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两会进行时 > 正文

协调发展 结构更平衡(这些年 总书记两会上与代表委员共商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2-03-04 10:05

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习近平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初春的雄安大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肩负“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使命的雄安新区正在拔节生长。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京津冀聚焦实现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统筹推进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建设相互衔接、互为促进,有序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在区域、城乡间均衡配置。一处处火热的园区,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连绵成壮美又温暖的协调发展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强国战略等深入推进,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东西南北中,共谱“协奏曲”;城市与乡村,携手织“锦绣”。

  代表和委员深情回忆以往两会期间聆听总书记殷殷嘱托的情景,讲述近年来推动协调发展的举措和成效。

  “形成农业农村改革综合效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向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问道:“附子的市场稳不稳定?”耿福能回答:“市场稳定,请总书记放心!”审议结束后,总书记握着耿福能的手说:“中医药大有可为,好好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形成农业农村改革综合效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和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办公室,对当地种植户、脱贫户等开展中药材种植技能培训,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还投资修建特色中药材现代化加工厂,发挥龙头企业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耿福能代表说,截至2021年底,凉山彝族自治州有9个县种植附子、川续断、木香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4105亩,带动1.7万余户、8万多农民稳定增收致富。

  “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备受鼓舞。”四川广元市委书记邹自景代表表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广元市努力探索革命老区城乡协调发展新路径,按照中心城镇带动农村的思路,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城乡互动、产业共融。比如,我们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平台,实现基层就业服务全覆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一平台帮扶全市97万农民外出就业。我们注重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建立农村特困老人集中供养机制,让群众生活更舒心。”邹自景代表说。

  “要重点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

  2017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辽宁老工业基地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要重点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发展的结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回忆起5年前与总书记面对面的场景,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白雪峰代表心潮澎湃。

  白雪峰代表说,5年来,辽阳石化做足提质增效的“加法”,做好降本增效的“减法”,做优转型升级的“乘法”,做精深化改革的“除法”,实现了从连续12年亏损、面临生存危机到大幅减亏、稳步扭亏、持续盈利的重大转变,大步踏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

  “总书记的话让我们心中豁然开朗。立足于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我们要加大创新力度,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贡献力量。”白雪峰代表充满信心。

  “东北振兴,工业铆足劲,咱农业也要加速跑!”回忆起当年的场景,辽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太平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秀艳代表心情激动。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陈秀艳代表走访十里八乡,收集乡亲们的意见建议。“大家都想在休闲游上搞出点名堂。咱采摘园、垂钓园,村前村后多的是;农家饭菜地道,农家人也实在;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这个条件硬不硬?”陈秀艳代表说,5年来,村党总支带领村民依托特色资源,陆续发展起香菇、草莓、茄子大棚种植,全村人均年收入由1万多元增长到2万多元。“如今,培育健康养老、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新增长点,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太平山村要抓住这一机遇,在发展旅游上琢磨出新道道。大伙儿都说,赶上党的好政策,咱东北乡村只要找准路子,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2014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协同推进各领域改革,努力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方面体制机制。”

  “每当想起那一天,总书记的嘱托就在耳畔响起。”广东梅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杏玲代表说。

  “8年来,‘协同推进各领域改革’在各地见真章、有实效,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比如,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短板,提高山区教师津贴水平等,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李杏玲代表说,2021年,广东全省新增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学位42.51万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位41万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85%以上。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和方式,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总书记说:“我们现在推动城镇化建设,千方百计让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在城市稳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进城的随着进城,解决留守问题。”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熊晓冬代表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书记心系人民、情系人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我提出的不少建议都侧重于改善城市外来人口公共服务。”

  近年来,广东作为流动人口大省,在引导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熊晓冬代表介绍:“比如,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道,地处两个区的交界处。广州市相关部门在此搭建交流平台,成立全国首家城中村社区大学和来穗人员融合学堂,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接下来,我们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机制,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熊晓冬代表说。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社会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国走的是一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在坚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锲而不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党委书记邓纯东委员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在召唤,我们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让研究走出象牙塔,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理论问题及现实问题,使研究工作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作出应有的贡献。”邓纯东委员表示。

  “总书记的嘱托,为我们的创作增添动力。”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委员表示,坚持守正创新,推出更多文艺精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田沁鑫委员介绍,作为从延安走来的文艺队伍,中国国家话剧院秉承建院初心,赓续红色血脉,努力为人民创作更多优秀作品,近年来推出了话剧《红色的起点》《直播开国大典》等一大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参与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等创作。

  “迈步新征程,我们将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精品力作反映时代进步、讴歌伟大祖国,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田沁鑫委员说。

  (本报记者曲哲涵、史一棋、王明峰、车  斌、胡婧怡、李晓晴、姜晓丹、马苏薇、常钦)版式设计:汪哲平

【责编 王珍】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3-09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主要谈经济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3-06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