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名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院名医 > 正文

祝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两位医师分别荣获国家杰出医师、国家优秀青年医师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5-02-19 17:13

为加强卫生健康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长期在医疗卫生一线工作,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临床医学领军人才,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财政部组织实施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经各省区市等初选部门推荐、网络函评、会议评审等程序,确定了100名国家杰出医师、200名国家优秀青年医师人选。我院张小田、杨薇两位医生上榜。张小田获国家杰出医师,杨薇获国家优秀青年医师。

国家杰出医师 张小田

张小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执行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于沈琳教授,长期致力于胃癌精准诊疗的临床及转化研究,针对临床中“精度差、靶点少、耐药频发”的难题,围绕“胃癌精准分型”的主线,倡导根据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实现胃癌综合诊疗;根据患者分子特征实现胃癌精准诊疗;整合多组学检测动态刻画微环境特征实现胃癌全程化管理。

针对中国胃癌特点,张小田及团队率先制定基于临床分期的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策略。其团队研究结果作为围手术期化疗的最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写入《胃癌诊疗规范》《CACA胃癌整合诊治指南》《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等多项国内国际指南,奠定基于精准临床分期的胃癌围手术期的治疗新格局,使中国局部进展期胃癌的诊疗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同时,张小田及团队明确胃癌免疫治疗人群特征,推动免疫治疗精准化进程。完成了GEMSTONE 303等研究,推动舒格利单抗等获批晚期胃癌全人群适应证,写入《CSCO胃癌诊疗指南》等指南,打造了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胃癌一线新标杆,每年造福患者约10万例。

此外,其推动建立胃癌早期营养和心理支持治疗模式,搭建智慧医学新平台;突破AFP阳性胃癌治疗瓶颈,推出新方案;在国内首次建立恶性肿瘤急腹症诊疗共识等,上述研究降低胃癌死亡或复发进展风险21%-39%,用实际方法造福肿瘤患者。

近5年来,张小田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JAMA、Nature、Lancet、JCO等主刊/子刊发表文章33篇,总影响因子447分,单篇最高引用371次,撰写指南27项,24项研究改写14项国际/19项国内指南,主持/负责“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专项,担任9项国家级学会的主委职位,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4项国家级学术奖励,及获得“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医师奖”、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等16项个人学术及教学奖励。

如今,作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任执行院长,张小田致力于通过团队式派驻、轮转、培训、带教,从医教研防管五个方面提升当地肿瘤诊疗水平,为内蒙古自治区肿瘤领域、尤其是消化道肿瘤领域积蓄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

国家优秀青年医师 杨薇

杨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影像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超声介入领域的创始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陈敏华教授,擅长胸肺、肝胆胰及甲状腺肿瘤的超声诊断及射频消融微创治疗。研究工作以“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肝癌的精准优化治疗”为研究主线,对射频消融较大肝肿瘤,邻近大血管肿瘤及危险部位肿瘤的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一系列突破性研究。

近年来,杨薇作为主要组织者联合中华医学会主办全国肿瘤消融培训班20期,培训学员 3000余名,培养建设了大量该领域的人才和梯队。在胸肺疾病的超声造影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多项创新性研究,首次在国际提出病灶与邻近肺组织差异 2.5 秒为良恶性诊断标准,被同领域专家广泛使用。参与肝癌早期诊断及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技术推广应用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计划十大疾病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此外,杨薇积极优化完善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肝癌新布针术式,射频联合热敏脂质体药物治疗策略,取得突破性进展。

杨薇所在团队于2000 年成为国内首家开展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中心,作为先驱者积累了大量难治病例的临床经验,并突破治疗禁区建立及创新了多项新技术及方法,参加国际肝脏超声造影应用指南及国际肿瘤消融规范化术语的编写。

迄今,杨薇以第一或责任作者发表SCI论文51篇,其中4篇发表在本专业顶级杂志《Radiology》,最高影响因子29.15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际创新专利2项。主持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共计14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曾获得中华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北京市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近年来二十余次在国际超声造影大会、世界肿瘤介入消融大会,北美放射学年会等国际会议口头发言,荣获国际学术奖励4项,获得国际认可。

(摘自北医微信公众号)

通过CNAS认可!我院I期临床实验室获国际级认证

2024年12月19日,北京肿瘤医院I期临床实验室正式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评审,获得实验室CNAS认可证书。这标志着该实验室具备了国际认可的管理水平、检测环境及检测技术。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是依法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确认的权威机构,专门负责从事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合格评定机构的认可与评价工作。

同时,CNAS还是国际认可论坛(IAF)、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和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的正式成员,并与上述组织签署了多边互认协议。

因此,通过CNAS认可,标志着该实验室的设备设施、管理和技术水平,会得到国际组织内相互承认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的承认,其检测结果也会被社会广泛接受和使用。这将为I期临床实验室承接更多临床研究的检测项目提供强大助力。

北京肿瘤医院I期临床实验室隶属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于2013年在医院大力支持下开始筹建。近几年来,实验室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文件化管理体系,同时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仪器设备、软件系统进行验证,由合格校准机构对需要校准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确保仪器设备配置满足检测能力需要。

此外,实验室还建立并逐渐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监督其运行质量,有效发挥其在临床生物样本检测中的作用,不断提升生物分析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与综合能力水平,并持续改进、自我完善。

从2015年到2024年,实验室连续10年参加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项目或中检院组织的能力验证项目,结果均为“满意”。

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8名,主要从事创新药临床试验(包括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和临床药效试验)生物样本检测工作。实验室成立以来,已开展多项1.1类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项目的生物样本分析工作,合作的药物研发公司包括正大天晴、恒瑞医药等一线药企。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责编 李媛】

 


研习中医海纳百川 守正创新独树一帜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11-03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