出击的战略,并电令粟裕率华中野战军主力兵出淮南。但粟裕认为,应该内线作战,在苏中先打一仗更为有利,毕竟他在苏中活动了八年,情况非常熟悉,群众条件很好,苏中人口多,也很富有,但若到淮南作战,根据手上的兵力将是困难重重。

外线出击的指令是毛泽东亲自提出,五大书记一致同意,战区主要指挥员一致拥护的,如此情况下,粟裕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胆识可见一斑,他先后两次回电中央直陈意见,后苏中战役开始后,又先后3次向中央发电建议调淮南的五旅至苏中参战,其中第三封电报以“斗胆直陈、尚祈明示”结尾,包括后面毛泽东做出的渡江战役,他同样“斗胆直陈”,力主暂不渡江。

他的缜密研判,他的胆识勇气,最终说服了毛泽东,所以才有了后来苏中战役的“七战七捷”,才解决了“如何整体劣势条件下,创造局部优势,各个歼灭敌人”的重大课题,才有了豫东战役一次歼敌9.4万人的空前战绩,且一战定鼎中原。

在粟裕看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照抄照转上面的命令,非打败仗不可,高级指挥员不仅是熟练于在战役方面进行指挥,且应懂得敌情、我情、民情的战略问题。

此后,毛泽东每临大战,屡屡电示粟裕:“独立处置,不要请示”“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粟裕在这种超乎寻常的信任之下,在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中,继续横扫千军,连战连捷。

毛泽东有个规矩,党内同志上门,不论地位高低,资历大小,从不出门迎“客”,可1948年5月,西柏坡城南庄,毛泽东竟大步走出门外,与粟裕长时间握手。

淮海战役,粟裕一战封神,总共歼敌55.5万人,粟裕直接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就歼敌44万人,所以毛泽东讲:“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在毛泽东的心里,22年的征战生涯,经历的大仗繁多,却只有淮海战役可与二战时期的国外大战役相媲美。

可少有人知的是,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粟裕日夜守候在指挥所,注视着战场情况的变化,设想着临机处置的方案,曾经连续七天七夜没有睡觉,头疼得受不了时,就让警卫员反复摁头,或用凉水冲头,或者用看地图来分散疼痛,带病指挥作战,他超常的坚强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令人极为钦佩。

1958年,粟裕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但他始终不埋怨,不消沉,竭尽全力为党工作,古稀之年,他身体已极为不好,却依然在致力于国防事业的恢复和建设,在系统研究现代条件下的卫国建军方略,在撰写回忆录为后来者总结战争指挥经验……他的骨子里坚定地刻着军人的“职业精神”,即使生命垂危,需要依靠别人帮助穿衣服时,他还要按军人要求,把衬衣整整齐齐地扎进裤腰。

历经数不尽的逆境和绝境,但粟裕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正如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陈丕显所讲:“历史是无情的,又是多情的,她会很快地忘却一些人,也会永远记着一些人,粟裕同志是被历史记着、并且用金字刻在史册上的人。”

(2022.08.01 2022年第15期)

【责编 李鹏】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