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名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院名医 > 正文

万峰:创新是为了更多生命的延续

《中华英才》半月刊 作者:姜丹 2023-03-16 19:45

国际知名心脏外科专家、万峰心血管专家联盟创始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心脏集团、上海国际心脏中心主任(副院长)万峰,凭借多年欧美工作、学习掌握的先进技术及经验,回国创造了若干“中国首例”,填补了我国心血管外科领域的空白,他也因此荣获法国外籍院士称号,跻身国际著名心脏外科专家之列。

同时,万峰对中国医学界更大的贡献,是他为推动中国医疗服务模式创新而进行的探索,作为中国医生集团模式的开拓者,他最早在国内建立“医生集团”,把国外具有独特优越性的医疗模式引进到国内医疗专科领域,让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当前医疗服务存在的实际问题。

如今,万峰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坚守数十年梦想的新阶段,他立足于上海建设上海国际心脏中心,通过培养人才、新技术开展、公益项目、国际交流合作、科普推广等形式,把多年实践与探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薪火相传、服务病患、造福社会。可以说,在致力于服务病患救治以及推动我国心血管外科事业创新发展这条道路上,万峰教授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为这是他实现专业报国与救死扶伤人生价值追求的最佳途径和发力点。

“东方心脏集团与上海国际心脏中心正在凭借上海国际前沿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国际化、研究型、公益性的一流医院,最终更好地服务病人。这跟我做的事情和追求是一致的,而这也是我退休以前还能做的事情。”万峰如是说。


 

万峰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国家外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心脏集团、上海国际心脏中心主任(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发起人、首任代理会长、第二届会长和荣誉会长,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原北京大学心血管外科学系系主任。他是国内多项心脏外科手术的开创者,中国医生集团模式早期的探索者和中国第一家医生创办的心脏专科医院的创立者,被世界著名《华尔街日报》专访誉为“跳动心脏外科的先锋”,并登上著名《远东经济评论》的封面人物——被誉为“心脏外科的先锋与开拓者”。

万峰教授1983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湘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工作5年,1988年赴欧美(法国2年,美国6年)留学和工作。8年后归国服务,1996年回国开展了中国首例微创非体外循环跳动冠脉搭桥手术和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植入术等多个第一,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和中华医学奖等科技进步奖多项,并在全国范围积极推广应用和建立全国性技术合作中心50余家,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和《人物》栏目等国内外媒体多次专访,也是2017和2018年度“中国医生集团十大影响力人物”荣誉称号获得者,作为中国杰出的心脏外科领军人物和国际知名心脏外科专家被载入中国医学发展史册。


冠心病距离我们有多远?

据统计,人的一生中,心脏要不停歇地跳动30亿次。如果你觉得“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还只是个玩笑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据世界心脏联盟预计,2025年前,在全世界范围内,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每3人就有1人将罹患心血管疾病。而那个被称为“生活方式病”的冠心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不幸走入了冠心病的队伍。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冠心病约1100万,且每年新发病例以300万的速度递增,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此外,心血管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其占居民疾病死亡总数40%以上,超过肿瘤及其他疾病居首位,这意味着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俨然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一杀手”,当然冠心病也成为其中重要的“罪魁”。

其实,心脏在我们胸膛里的跳动,甚至在我们尚未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人类早在文明曙光初现时,就已经注意到了心脏整个神奇的器官,尽管相信科学的人们最终证明了它只是一个器官,但它始终是人身体内既脆弱又强大的存在——就像罗布·邓恩在《勇敢的心中》一书中写道:“几千年来,跳动的心脏一直是生命的象征。”

2019年国务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其中就将心脑血管疾病列入防治行动中,目标是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9.7/10万及以下和190.7/10万及以下。那么,如何能挽救更多生命?作为利他主义的职业——医生尤其是心脏外科医生,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手术台上的生命,还有那些更多的、没有机缘走上这个手术台的人们,“这是成为医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的。”

作为国内顶尖的心脏外科专家,万峰被称为中国不停跳搭桥手术的第一人,他的强是有目共睹的,可即便被誉为白色强人,也不等于完美无缺的圣人。翻看他的职业轨迹,“折腾”似乎很符合他爱自由的性格。“虽然中间走了很多弯路,目标和初心不改。”可也不难理解,这二十多年来,他做过大学教授和科主任,组建医生集团,创办专科医院,投资医疗企业,担任私立医院院长,多次进出公立医院,探索自由执业之路,而“建立最好的私立心血管专科医院”始终是他的梦想。虽然落点有些多,但一根隐形的“线”依然能将这些轨迹连起来——成为更好的外科医生,救治更多的病人,正如同他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位好的“开心医生”,同样他也认为医学更深刻的本质其实是教育,“一个好的医生应该也是一位好老师,是传承者更是传播者。”

其实,生与死之间只有一条狭窄地带,而万峰对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创新、医疗模式的探索以及缩短心脏外科医生培养时间的方式,都是对这个问题的深刻思考,“对这个‘命悬一线’哪怕只拓宽一毫米,都是很多人生的希望。”

“力量不是从胜利中得来的。你的斗争会增强你的信念。当你经受艰苦而能坚持不放弃,那就是力量。”或许,万峰就像斯蒂芬·韦斯塔比在《打开一颗心》一书中引用查尔斯·狄更斯《我们共同的朋友》里的那句话:“有一颗永不变硬的心,永不厌烦的脾气,一双手触碰人时永远不会伤害别人。”

原来,医学是有温度的,至少万峰是这样的。

被授予“法兰西国家外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证书颁发典礼

创新是为了更多生命的延续

“心脏外科领域,最富挑战性的工作是什么?——在跳动的心脏上做手术的艺术。”

曾几何时,作为手术刀难以触及的禁区,心脏受损后人们往往只有死路一条。作为唯一一个不停跳动、并且充满了流动血液的器官,心脏与生俱来的跳动成为外科医生眼里无法逾越的障碍,以至于它成为现代外科领域内最晚才被打开的器官。不过,七十多年来,人类挑战这一禁忌的尝试从未停止,一颗颗破碎的心才得以迎来重生的希望。

在经历了B-T分流术、低温体外循环的心脏停跳、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到如今的微创冠状动脉杂交手术,随着时代发展,心脏外科手术愈加成熟,死亡率越来越低的同时术后生存时间也是越来越长。同样,这门年轻的学科还未到最高光时刻所以仍在快速地发展、变化,现代医学方法、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的进步都在慢慢融进心脏外科的发展过程中,当然,作为主观能动性的个体——突出的医生在这期间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万峰便是如此。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我们也能看到中国心脏外科发展历程的些许影子。

出身于三代从医的家庭,“父亲在国民党部队做医生,后来又随军起义加入解放军,解放后又抗美援朝跨过了鸭绿江,回来后转业到新疆克拉玛依矿务局医院,因此我出生在新疆。”从记事起,医院是万峰的游乐场,医疗器械是他的玩具,虽然“文革”期间一家人回湖南老家,但父母凭本事还是自谋到了职业。

幼年时,“某某医生是一把刀”成为万峰对医生最高赞美的认知。终于,在考上湖南医学院毕业后他坚定地选择了阜外医院的心外科,并且逐步成为人们口中的那“一把刀”。留学再回国,他的成长轨迹既有时代印记又极富个人色彩。当然,除了带回国外先进的理念,最突出的贡献还是他的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技术。虽然我国冠脉搭桥起步较国外晚近20年,但冠心病微创治疗开展几乎与全球同步,这就要得益于万峰归国后的大胆创新。

在1996年万峰回国前,我国所有心脏搭桥手术采用的都是心脏停跳的体外循环方法。即医生把心脏停跳,降温身体,把病人的血放到体外循环机里,心脏在完全安静下做手术,病人就像“假死”一样,等手术做完全身血液在外边循环回来,再“死而复生”。听起来很酷,可这种心脏手术的并发症和风险的70%都和体外循环有关系,风险大费用高,所以全国每年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仅1000例左右。

“那么不停跳不可以么?”还是那个遗留几十年的难题,挑战外科医生的除了创新能力外还有手上的“技术”,“在跳动的心脏上做手术就犹如在颠簸的马车上写毛笔字。”即便发达如欧美国家,做心脏不停跳的手术也为数不多,然而对新技术的追求视为天性又极具天赋的万峰做到了。

1996年6月,万峰实施了全国首例非体外跳动心脏搭桥手术(OPCAB),同年10月又实施了全国首例左前外小切口的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MIDCAB),之后1997年在武汉的全国首届微创心外科学术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心外科医生第一次亲眼见到了非体外循环跳动心脏冠脉搭桥术表演,虽然只能透过手术室顶端的玻璃罩,作为主刀的万峰在会上首次提出将心外科微创的概念定义为非体外循环和小切口,这一术式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才刚刚起步,对中国绝大多数的心外科医生来说,只是个传说。不过,从那天起,中国的微创非体外跳动心脏冠脉搭桥术在世界的舞台上也有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通过这一术式挽救病人的数量也逐步在上升,仅仅五年,万峰就做了2000例不停跳的心脏搭桥手术,占当时全国此类手术的三分之一。

“第一次尝试做这个手术,是在体外循环设备护航的前提下用去掉一个齿的叉子做稳定装置,靠助手人工固定,做起来非常困难。直到后来相应的稳定装置获准在中国销售,情况才有了质的改观。但我当时还是决定去做,因为患者将会从这一新术式中获益。”从整个围手术期看,非体外循环跳动心脏冠脉搭桥术是给复杂的外科手术治疗做减法,不仅减少了由体外循环造成的并发症风险,也让手术费用有所降低,更重要的是能让患者快速恢复且术后再通畅率高。随着这一术式在我国各大医院的推广和普及,心脏外科手术数量也呈现快速递增的趋势,这就让更多的心脏病患者可以重获“心”生。

目前,就技术而言,“我国的心脏外科手术水平一点不比国外差。”曾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老搭档如是说,“万峰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

《中华英才》记者采访万峰教授现场

“如果手不痒,就干不好外科。”伴随着激增的手术量还有万峰不停地创新,于是,我们又看到了这些“创举”:中国首例双心室人工心脏辅助装置(Bi-VAD)植入术;中国首例冠脉搭桥+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中国首例局麻清醒微创非体外冠脉搭桥术……为什么他会在创新道路上不停追逐?是为了名利与荣誉吗?不。这一项项瞩目的创新背后最终指向和受益的还是那些饱受心血管疾病折磨的病人。

时间拉回到现在。目前,微创冠状动脉杂交手术诊疗模式正成为国际上最新的心脏诊疗发展方向,所以,即便近60岁马上就要退休的年纪,万峰还是毅然决定加盟上海东方心脏集团和组建上海国际心脏中心,居家从北京搬迁至上海,他的目的依旧很单纯:“这里拥有全国90%以上的三甲医院都没有杂交手术室,能够真正让心内外科一起合作,在这样的平台上我们可以完成任何想做的新技术,给病人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古代中医圣贤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用在万峰身上也是十分契合的。而他也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健康中国、服务国人”的理念与目标。

超前的模式探索

“未来医院只有心脏中心,只有心脏医生,没有内外科之分,一切以治好患者的病为准。”

作为不平凡的学科,心脏外科是人工循环、麻醉、监护、输血等技术高度发达之后的二阶分科。有时,心脏外科医生看起来就是单枪匹马拿着一支手术刀与病魔在决斗,但是事实上,医疗的运作还要依仗一个巨大的分工合作系统。

所以手术背后,还有对生命、医疗制度与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深刻思考。万峰就是其中那个积极探索又努力实践的“白色强人”。或许,这源自他在国外留学与工作的经历。

应邀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届国际医学创新论坛”大会作主题发言

拿到美国行医执照的他曾是美国西北部最大的心脏外科组织思达—吾德心脏集团的合作伙伴。在这里他看到了与国内完全不同的“医生公司”模式——由一些志同道合的医生组成私人医疗小组向医院提供专门的医疗技术服务,并根据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获得相应收益。责任权利明确,各尽其职,十分规范。“当时看到他们这样的机制,就想能不能把它引进国内。我们几个医生组成一个这样的公司,给需要的地方提供医疗技术服务,有偿服务。”

一方面,患者可以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顶级医疗技术服务的便捷,另一方面,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的新技术也能像种子一样播散到全国各地。“我们所建立这样的医生联盟与走穴完全不同,我们不是做一台手术就拿钱走人。”在他的规划中,是要与签约医院建立长期合作,把技术带到医院,培养当地医生,让病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最好的服务。这一尝试与探索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不可不谓之超前和大胆。

尽管万峰深刻思考并提出与中国传统医疗模式完全不同的范式,但终究因为当时政策所限只能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不过,这一全新的突破还是被国外媒体高调称赞为“为中国医疗界和中国的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医疗模式”。

而另一个梦想——建立最好的私立心血管专科医院似乎看起来更加困难,可即便充满艰辛、总是碰壁万峰也从不放弃。“星星之火总可以燎原。”他始终坚信对技术创新以及医学人才尤其是心脏外科医生培养的“超前”模式总会被认可。

其实,相对其他临床科室,心外科医生培养难度大、周期长,人才问题最为突出。所以,无论是创新技术还是探索新的医疗模式,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人才培养上。就如同其所言,“医学最终的本质还是传承。”

1999年,万峰应邀加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出任心外科主任,在这个国内大型三甲医院的平台上,他把心外科的技术、团队、管理机制建立起来。2001年,他在这里创办了非体外循环跳动心脏冠脉搭桥术的培训班,这个被称为“心外科黄埔学习班”的培训至今已举办了33期,其中第一期学员中不乏现在的心外科“大拿”。

因为有万峰这样的“跳动心脏外科的先锋”,我国在冠心病微创治疗中实现了超越,但随着时代飞速发展另一个显著问题却又浮现出来——心外科与心内科的发展愈加不平衡。传统的心脏外科手术目前成长缓慢。在中国经过大概15年的快速普及后,过去五年当中心脏外科在总体手术数量上进入了一个平台期。数据显示,每年心外科手术25万例,搭桥手术5-6万例,而心内科的介入手术量却已超过100万例。但实际情况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大量潜在的需要救治的心血管病患者还未能接受治疗。

“要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技术为重心。”万峰总是这样强调,“心血管介入手术,心内科和心外科医生均可以开展,未来‘一站式’微创冠状动脉杂交和瓣膜修复手术就是常规手术。”不过,“当大量医生涌入心内科的介入治疗上,心外科的医生培养更加不能松懈。”

于是,今年他又提出“万把刀”计划,就希望把中国心血管外科的青年医生快速培养起来,希望把此前传统培养医生的周期从10年降至2-3年。所以他选择在地方帮助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定向培养医生,这样不仅可以不依靠外引进人才,也稳定了本地医院从业,更重要的是在家门口就能做这样高难的手术,造福的是当地百姓。据悉,安徽、湖南、山东等多家医院已成为万峰集团“万把刀”计划的落地合作院校。

或许,正如《手术两百年》纪录片“打开心脏”这一集结尾所总结的:“这是一个异想天开者的世界,在和病魔斗争的过程中,医生要与陈旧的观念对抗,也要与匮乏的想象力作战,在无数的障碍、挫折和失败面前,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坚持。”

万峰就是这样。“我想我会坚持到底。”

(2023年第05期)

【责编 李鹏】

研习中医海纳百川 守正创新独树一帜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11-03

“好牙有约”开启口腔诊疗新模式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4-11-04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