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相拥、风光旖旎的八闽大地上,有一位在治疗跌打损伤和难愈性慢性疾病方面独树一帜的优秀医生。他并非出身于名震遐迩的大医院,而是来自闽西客家乡村的一个平凡集体卫生室。尽管没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头衔,但他的名声却远超许多拥有这些学位的同行。他始终坚持不开大处方,力求让患者花费最少、避免不必要的奔波,便能治疗大病。他便是厦门荣德堂传承保健服务有限公司的法人兼董事长,同时也是永定区湖坑镇(古称汀州府湖山)西片村李氏中医世家的第十代传人——李太强医生。
在汀江河畔,美丽的金丰大山脚下,海峡西岸,流传着这位民间祖传医生妙手回春的佳话。四十余载,他秉持“仁者医心、上善若水”的理念,将中医的和谐与神韵传播给世人。他的生命因质朴而显得格外美丽,灵魂因执着而不朽。李太强,就是这样一位仁心仁术的医者。
李氏中医第十代传人李太强近照
(“荣德堂”的牌匾,是由清朝著名宰相李光地亲笔题写的。这一珍贵的墨宝不仅彰显了荣德堂在医学界的崇高地位,也见证了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李光地的题字,以其遒劲有力、意蕴深远的风格,为荣德堂增添了一份庄重与荣耀,成为了荣德堂代代相传的宝贵遗产。)
李太强医生之所以被誉为第十代传人,源于其家族自先祖李厚全(生于康熙三十九年,获康熙皇帝恩赐岁进士)以来,历经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共十代人均从事医疗事业,并且成就斐然。时光荏苒,如今到了第十代的李太强医生,他的医术究竟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他又特别擅长治疗哪些疾病?带着这些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特地前往位于厦门市中心金尚路的荣德堂,对李太强医生进行了专访。
李太强医生年届花甲,中等身材,面容慈祥,从医已逾四十年。与患者交流时,他言语温和,耐心细致,让人如沐春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用来形容李医生所在的荣德堂再贴切不过。这座医馆外观朴素,与那些现代化的大医院相比,显得格外低调——它只是一座两层楼高的简易钢筋混凝土建筑,用“貌不惊人”来形容恰如其分。这一特点不禁让人联想到,环境越豪华的医疗机构往往收费越高,而像荣德堂这样朴素的地方,费用自然更加亲民,正如俗语所说,“物以类聚”,普通诊所的费用通常会更低一些。
进入医馆内部,虽然装修简单,但前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安静地坐在木制沙发上等待。其中有一位从上海远道而来的中年女性,她是首次来访,由朋友推荐而来。面对这位面带温和笑容的李太强医生,她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症状:“我身体多处不适,听说您的医术非常高明,所以我特地赶来。”李医生耐心听取她的叙述,细致询问病情,展现出一位资深医者的专业与关怀。
李医生请那位中年女士来到病床前,边解释边开始施治。他首先使用了自家独特的中药“永顺灵”,随后采用中医推拿按摩的方法来增强疗效。李医生手法娴熟,病人几乎未感受到痛楚,病情的根源便被准确地找到了。中年女士赞叹道:“您真是见多识广,我们之前在各大医院都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的病症,到了您的手上却能迎刃而解。”
实际上,许多患者并不了解,李医生不仅是闽西李氏中医的第十代传人,其先祖李厚全更是清代闽西地区享有盛誉的名医。李厚全出生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70年),是李氏迁徙至福建始祖李火德的后代。他自幼聪慧过人,勤于学习,不仅研读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及《外科大成》等经典医著,还遍访周边名医,集各家之长于一身,最终成为了闽西客家中医药的开山鼻祖。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李厚全凭借“一把草、一帖膏、一碗汤”治愈了许多因战争而遭受疾病折磨的民众,留下了无数佳话。
话说李厚全,以其独特的医术和善良心肠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有一天,李厚全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忽然发现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他走近一看,只见一个病人倒在地上,面色苍白,显然已是病入膏肓。周围的人虽然众多,但大都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生命即将消逝。李厚全见状,立刻蹲下身来,仔细检查病人的病情。他发现病人的脉象微弱,气息奄奄,显然是中毒所致。但在这紧急关头,他并没有找到解毒的药物。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周围的女人们都佩戴着各式各样的银钗首饰。他灵机一动,想起了古代人们常用银器来试毒的方法。于是,他向一位妇人借来了银钗,在病人的手指上轻轻一刺,让银钗与病人的血液接触。奇迹出现了!银钗在与病人的血液接触后,迅速变黑,显示出病人确实中了毒。李厚全立刻根据银钗变黑的情况,判断出毒素的种类和浓度,然后迅速采取了相应的解毒措施。经过一番努力,病人的病情终于得到了缓解,脸色也逐渐恢复了红润。周围的人见状,无不惊叹李厚全的医术高超和机智过人。而那位借出银钗的妇人,也为自己能够帮到忙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李氏中医十代行医人
从此,闽西李氏中医的名声逐渐远播。据李太强医生所述,当轮到他的祖父李梓祥和五公李棣祥(1911—1976年)行医时,他便从小跟随在他们身边,耳濡目染。家族中流传保存的中医古籍多达近万册,五世祖特别重视家传医学的教育,让李太强自幼就开始背诵《中药汤头歌诀》、《中药药性歌》以及《雷公药性赋》等经典著作。这一切都是为了使李氏中医的传承得以延续,继续为民众带来福祉。
李太强医生说;小时候,我只知道我的爷爷叫李梓祥,和舅公一起在印尼雅加达经营着一家名为《万成药材行》的公司,表叔游维匡为法定代表人(我小时见面过)。至今,我的大伯(李维潘)和堂兄弟仍然经营这家公司,从事医疗行业。尽管我父亲(李维瑞)曾计划前往印尼,但最终未能成行,而在湖坑(地理)玩了一生。在我们家祖中,爷爷是六兄弟中排行第二,而他的五弟李棣祥(我称之为五公)在医学界也是颇有影响力的人物,救治了许多患者,传说在附近的乡镇里,人人都知晓李棣祥治疗疾病、拯救生命的传奇故事。
五公(李棣祥)的事迹在我童年时期听得很多,看得也多。他虽然没有开店,但在家中,只要有人生病找他,路边的草、山里的木头都成了他的药材,用以医治病患。例如,五公的干儿子李汉松在幼年时患重病,当时他的父母几乎绝望地求医问药,却听到有人说:“只要李棣祥出手,就算是死鱼也能复活。”五公眼见着这幼小的生命和医者仁心,毅然出手,在几味草药的治疗下,将李汉松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几天后,李汉松康复,为了感激五公的恩德,将他视为父亲。长大后,李汉松事业有成,在广东佛山拥有了自己的吸尘器专利和公司,成为当时国内华侨中的成功人士。每逢过年过节,只要有机会回家,都会去拜访五公老人家,带上全家一同前往,场面十分热闹。小时候也会加入他们,分享着糖果和欢乐。那时吃的是糖,领悟的是五公治病救人的伟大,并为自己树立了未来的目标。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中,由于经济条件有限,饭食确实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疗资源也显得尤为稀缺,农村地区的医疗体系尚未完善,人们往往难以享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祖传中医世家或自学拜师的民间医生成为了农村医疗的重要力量。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医术和经验,为村民们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由于经济条件有限,这些医生往往不收费或者只收取极少的费用,让村民们能够负担得起而得到治疗。这些医生也有开药方,让村民们自行寻找药材。在当时的农村,很多家庭都会种植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如金银花、薄荷、艾草、益母草等,这些药材可以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因此,村民们往往能够根据药方自行寻找药材,减少了看病的成本。
对于一些家庭背景较好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选择去县城或更远的城市寻找更好的医疗资源。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样的选择并不容易。因此,很多人还是选择依靠当地的民间医生来解决医疗问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但祖传中医世家和自学拜师的民间医生为村民们提供了重要的医疗服务。
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医术和经验,为村民们解决了许多医疗问题,是农村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父亲曾回忆小时候摔伤头部流血不止,晕倒过去,也是被五公用草药止血,再喝上一杯糖姜茶就康复了。而我自己感冒发烧时也找五公,他会告诉我采摘十片枇杷叶,注意背面有毛要洗干净,然后煮开加点冰糖,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治病,果然第二天就康复了。
在我读小学三年级时候,喉咙痛并长有结节,五公带我去田间采摘了地胆草5棵,将其煮水饮用,结果一个晚上就好了。从那时起,我无论遇到什么不适都会求助于五公,他对我关爱有加,也教导我学会许多草药知识。他告诉我,正如俗话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自然的所有植物都有药用价值,只要我们有病,周围都是药,都可以治疗我们的疾病。我特别喜欢听他讲述草药知识,五公对我的话虽然不多,但影响深远。
我们家保留最多的是康熙时期的线装书,时光流转,岁月如歌。我们家珍藏的上万册康熙时期的线装书,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瑰宝。这些线装书,犹如历史的见证者,静静诉说着那个辉煌的时代。
李太强不仅是荣德堂传承创始人和主要经营者,还在中医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
李太强目前担任厦门荣德堂传承保健服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东、执行董事和经理,持有该公司90%的股份,是该公司的直接控股股东。此外,他在《中医学心悟》一书中深情描绘了闽西永定湖坑客家土楼的历史底蕴和客家人的中医文化传承,展现了他在中医领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厦门荣德堂传承保健服务有限公司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其中包括36个注册商标,3个版权,8个发明专利信息,这些知识产权的拥有,表明该企业拥有较强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李太强家族在中医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影响力。他的祖父李梓祥在印尼雅加达经营《万成药材行》,而他的堂兄弟至今仍在从事医疗行业。李太强的伯父李维番和堂兄弟继续经营这家公司,家族中有多人在医学界有所建树。这种家族背景为李太强在中医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支持。
时光荏苒,转眼已至李太强医生这一代。为了传承和弘扬李氏中医,李太强在中学毕业后便跟随五公学习中医,同时遍访各地名医,虚心求教,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兼习武术。1984年底,他回到家乡,开始长达三十年的行医生涯,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与尊敬。自2012年起,李太强医生移居厦门,创立了荣德堂,继续悬壶济世,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荣德堂闽西李氏中医全科现存部分中医古籍一览)
强将手下无弱兵。李太强不仅不守旧,还敢于创新。他继承并发扬了祖传秘方,在跌打损伤、早期肿瘤、淋巴结、增生及囊肿等病症的治疗上,总结出了一套疗效显著、疗程短的新方法。对于肺结节、男女腺体增生等疾病的治疗,他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四十余年来,李太强医生帮助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数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李太强医生主要擅长中医内外科,通过中医膏、丹、丸、散以及喷剂,结合推拿按摩和针灸等手法,治疗各种外伤性、感染性和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疗效显著。其中,膏药和喷剂由18味中药精心配制而成,而“永顺灵”则由16味中药组成,组方精妙,配伍严谨,临床应用广泛,效果卓越,已获得国家专利。
采访临近尾声时,李太强医生自豪地表示,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已开始继承家族的部分外科技艺,未来将着力培养儿子和孙子或更多的有缘人成为李氏中医的接班人。由此可见,悬壶济世、医者仁心的精神,在李氏中医外科这三百多年的历史传承中依然熠熠生辉。特别是在治疗跌打损伤和各种腺体疾病方面,李氏中医外科名副其实,备受患者敬重。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见证了李氏中医的高尚医德与精湛医术。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3-08-29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1-07-04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