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万物葱茏。在江苏农垦岗埠农场广袤的田野里,绿油油的水稻随风摇摆,大豆玉米长势喜人,这得益于农业生产一线工作人员的精心管理,更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助力。连日来,各式科技装备在岗埠田间轮番上阵,让田间有“耳目”、云端有“大脑”、地里有“医生”,为秋季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7月14日下午,在王沟生产区李庄队的大豆玉米田间,一台小型无人机在农业中心技术员葛哲源的操作下迅速升空,通过视频画面,大豆玉米长势情况清晰可见。“我们现在是在王沟生产区李庄队4002条田,通过实时传回的数据和图片,可以看到这个田块的大豆玉米长势还是不错的。”葛哲源盯着遥控器屏幕,手指在屏幕上操作,对无人机发出指令。
据了解,本次使用机型是大疆 p4m,该机型搭载了高精度多光谱相机,能够捕捉到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等多个光谱带的图像,从而能够准确识别和评估农田的各种参数,如叶绿素含量、水分状况、病虫害等。“我们根据田间作物生长周期和天气变化情况适时制定巡田日历,通过前期对全场耕地进行测绘,无人机可实现一键巡田并自动返航。拍完照片后,我们进行比对并上传至大疆农业智慧平台,各级相关部门都可以通过平台查看巡田结果。”葛哲源介绍,通过智慧巡田,结合高精度的多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及时掌握田间作物长势长相,指导农业实际生产,实现农田的精细化管理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减少人工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质效。
无人机还广泛应用于施撒化肥、农药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提升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在岗埠生产区一处水稻田里,一台大型无人植保机正按照设定好的航线在田间作业,所过之处白色雾气升腾,格外醒目。“以前没有无人机,水稻苗期施药、肥料施撒只能靠大型植保机或者人工,由于植保机自重和载重过大,容易陷车,损伤稻苗不说,还耽误了农时。用人工打药、施肥,成本大耗时间,且在高温期间,还容易使人中暑,非常麻烦。”岗埠生产区管理李浩回忆道,每年水稻打药、施肥,成本高、风险大、效果差,如今在无人机大面积推广后,这种问题迎刃而解了。
“参加夏管作业的无人植保机全部纳入无人机飞防管理平台,我们可以实时监控无人植保机实时状态、作业品质、作业轨迹、作业面积、作业质量等。通过农业中心制定的统一作业质量标准,规范无人植保机操作,为农作物夏管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农资投入优化、提高农田作业效率。”农水中心副主任姜飞介绍说,如今,无人机成为夏管主力军。下一步,岗埠将持续推进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把新质生产力更好融入农业生产,全力赋能岗埠农业增产丰收。
(供稿单位:江苏省岗埠农场有限公司党委)
【责编 丁鹏】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4-01-05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号2024-01-05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