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机器人、人机接口等新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大健康领域作为这些新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这些新技术背后隐藏的伦理风险和法律挑战,如同暗流涌动,时刻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和法律底线。在此背景下,法律人如何为科技的发展划定边界?如何在创新与风险之间找到平衡?这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建文。作为一位在大健康领域深耕多年、见证并参与了无数变革的资深法律专家,王建文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宝贵的建议。
从法律新兵到行业翘楚:王建文的成长之路
王建文的职业生涯始于对法律的热爱与执着。1993年,他从新闻媒体转行进入法律行业,加入了一家由国家法官学院、司法部律师工作局等联合创办的法律服务公司,负责全国法官和律师的培训工作。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法律知识,更让他对法律的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1996年,随着公司改制,王建文正式成为一名执业律师,开启了他的律师职业生涯。
聘书
在法律的道路上,王建文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迅速崭露头角。他不仅在处理复杂法律事务时展现出突出的智慧和能力,更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涉及了土地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政府与公共事务、文旅体育与健康养老等多个法律专业领域。他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使他在众多法律从业者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同行和客户的高度赞誉。
在王建文的办公室内,一面书柜格外引人注目,里面整齐陈列着他多年来荣获的各类奖杯和证书。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他多年深耕法律领域、坚守职业操守的生动见证。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承载着他为法律事业付出的无数心血与努力,彰显着他在法律道路上的杰出成就和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2004年,他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律师”和“北京市律师协会2004年度专业委员会优秀委员”,成为当时北京万名注册律师中同时获得这两项荣誉的十位律师之一。此后,他更是多次获得行业内的高度认可,2009年成功当选“影响中国·第九届中国时代十大杰出人物”;2013年连续两年在世界顶级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Chambers&Partners)亚洲法律大奖(中国)排名榜上榜(房地产领域);2023—2024年连续荣获LEGALBAND“政府与公共事务”中国律师特别推荐榜15强,位列“中国顶级律师排行榜”中“政府与公共事务”第一梯队。他还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筹备及举办期间,为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备战办、加拿大奥委会、加拿大残奥委会担任法律顾问。
王建文不仅在法律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担任多项重要职务。他是第九届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北京信用协会监事长、北京市评标专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以及清华同衡养老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长期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授课培训。他的专业领域涵盖了文旅体康养产业、政府法律与公共事务、房地产与建设工程、企业投资与并购等多个方面,尤其在大健康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广泛的影响。
深耕大健康领域:王建文的擅长领域与实践
组织为中国驻法兰克福领 事馆捐赠抗疫物资
王建文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为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委员会以及一系列医疗医药企业提供法律服务。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他作为北京市抗非典律师团核心成员,为政府部门及诸多机构企业提供法律政策解读与法律咨询,积累了宝贵的公共卫生法律经验。此后,他逐步将业务重心聚焦于医疗、医药和康养板块,为众多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及医药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又积极组织所内同仁为社会捐款捐物,提供法律咨询、解决处理疫情防控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
在医疗领域,王建文先后担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重要政府部门常年的法律顾问,深度参与多部法律法规的起草与修订工作。他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知名机构提供法律服务,涵盖研发等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成果转让、医疗教学纠纷处理、知识产权保护、医疗技术合同审核等多个关键领域。例如,他曾代理北京协和医学院诸多纠纷案件,提供了大量非诉法律服务。
在医药领域,王建文为多家药企提供专业法律支持,他代理多起医药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涉及药品注册审批、专利申请、技术转让等关键环节,为医药企业的创新发展筑牢法律防线。例如,多年前他曾代理了某研究所与上市公司通化金马药业的“参莲胶囊”新药技术转让合同纠纷案,案件曾一直打到最高人民法院,惊动了诸多主管部门,在王建文的积极努力和谈判下,纠纷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
在康养领域,王建文成果斐然。他曾为国投集团、远洋集团、新华保险、乐成集团、山西省康养集团等多家集团企业投资的、遍布全国的康养企业担任法律顾问,为全国多个康养项目提供从前期法律论证、项目投融资建设到运营管理、医养结合等全程法律服务。他还参与多个养老机构的并购项目,涵盖尽职调查、交易架构设计、股权收购等复杂环节,为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例如,他曾为国投集团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多个培训疗养改革等康养产业项目提供了全程法律服务。
在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同时,王建文还积极参与康养产业的科研、学术与推广活动,例如作为专家参加“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的评审;作为副主编,撰写并组织出版《健康中国幸福养老——养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一书;作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老年住区委员会专家委员、《老年住区系列丛书》编委会委员,参与撰写出版《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住区建设的模式和相关标准》一书。
王建文助力清华大学养老研究成果展成功举办
自2010年起,他作为核心发起人,协助清华大学多院系共同筹划并举办“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2013年发起组建清华同衡养老专家委员会;2016年发起成立清华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论坛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成为全国影响和规模最大的养老高端论坛之一。
同时,王建文还曾兼任清华大学旗下清城同衡大健康科技研究院院长,先后带队接受北京市老龄协会的委托,完成“北京市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调研项目”;接受北京市东城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完成了50余个“东城区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及方案设计项目”“北京东城区老龄办养老驿站适老设计前置评估及验收项目”;接受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社区工作办公室委托,完成“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接受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委托,完成“成都市居家和社区养老调研项目报告”;接受成都市温江区生态旅游区管委会委托,先后完成“温江康养产业服务人群画像研究报告项目”“建设温江生态园林两养度假区战略定位报告”“温江康养产业重点发展项目方向与招商策略报告”等。
科技伦理与法律底线:王建文的思考与实践
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为第九 届“中国时代十大杰出人物”王建 文律师颁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这些新技术背后隐藏的伦理风险和法律挑战也愈发凸显,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王建文在多年的法律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科技伦理和法律底线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案例和深入研究,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法律建议和伦理指引。
“科技的发展确实带来了便利,但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伦理考量,这些新技术可能会成为新的风险源。”王建文指出。他以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大家最常见的智能腕表为例,尽管智能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生命体征并将数据传输给护理人员和家属,但如何保证老人的知情权?保证取得数据的隐私安全?康养机构如何在做好老人护理服务的同时,避免因监测设备的数据时效和处理分歧而导致的法律纠纷?科技在为医疗健康助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科技应用中伦理和法律问题,凸显了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必须同步考虑伦理和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在大健康领域,任何技术的应用都必须以保障人的生命健康和尊严为前提。”王建文强调。基于这一理念,他参与了多项涉及科技伦理的法律研究工作,为多家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提供科技伦理审查和法律合规服务。他还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科技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加强科技伦理教育,提高对科技伦理重要性的认识,确保技术的发展能够真正服务于人类的福祉,“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例如在担任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常年法律顾问、并兼任该中心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委员期间,王建文多次参与中心科研课题的伦理审查及残疾人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中心提供网络信息安全培训。
在法律层面,王建文认为,法律必须与时俱进,为科技的发展划定明确的边界。他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例,指出法律不仅要在技术发展的初期介入,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还要在技术应用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他曾参与多起涉及人工智能医疗应用的法律案件,为相关企业提供法律意见,确保技术应用符合法律要求。通过这些实践,王建文不仅展示了他在法律领域的专业素养,也为科技与法律的结合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见解。
未来展望:科技伦理与法律的协同发展
为北大政府法律顾问研修班授课并为学员颁发 结业证书
采访中,王建文向笔者表达了他对大健康领域未来的坚定信心。他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将为医疗、医药和康养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坚信,科技与法律的结合将为人类健康和幸福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同时,科技伦理与法律的协同发展将是未来的重要趋势。科技的发展不应以牺牲人类的基本权利为代价,法律和伦理必须携手,为科技的发展提供清晰的指引。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科技伦理和法律底线,科技一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王建文说。他提到,未来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科技伦理和法律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伦理准则和法律规范。
王建文还积极参与多项社会活动,推动科技伦理和法律的普及。他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和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他在大健康领域的法律实践经验和对科技伦理的思考。他还担任多家学术机构的客座教授和研究员,为培养新一代法律人才贡献力量。
在王建文的法律实践中,有许多生动的案例和故事,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他在大健康领域的专业能力,也深刻反映了科技伦理和法律底线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法律挑战。王建文曾参与多起涉及人工智能医疗应用的项目,为相关企业提供法律意见,他一直与企业沟通强调,在应用科技手段包括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时,一定切忌求新贪大,要量力而行,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采访结束时,王建文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都市景象,眼中充满了坚定。科技革命的时代浪潮汹涌而来,大健康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法律人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他们必须在创新与管控风险之间找到平衡,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保驾护航。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但伦理和法律的底线不容突破。”王建文说,“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5-01-13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5-01-13
人民网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