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潮:以调研之乐书写外交生涯主色调

2020-12-29 10:40
大字号

核心提示: 孙海潮是首位在任期间由中非总统授予两枚国家荣誉勋章的大使,这是中非政府为感谢外国人士而颁发的最高荣誉。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40年的外交工作,孙海潮早已爱上了在别人眼里“苦不堪言”的调研工作,并乐在其中。无论是在担任中国驻中非大使还是担任中国驻法国使馆公使衔参赞期间,还是早先在中国驻摩洛哥和瑞士使馆,以及在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亦或现在担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他都早已习惯了从国际战略长远全局的角度看待分析问题,迅速做出判断解读。

646067
2006年莫斯科列宁墓前留影

孙海潮不仅具有外交官身上特有的谦和儒雅的气质,深入交流后,他的睿智、果敢、风趣更令人印象深刻。孙海潮胸怀国家责任,心系外交使命,在中非艰苦动荡的环境中,洞悉形势变化,敏锐做出判断,及时果敢行动,妥善组织三次撤侨,捍卫了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在战乱中继续推进两国友好关系向前发展,是首位在任期间由中非总统授予两枚国家荣誉勋章的大使,这是中非政府为感谢外国人士而颁发的最高荣誉。

“文艺青年”跨进外交门槛

孙海潮出生于陕西省韩城市一个普通农家。韩城是司马迁故里,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具有重教化和耕读传统。孙海潮从小便十分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在村里读完初小后,10岁便到县重点学校学巷小学(因毗邻文庙而得名)读高小,而且是自己背着铺盖到学校住宿。当时学校没有通电,只能用煤油灯照明,每天晚上看完书,鼻子都被熏得黑黑的;没钱在学校搭灶,只能用热水泡馍就着放了盐的辣椒沫当正餐。在孙海潮的记忆中,大家生活都十分艰苦,少时留下的最深刻回忆就是“饿”。这一代人不是长大的,而是“饿大”的。

646065
1978年陪同邓小平同志会见法国外宾(后排左二)

条件虽然艰苦,孙海潮始终用心学习。然而在特殊的时代,他的求学之路却格外的坎坷。12岁,孙海潮升入初中不久,“文革”导致教学秩序大乱,继而停课,“复课闹革命”时便重回高小。14岁再入初中,也是断断续续才读完。尽管如此,16岁的孙海潮仍以突出成绩进入了当时全省知名的高中——韩城市象山中学,并第一次接触到了英语。

1972年,18岁的孙海潮高中毕业,并不能直接进入大学学习,按照当时的政策,必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位“知识青年”回村后便担任了大队会计和文书。“具体是做各种计算统计、布置开会、写材料、开证明,同时参加劳动。比如修水库的时候计算土方,给大家计算工分,在夏收和秋收时计算产量和上交公粮的数字等等。有一次到深山里伐木,在原始森林里待了一个多月才出来,记得当时衣服的棉花都露出来了,我们就用铁丝捆上。还有就是开大会时写批判稿。”

别看孙海潮年纪轻轻,做各项工作都是一把好手,需要思想水平较高的文章也难不倒他。就这样,两年后,孙海潮因为表现优秀,被村里推荐上大学。在知识考察中有一项,是实地测量高低不平的土地。平整土地水土保持是当时的重要任务。没有先进的设备,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当其他人都在那儿冥思苦想、无计可施时,孙海潮根据高中时所学知识,以及陪同县里测绘人员测量土地时的观察,开动脑筋,用架子和一盆水、简易水平仪、测量尺这样包含着数学原理的土办法,圆满完成任务,得到了表扬。

从小喜爱文学的孙海潮,十岁左右就可以写出比较像样的东西。小学三四年级就得过优秀作文奖。高中期间担任团支部宣传委员,几乎校黑板报上每周都有他的报道文章。他最心仪的专业方向当然是现代文学或古代文学,却因服从分配,与自己喜爱的专业失之交臂。当时外语专业提前招生,不但要通过政治和学习等各方面的考察,另外还要看外语发音。面试时他按要求诵读了一段英语,因为出类拔萃,被西安外国语学院的法语系优先录取。

“20岁开始接触法语,从基本的知识学起。求学机会难得,就算不是很喜欢,也得好好学,我相信只要刻苦,没有干不成的事情。”当时的大学生,不仅要上课,还要进工厂学工、下农村学农、到部队学军,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所剩不多。参加完集体活动,别人休息,他就在那儿背单词。和同学们在陕北农场待了三个月时间,作为班长,他自己用中文编撰教材,请老师翻译成法语,供法语系同学学习。

天道酬勤。1977年,外交部到西安外国语学院挑人,第一个被挑中的就是孙海潮。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消息,他是在公交车上得知的。那时,外交部干部司根据综合成绩、在校表现、档案履历等各种因素到各高校直接选人。一天,孙海潮搭乘到西安市区的公交车,上车后不久,有一个陌生人跟他搭话:“你是孙海潮吧?”“是啊。你们认识我?”“我们是外交部的,看过你的档案,今年把你录到外交部了。” 这个人就是外交部干部司负责招录工作的。只见过孙海潮的照片,却能在公交车上一眼将他认出来,可见在校表现优异的孙海潮,仅凭书面材料,便给招录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同届进入外交部的其他毕业生还要去外交学院继续学习一年,孙海潮被直接安排进入了外交部西欧司(现欧洲司),由于当时年轻人较少,还当上了司里的民兵排长。这位在校时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却坦率地说进入外交部就像看到了一片森林,而自己俨然是一棵小树苗。

646064
在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家中做客(2008年,背景为赵无极印象派画作)

“当时处里和司里讨论国际形势,我就像听天书,大家说的明明都是中国话,但我就是听不懂。还有一次,出席报告会,法国前领导人演讲,我当时特别佩服那个翻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那怎么办?只有好好努力,那时候晚上十点钟之前没回过家。”孙海潮感到自己不仅要在外语上下功夫,更要在外交专业领域里补课。

同时,西欧司还安排孙海潮学习速记。这不仅对专业水平是一种锻炼,速记也非常考验人的中文和翻译水平。“西欧司只安排了我一个人学速记,三个月学会了。有时候要通宵整理记录,如果来了一位重要的外宾,往往是主席见完,总理见,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见,有时光记录就要写40多页,得趁着刚谈完印象深,赶紧整理出来。”虽然辛苦,但这也让年轻的孙海潮有机会接触到国家高层领导人,见识了高水平的翻译是如何工作的。

有一次,邓小平在接见法国前总理希拉克之前了解情况,问大家,“他(希拉克)都谈了什么?”当时在场的人只有孙海潮参加了那次会谈,在领导同意下,年轻的孙海潮毫不怯场,向邓小平直接汇报情况,他因此得到了在场的章文晋副部长的表扬。

1979年,孙海潮被派往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在驻法使馆,我什么都干,迎送、传达、水电、房屋维修、食品采购、起草办公室文书、当翻译、整材料……”正是这些繁琐细碎的工作,磨练了他的耐心与办事能力。之后,孙海潮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外交调研。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别人眼里“苦不堪言”的调研工作,逐渐发展成孙海潮的爱好,并乐在其中。常年调研的孙海潮已经达到一种生活状态:走路的时候,报纸不离手;看电视的时候,手边要准备好纸和笔,随时记录有关数字和观点,自己有什么思想火花也会写下来。

“外交调研,求快、求新、求深、求透。上午发生的,中午就要报,不光要说事,还得有观点、分析、预测和意见建议。”所以需要调研人员知道如何把握事件隐藏的深意,以小见大;同时又要立足大局来分析细节。常年积累下来,孙海潮写的调研材料在速度、质量、数量上不断提高。

646066
2002年陪同何鲁丽副委员长访问法国在埃菲尔铁塔前留影

2003年,孙海潮再次被派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成为负责调研工作的公使衔参赞。“在给年轻人布置调研任务之前,我自己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给别人布置调研题目前,实际上是先给自己布置,要是自己都弄不清楚,怎么能修改别人的东西。”

从一国调研到具有全局性、全球性的战略形势调研,从调研人员到主要负责调研工作的公使衔参赞,孙海潮已达到这样的境界:一看新闻标题或文章摘要,就能产生一个观点;使馆的读报会开七八分钟,就能提炼出三五个问题。

孙海潮勤于积累,在我国的对外交往工作中,善于交往各方朋友,为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奠定了友谊基础。“hotel”一词在英文和法文中众所周知的意思是旅馆,而在法国不仅“旅馆”的用法很普遍,还有一个常见的用法是政府机构。警察局、市政府、省政府,甚至总理府都称“hotel”。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多见的,不深入了解就难免产生误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之大可见一斑。孙海潮在批驳西方舆论对华偏见时,巧妙地运用这个例证作比喻,幽默地说“法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旅游国家,真是到处都是旅馆啊,可这旅馆绝非彼旅馆呀”,引得在场的法国朋友开怀大笑。“有的人连中国都没去过,就评价中国,难道会客观吗?所以我们要互相理解,静下心来了解对方的文化。”他以生动的方式讲解中国故事,不但让外国人听得懂,听得进去,亦能获得支持和赞赏,取得预期效果。

乱局中彰显外交智慧

2011年4月,孙海潮就任中国驻中非共和国大使。中非共和国因地处非洲中心而得名,故有“非洲心脏”之称。它地域广阔,植被丰茂,矿藏丰富。首都班吉在非洲知名度较高,有“俏女郎”之称。中非自1960年独立后始终政治动荡,社会不安,平均10年发生一次军事政变。“俏女郎”早已不见昔日容貌。

646062
2012年会见中非总统博齐泽

由于政局剧烈变化导致社会激烈动荡,使馆先后于2012年12月、2013年3月和2013年12月三次组织撤离侨民和中资机构人员。孙海潮善于摸形势,交朋友,工作扎实,了解情况迅速,因此获得行动先机。难能可贵的是,每次撤侨,由于使馆采取措施及时,发挥各方力量,成功协助中方人员安全撤离,却没有动用国家一分钱财产。

2012年12月,反政府武装联盟“塞雷卡”发动政变,拥有几十年外交工作和从事形势调研经验的孙海潮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中非局势正在酝酿重大变化,于是当即决定:所有在外地的中资机构人员暂时撤回到相对安全的首都班吉地区。重要设备就地妥善封存,并要求当局提供安全保护。

孙海潮通过平日工作中建立的各方关系,每天与有关部长和军方联系,与外交使团和各国组织代表保持接触,争取全面掌握形势。根据交流细节,孙海潮判断,局势将恶化,于是决定报请国内同意撤侨。12月下旬,根据国内指示,使馆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率先组织撤侨。中非没有出海口,陆路只有通向喀麦隆一条公路,已被反政府军切断,空中通道仅有一个班吉国际机场,大部分航空公司已停航,要在短时间撤离数百人,谈何容易。

在形势极端混乱的情况下,孙海潮与使馆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联系航班,为同胞加急办理第三国签证等必要手续,不到一周时间内,稳妥、安全、有序地撤离了370多名中方人员。这次撤侨行动也因为迅速周密,使馆荣立集体三等功。

2013年年后,出于保护设备安全和工期的考虑,部分中资机构人员又陆续返回中非工作。由于中非安全形势仍在恶化,孙海潮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与各方代表密切接触,随时掌握形势变化。

3月22日上午,孙海潮还在炽烈的阳光下出席我国援建医院医疗设备交接仪式,回到使馆已是中午12点半。此时他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过渡政府总理已被非洲维和部队保护赶来,“塞雷卡”军队已向首都班吉进发。孙海潮随即判断,中非政局必将发生重大逆转,再次撤侨已刻不容缓。经过紧急协商,使馆决定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我国侨民的所有信息,使馆早已收集登记,便逐个通知在班吉市的中方人员到使馆暂避。当时有两个中资机构代表团正登机飞往中非,孙海潮立刻通知他们取消行程。

把大家安置下来,使馆领导开会研究形势,经再次请示国内后,准备进行第二次撤侨。政变后多数航空公司已经停飞,孙海潮当夜与中非的两家包机公司联系,两家各只有一架小飞机。3月23日一早,30位同胞在使馆人员陪同下奔赴机场,乘包机离境。剩下37人下午在去往机场途中,遭到手持刀具棍棒的暴徒挡住去路,被迫掉头返回。使馆同时得到消息,“塞雷卡”将于次日清晨向首都发起进攻。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次日凌晨四时,使馆人员带领大家赶往机场,刚到机场,周边便响起密集的枪炮声。17位同胞成功撤离后,我一架17座包机被法军征用,另一架包机因故取消,在机场的20位同胞和使馆工作人员处境危险。孙海潮随即向国内汇报求助,经过艰难交涉,法方最终把包机交还我方。下午3时,最后20人登机时,不少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同胞安全撤离,使馆人员却被困在了机场。凭着与法国驻中非大使平日建立的友好关系,孙海潮马上和法方取得联系,使馆人员最终在法军两辆全副武装的装甲车前后护卫下返回市区。

孙海潮虽已两天两夜没有合眼,连续数日腹泻,此时才稍感心安。“清晨他们刚到机场半个小时,反政府军进城,停水停电。真是特别惊险,若不是巧妙地利用了‘塞雷卡’攻城之前的时间差,晚一会儿就走不了啦,那么多人如果长期滞留使馆,光用水就是一大问题。”

《人民日报》以《战火中铸魂,奉献中逐梦》为题,报道了使馆在孙大使领导下撤侨的情况。

动荡下不改坚守责任

中非政变之后,孙海潮和使馆工作人员始终坚守,继续跟中非各方保持联络,推进两国友好关系和合作向前发展,受到高度评价。

646063
2013年会见中非外交部主要官员

中国使馆前面的烈士大道是进入市区的必经之路,反政府武装进城后,孙海潮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从早至晚,抢劫吼叫夹杂着枪声从未停止,市区的枪击、抢劫案件不断。从使馆办公室向外望去,对面的高级公寓被洗劫的场景,令人揪心。夜晚,枪弹像流星一样在头顶飞过,划出道道光痕。使馆院子里先后捡到数十颗弹头,馆员宿舍的窗玻璃、发电机房顶棚的防护铁板、停放在使馆院子里的中资机构汽车,都曾被流弹击穿。身处战乱环境的外交人员,只有加倍小心提防。

“塞雷卡”政变成功,3天后,孙海潮便与政变当局取得了联系,商谈中资机构财产与华人安全问题。事后证明,由于政变当局及时派兵保护,我在中非的能源合作、水电站、轧花厂、公路建设等合作项目百余台大型设备未受损失。

军事政变已然结束,动荡还在继续。在帮助所有中资机构人员相继撤离后,中国大使馆同志们依然在战乱环境中坚守。水电设施均遭严重损毁,原本三天两头的停水断电变成了每天数次,有时长达数小时。没有电,为保证工作,使馆就用备用发电机限时发电;买不到新鲜蔬菜,就自己动手,在院子里种上黄瓜、冬瓜、生菜、苦瓜、小白菜,成为使馆餐桌上的“蔬菜五宝”;频繁断水,就趁来水的短暂时间用所有容器储水,待浑水稍微清澈再洗菜做饭,洗菜水浇菜地,洗衣水冲马桶。中非是疟疾等热带疾病高发区,使馆同志们患病只能用自备药品治疗,相互帮助鼓励以渡过难关。

不少国家相继撤馆,国际组织大幅减员,中国外交官却留了下来。孙海潮既要掌握情况和观察形势,还要与过渡政权交往,继续推进官方和民间关系发展。中国实施的有关项目对促进中非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作用显著,两国友好深入人心。中非朋友感动地说,中国是真正的朋友,值得信赖。

满怀信心地履行外交职责,孙海潮认为,这与祖国的强大是分不开的,“最根本是我们把自己的事情搞好,也就等于把全世界将近三分之一的事情办好了。中国在世界上有影响,别人就愿意和中国发展关系。我们以国家为依靠,腰杆是硬的。”

在外交生涯中,孙海潮能够掌握全局,未雨绸缪,得益于他长期进行国际战略形势调研之功。除了搞调研、写材料,工作之余,孙海潮笔耕不辍,平均每年发表各类题材的作品约10万字,迄今已正式发表200多万字。出版了《瑞士银行秘密交易》《外交官眼中的法国》《发生在非洲心脏的原生态故事—— 一位大使的亲身经历》等著作,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让中国更多地了解世界。

(2017.05.16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