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两会进行时 > 正文

《中华英才》带你“探”两会

系列报道之七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5-03-09 14:30

刘梅林委员:构建老年健康防线 践行医者使命担当

在两会上,记者采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助理、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老年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刘梅林教授。

刘梅林教授从医四十余年,近二十余年深耕老年医学领域,对我国老龄化的现状深感忧虑。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17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比例22%,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刘梅林教授将专业实践转化为政策建言,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提出"银发经济"如何促进老年人健康的建议。

一、政策建言:构建多元协同机制
面对老龄化社会挑战,刘梅林强调:"优质医疗康养服务是银发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她指出,尽管《"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政策相继出台,但需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协同机制。如何将积极应对健康老龄化的国家策略深度融入“十五五”规划,构建全链条、多维度、可持续发展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专业攻坚:心血管防治体系建设
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占我国老年人死因构成比超过40%。作为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老年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刘梅林牵头新成立的专委会将聚焦老年心血管病防控的特殊性,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推动规范化培训和适宜技术推广,促进常见疾病诊治规范化,提升老年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

三、智慧医疗:科技赋能智慧医疗康养

刘梅林相信随着Deepseek等AI医疗的兴起,人工智能在医疗康养领域的应用将进入新的时代。利用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AI辅助诊断技术,建立适老化智能终端和老年人健康数据动态管理平台,精准识别疾病风险与需求,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实现“主动健康管理”。

四、基层调研:了解养老现实困境
2024年1月的广西调研中,一个临时起意的走访让刘梅林更多了解了农村独居老人的困境,尽管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但精神慰藉、医疗可及性等需求仍待完善。破旧的土屋映衬着80岁的独居阿婆慈祥的笑颜,这个画面成为刘梅林脑海里的永恒定格。她下定决心,要多走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调研广大民众的养老情况,为百姓的养老和健康做实事,谋福祉。

进入北京医学院之初,刘梅林就立下誓言:做一名好医生。几十年来,她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关怀,守护着患者的健康。那些重获健康的老人们,对刘梅林充满敬意与信任,这份情感在医患之间的相处中不断沉淀、愈发深厚,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医患情谊,成为她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强大动力。几十年过去,她初心未变。作为政协委员,她多了一个自我要求:为维护老年人健康、促进主动积极健康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奉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政协委员的使命担当。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带你“探”两会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3-10

《中华英才》带你“探”两会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3-10

《中华英才》带你“探”两会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3-09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