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恺:恺当以诚 民得以悦 席则无虚

2022-10-28 13:49 作者:王玉君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恺悌君子,神所劳矣——《左传》。《道德经》又云,“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能量高的人,践行天道,安住当下,自带光环,自照照人。即遵道而行,就可以通行于天下。也正如,一颗正善正念正心,足以让你无惧于世俗。这样的人,身上自带光芒,宛如太阳,自照照人。


席恺

国庆节前夕,记者有幸采访了央视著名主持人、导演、节目制作人席恺先生。刚过而立之年的席恺一直用创新、专注、求真的匠人精神,在传媒行业默默耕耘,努力践行着新时代资深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

从名师 学真艺  做一路阳光的“女院男生”

席恺出生于1992年,名字是母亲起的,本名中的“恺”字,寓意“快乐”,母亲希望他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不求大富大贵,只愿平安喜乐!

人如其名,如母所愿。席恺面容俊朗、阳光快乐,给人留下玉树临风、器宇不凡的印象。进入中央电视台后,他更是走到哪里就把阳光快乐带到哪里,身上有种与生俱来的乐观和亲和力。正是这样面带春风,内心温暖、朴实稳重的性格成就了他的主持风格。

想要报道好人民的故事,记录者就是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既带着人间烟火,又带着时代使命。

席恺,生长于内蒙古大草原。积极善良的品格,来源于父母影响。入学前,席恺的母亲开始教授他一些基础的知识,发现幼小的他很快就能掌握,记忆力很好,非常灵。

少年强也有少年狂,聪颖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思维活跃、喜欢挑战,这些特质积累起来就叫顽皮。席恺初中就读于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因为太过“活跃”,座位被班主任安排到了最后一排,经常坐“雅座”的席恺倒也适应。可细心的数学老师李丽发现,这孩子虽然很少集中精力听课,坐到最后一排后更是放飞了自我,但考试成绩都还不差。从那以后,每次数学课,李丽老师都会让席恺搬起桌子到第一排听课,并鼓励他将来考一个单科状元。良师的爱和鼓励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人生之光,受益一生。

高考前,家人期待席恺可以报考军校,做一名军医。而人生就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旅行,父母也没有想到,席恺选择了播音主持专业。对于席恺来说,主持人这个既新鲜又有使命感和挑战性的职业,很适合他充满好奇心、想象力的性格。随后席恺参加了艺术类考核,并且一举通过了全国高考,被中华女子学院播音主持专业顺利录取。

中华女子学院,顾名思义,该所学校以招录女生为主,全校近七千名学生中男生只有六七十人,席恺有幸成为了其中之一。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处在女院众多女生“包围”之中的席恺,虽然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他在大学期间并没有谈一场恋爱。谈到去女院求学,席恺说他是冲着该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名师薛飞去的:“薛老师曾是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是非常著名的大众偶像,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极高,在我们专业,学生们都以他为荣,是男神一样的存在,我们总说‘薛门无悔’。”

饮水思源,师恩难忘。回想在女院的那些年,席恺特别感谢几位老师的悉心栽培。李之光老师主讲外国歌剧舞剧赏析和声乐,在发声和主持艺术上,给了席恺不少指导。田笑老师,在精神上也给了席恺很多鼓励,她觉得席恺形象端正,性格沉稳,业务扎实,将来适合做播音工作。毕业前夕,张大诺老师也给了席恺很多实战性的指导。

名师指路,还需自身耕耘。大学期间,坚持练声的席恺,得到了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张洁老师的肯定。女院图书馆也会经常出现他的身影,书籍、电影都可以让他慢下来、走进去,去享受、去思考。不争不抢的他,凭借自身专业实力得到了各类活动主持的机会,稳定的基本功为他日后进入央视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幸运垂青,福缘来临。在席恺即将毕业时,师姐董丽霞告诉他央视有档栏目需要主持人。听完消息,席恺立即查询了大量此栏目相关资料和同类型节目,一期一期的观看总结优弊,用一周时间精心准备了一段自我介绍和对栏目制作、主持风格、内容专业性等思路建议的视频,随后,栏目负责人直接联系席恺面试。虽然紧张但准备充分的他顺利通过了面试,开启了央视节目录制的工作。

成为央视杰出主持人、制作人

2014年,席恺随央视栏目摄制组开始到全国各地采访录制。第一次出镜是在一个横跨三省的大桥上,前一天夜里席恺想到第二天是第一次录制,很想有一个正常的发挥,就在房间里反复练习着主持时要用的手势动作。初次面对镜头,席恺坦言,当时很紧张,脸发烫。但经过同事们的悉心教导,他很快适应了工作需要,主持的节目受到了栏目相关负责人,尤其是审片专家的认可肯定,认为他主持的节目“很真实,接地气,好看”。这次成功经历为他日后深耕传媒领域,树立了坚定的信心。

就这样席恺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央视工作。后来他针对自己的不足,又平衡好工作时间,来到了中国传媒界的最高学府——中国传媒大学进修深造。

“让节目吸引人心有一个秘诀,就是传播正能量、传递真价值,让观众有所得;做好节目有一个秘诀,就是让受众感受到你的诚意,让节目更厚重。”席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谈到“出镜记者”的作用,席恺说,记者是探索者、挖掘者、引领者,一个栏目有了出镜记者的加入,会更容易让观众了解到一些画面中看不到的、感受不到的内容,搭起录制现场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使整个节目的现场感和真实感更强,也可以增强整个片子的鲜活感。

社教类栏目,对出镜记者的要求很高,需要做到问题深入浅出,用简单的语言解答专业的问题。“以央视科教频道《时尚科技秀》栏目为例,出镜记者以体验官的身份,通过讲解和演示,以短、频、快的方式,生动、有趣、新奇的画面语言,展现科技功能、科学原理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受。在每集十分钟的时间里,带领观众了解三个科技点,推广中国科技前沿概念和产品,展现科技的魅力。”席恺告诉记者。虽然都是去体验,但不同类型的节目,难度层级也不同。记者可以是学习者、体验者、游览者,但前提,一定是自己先吃透、搞懂、拿下。

对于旅游、美食、农业类节目,除了对名胜古迹、人文历史、民俗风情、非遗传承、地域美食、地标产品要知晓以外,出镜记者还需要游览式体验式的去表达情绪,不仅口头表达要亲切阳光有带入感,在亲身体验上也要与现场实际结合,综合表现传播出来。

在央视从事多年主持人工作后,席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晕镜头的被采访者,席恺自有一套秘籍。

首先是“带入感”采访。采访前要做足功课,采访时回忆其记忆深刻的小事,让其不自觉的进入采访的情境。细节越细越好,让采访对象回忆当时的情景,这样就会很容易得到有价值的采访。

还有一种“迂回法”采访。很多时候,面对镜头和记者,被采访对象很容易紧张,这时可稍作迂回,然后逐步将谈话引上正题。“如果我遇到采访对象很紧张的话,我会告诉他,我们现在没有开拍,然后先拉家常,逐步把他引入到节目主题需要的内容上,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采访。”

制作节目“三诚”取胜:挚诚 精诚 热诚

从主持人走到制作人,席恺有了更多的思考:“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立场,会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思考角度也会产生变化。站在主持人的角度,更多的压力来自于镜头前表达体现的好坏,而当承担起整个节目的策划、制作、统筹时,需要的是全方位的质控、规划、部署。匠心节目离不开匠人精神,好栏目需要从细节上下功夫。策划创作、现场把控、镜头表达、创意包装等等都是制作人考虑的内容。不同的栏目对导演和制作人的要求也不一样。挚诚的叙事语言,精益求精的细节打磨,热诚的表现形式是做出好节目的核心要素。”

席恺在2014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后,迄今已经策划主持了中央电视台多档栏目,主持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CCTV-7)《农广天地》特别节目《农田餐桌》《田园乡村》等。2016年策划CCTV大型人文纪实性专题栏目《记忆中国》并担任主持人、出品人、制作人。2019年主持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CCTV-17)《田间示范秀》栏目,担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创办的首档美食文化探索类全媒体节目《味道》导演、担任央视大型户外综艺栏目《乡约》导演。2020年起至今,席恺主持中央电视台首档聚焦时尚新科技的融媒体栏目《时尚科技秀》,策划制作央视科教频道全新栏目《创新进行时》。2022年主持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CCTV-17)《我的美丽乡村》栏目。

近年来,席恺参加了北京市委党校党的十九大主题宣讲系列活动、纪念五四青年节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活动,并担任活动总导演、制作人,同时担任首都宣讲大会点评专家、传媒顾问,多角度演讲设计黄金讲师,中青少研学专家组成员,相关电影总策划。主持健康医疗、创新科技、食品安全、美丽乡村类专题节目,策划、主持多场大型晚会、新闻发布会和政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布会及开闭幕式。

席恺打趣说:“我主持着台里两档相对极端的栏目,《时尚科技秀》要求年轻、动感、有朝气,《田间示范秀》需要朴实、沉稳、接地气。”科技与农业看似不相干的两个门类,实则交集众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用于各个方面,农业生产在创新科技的加持下,将更加智能、高效。席恺也在不同类型节目中转换自如,毫无违和。

“真正的幽默是让人在笑之前感受到你的真诚(有共鸣),在笑之后仍然能在余音中应用你的真诚(有价值),去共鸣和创造。”通过荧屏,观众感受到的是席恺在节目中对全场轻松的驾驭掌控,看似云淡风轻,偶尔来点幽默,在沉稳大气的主持风格中向受众传播信息。无论是专题节目,还是大型晚会,席恺总能出彩地完成录制:“我追求的主持风格确实是轻松、幽默、大气,但想更好地呈现就需要长期积累和学习。在摸索主持状态的过程中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向公众传播信息务必客观、准确。”

席恺带着栏目走过万里路,栏目也带着他认识过万千人。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是认识故事里的中国。而这认知的高低深浅便是这用心的功力。

“我也很感谢平台,如果没有和央视产生链接,就很难有机会走进各个行业,深入各个领域,去探索、挖掘。作为媒体人,我觉得一定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换位思考的能力,忘记小我,成全他人。传播人民所需、群众呼声、中国故事、国家精神。”席恺说。

工作之外,席恺积极参加策划各种公益活动。2022年第七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席恺受邀成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美好学校项目公益传播官。2021年9月5日是第六个“中华慈善日”,席恺受中国扶贫基金会邀请,成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美好学校·阿福童财商课项目爱心大使。他在支持“阿福童悦读美好计划”的同时也开设了“一起捐”基金项目,号召更多人来关注并支持乡村儿童阅读公益活动!早在2018年,席恺就曾在北京参与发起“让书香传递 让爱心飞扬”为新疆和田地区儿童捐书的专题募捐活动。

见德思齐,业余时间席恺喜欢读书。近期读的两本书让他获益良多,《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著)、《我和我的新疆朋友》(陈锐军著)。他说两本书读中读后都让他百感交集,阅读时让他数次落泪,又喜笑颜开,给了他很多积极的力量。

席恺说,“好书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遇到好书不止想分享给身边亲近,也想和素昧平生的人产生链接。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总需要有人俯下身子去干,也需要标杆和旗帜的引领!像行甲大哥说的‘我的山水很美,但是我孤独地美着,外面人不知道。我的东西很好,但是我就很寂寞地好着,外面不知道。’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好的产品、好的产业、好的思路、好的故事借助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的大好政策,好好宣传推广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知道、用到、感受到。”

恺当以诚、民得以悦、席则无虚。用真知、真见、真学讲好中国故事;以真心、真情、真意传播中国声音;做人民满意、无愧于心的媒体人。

(2022年第19-20期)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