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聚焦 > 正文

从红色基因里找寻悠久的汾酒文化

作者:本刊记者 吴 轲 剑 泉 2024-09-21 15:30

 

8月17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文中简称山西汾酒)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太原)陈年酒交流大会在山西太原古县城开幕。本届陈年酒交流大会以“品味时光沉淀 共启陈香华章”为主题,旨在深刻挖掘并弘扬陈年酒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推动陈年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引领行业风向标,为中国陈年酒行业拓展新渠道、开拓新思路、发现新方法,开创合作共赢的新纪元。

山西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立伟,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周和平,中国酒业协会党支部书记、执行理事长王琦,山西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武志远,山西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宏晋,山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文保,太原市政协主席操学诚,山西省书协主席石跃峰,山西省作协党组书记邢利民,吕梁市副市长闫林,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专业委员会当值理事长、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汾酒公司领导李振寰、刘卫华、李沛洁、王怀,部分汾酒股份高管,汾阳市委书记李正奎,汾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贾永祥,中国酒业协会、汾阳市、山西杏花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名酒企业高管、酒业精英、专家学者、陈年酒藏家以及广大爱好者一同参与了开幕仪式。

 

 

在酒的世界里,“收”是对文化历史的品味和追求,“藏”则是对岁月光辉与时代灿烂的珍视。陈年酒恰是时间的佳酿,是历史的低语。每一滴陈香背后,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时光的雕琢与文化的传承。每一瓶陈年酒,都是时间的艺术品,都是历史的缩影。它们见证了酒业的发展,承载了民族的记忆,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收藏陈年酒,不仅是在收藏一瓶瓶玉液琼浆,更是在收藏一段段尘封的故事,一缕缕文化的脉络,一份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陈年酒,是时间赠予我们的珍贵礼物。每一瓶陈年美酒,都凝结着生产者、收藏者,甚至消费者的匠心。生产者的匠心体现在品质,汾酒一直坚持“酿好酒、储老酒、售美酒”的品质路线,酿好每一滴酒,装好每一瓶酒。收藏者的匠心体现在文化,每一瓶酒都应该精心呵护,科学收藏,努力挖掘出陈年美酒的文化,讲好美酒及美酒背后的故事。消费者的匠心体现在品饮,每一瓶陈年老酒都是非常稀缺、非常珍贵的,品饮也需要有消费匠心。陈年美酒是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高品质生活的标志,汾酒将与中国酒业协会、酒业精英、专家学者、陈年酒藏家共同携手,共同努力,持续做优做强做大陈年美酒市场。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汾思嘉年华”启动仪式暨“家有老酒”陈年汾酒巡回鉴评会、“时间的味道”陈年汾酒高端品鉴会。

当下,“藏新为陈、藏陈喝陈”的消费理念蔚然成风,这不仅是消费者品味升级的象征,也是对陈年酒消费的深刻认同,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促使广大消费者重新审视酒文化的内涵,将品酒从简单的品饮提升为生活的艺术和精神的享受。同时,陈年酒收藏业的蓬勃发展,也为酒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不仅促进了优质美酒的保值增值,丰富了美酒的多样性,更推动了酒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升了产业的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为酒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传承中发展

汾酒市场持续增加,长江以南核心市场同比增长超30%。

品牌发展也迎来了新起点,其中青花系列销售占比达到46%,杏花村酒系列强化与汾酒的补位联动,提升品牌形象;竹叶青酒则把握产品价格生命线,强化终端建设,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而这一切的成就,都深深植根于其传承千年所凝结成的“汾酒精神”。

如今,承载着国家与民族的记忆的汾酒,已经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山西汾酒有关领导表示,2024年公司将继续做好延续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继续探索汾酒复兴路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汾酒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地位,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2023年,山西汾酒跃上300亿营收新台阶,同比增长21.8%;净利润104.38亿元,同比增长28.93%。其全国化布局向纵深推进,在过去一年,汾酒10亿元级市场持续增加,长江以南核心市场同比增长超30%。

这是一片被山与河滋养着的黄土地,这是一个古老文明密码与丰饶自然资源交融的中部黄河流域省份,这是华夏文明起源地——山西。

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教授曾评价山西:“华夏文明大半部文明史在三晋浓缩,山西是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液汁的圣地。”可以说,三晋文明,始于晋南。

酒的酿造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在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白酒文化与华夏文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书写了人类文明的辉煌篇章。

 

 

 

 

从上古时期的帝王将相到唐宋元明清的文人墨客,再到近现代的社会各界人士,白酒始终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祭祀、庆典、宴饮等场合,白酒都是必不可少的饮品,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在山西的白酒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与华夏文明相关的元素。

在酒器的设计上,山西的白酒酒器往往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既体现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又展现了现代人的审美追求。

1982年,由国家文物局、山西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联合组晋中考古队,在汾酒集团所在的杏花村镇东堡村以东出土了大量从仰韶文化中期(约6000年前)到商周之际(约3000年前),历史跨度长达3000多年的生活器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国最早的酿酒发酵容器——小口尖底瓮,证明了早在6000年前,杏花村人就已经开始了酿酒活动。杏花村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谷物酿酒遗存之一,为中国发酵酒文化起源找到了实证。十五万平方米的杏花村遗址,诞生了中国谷物酒的第一缕清香,酿酒技艺由此在杏花村这片土地上,世代传承,变革创新。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桑落酒为标志,随着酒曲糖化发酵能力与酒度的提高,汾清酒分娩坠地。《北齐书》十一卷,记载了北齐武成帝高湛与河南康舒王孝瑜赞赏汾清酒情节:“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其亲爱如此’。”汾酒因此成为史上最早、最权威、唯一载入《二十四史》的国家名酒。杏花村酿酒工艺在北魏时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酿造出口感醇香、色泽清亮的清酒,因产于汾州,以“清”为特色,亲切称为“汾清酒”。开启了汾酒1500年的名酒史。

隋唐时代,杏花村人同时运用酒曲、固态发酵、蒸馏三大工艺,汾清酒跃升为品质超前的干和(huo)酒。1200余年前,大诗人杜牧东渡黄河,于清明节来到汾州祭奠其曾祖父,途经酒乡杏花村,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名句。宋、元、明、清、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汾酒”的诗词数不胜数。杏花村被誉为“诗酒天下第一村”。自此杏花村就成为了美酒的代名词。

 

红色记忆中的汾酒故事

在烽火战争年代,汾酒曾立下不朽功绩。

1936年,毛泽东引领红军踏上晋陕大峡谷,驻足在清涧县袁家沟那片银装素裹的塬上。面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景象,他胸中豪情激荡,挥毫泼墨,留下了传世佳作《沁园春•雪》。随着红军的脚步,从这一时刻开始,汾酒就正式成为“延安革命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专供酒”。此后,汾酒几乎参与和见证了抗战期间所有的重大事件。

从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到新中国成立的辉煌时刻,汾酒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艰难探索到走向辉煌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苦难中崛起、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

国之名酒,岂能为外敌所用。1936年2月20日,国内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拐点——“东征战役”打响。这场战役历时117天,主战场就在山西。

山西也因此成为了敌后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

每当胜利的号角响起、汾酒便成为军民同庆的佳酿。从平型关大捷的捷报频传,到百团大战的雷霆万钧,再到忻口会战的英勇抗敌,汾酒以其独特的纯爽甘烈,激励着战士奋勇向前,其纯爽甘烈的酒劲,也是三晋儿女精、气、神的外化。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山西涌现出许多英雄儿女奋勇抗战,其中就有杨德龄。

1937年,太原沦陷,汾酒晋裕公司惨遭洗劫,杏花村酿酒厂的珍藏也未能幸免,损失惨重。

杨德龄以强烈的爱国之心,毅然辞去了公司总经理之职,离开太原返归故里孝义县下栅村。途中专程赴杏花村将汾酒向后方转移,做出了停业停产的决定,并说,“东洋货,百姓尚且抵制,国之名酒,岂能为外敌所用,汾酒只可南销,不许北运。万不得已时停工关厂”。

有数据记载,1940年至1945年,晋绥边区支援中央的经费占到边区财政的50%-60%,而吕梁几个专区就占到了70%。晋绥边区曾多次提供粮油烟酒等生活用品给党中央,其中就有汾酒。

首款国宴用酒为何是汾酒?三大战役捷报响,百万雄师过大江。斟满汾酒庆解放!筹政协,迎庆龄,四批汾酒运北京,第一国宴建奇功!——有酒文化研究者曾为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汾酒编写过这样的顺口溜。这从侧面说明,在这一时期,汾酒依然是党中央高层最喜欢喝的酒,各种国事宴请、和平活动、战时动员等依然用汾酒。

 

1949年1月31日,新中国成立前,我党迎来了一位重要宾客——斯大林派来特使、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

据记载,米高扬豪饮汾酒后,对其赞不绝口,还不停地打听汾酒出自何处。

也正是因为汾酒广受欢迎,1949年6月,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批示,要将汾酒运到北京,摆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宴会上。

为不负重托,汾酒厂上下齐心协力,在警卫班的周密保护下,分四批把五百余斤汾酒运到了首都。由此,汾酒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款国宴用酒。

 

 

从典籍里看汾酒

宋元时期,中国蒸馏酒开始传播,杏花村白酒酿造工艺日趋完备,逐渐定型。元代宋伯仁《酒小史》记载了当时的100多种名酒,其中“汾州干和酒”“羊羔酒”名列前茅,酿制工艺趋向成熟,感官晶莹透明,风格清香醇宜,至此中国白酒独有的“固态发酵、固态制曲、固态蒸馏、陶坛贮存”工艺,开启了汾酒800年蒸馏史。

明代中叶,晋商崛起,汾酒的经营发生历史性转折。一是汾酒开始大规模的向外地贩运;二是杏花村的酿酒师到了各地开始酿酒;三是垄断了烧酒大曲进而控制了白酒生产经营,今天历史悠久的白酒产地,当时基本都是晋商云集地。汾酒酿造技艺伴随着晋商的足迹,开枝散叶,传遍大江南北,北京、陕西、内蒙、四川、武汉、贵州等地,都留下了晋商与汾酒的足迹,衍生出异彩纷呈的中国白酒香型和酒类品牌,奠定了中国白酒的产业格局。

 

 

 

 

 

300年品牌史

《四库全书》中记载了一场发生在康熙46年隆盛空前的“中国汾酒诗会”,集中涉及杏花村汾酒诗歌有9首,如宋荦的“滦鲤登盘美,汾酒开瓶馥郁”;王式丹的“汾酒瓮初坼(che),名酎(zhou)不虚传”。汾酒也成为唯一载入《四库全书》的国家名酒。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既吃烧酒,以狠为佳,汾酒乃烧酒之至狠者。”小说家李汝珍在《镜花缘》中也把汾酒列为“天下第一烧”。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笔记》中列述清代名酒写道“不得不首推山西之汾酒”。自此,汾酒开启了300年的品牌史。

148年企业史

1875年(清光绪元年),汾阳杏花村“宝泉益”酒坊成立,汾酒进入企业时代。从1904年起,杏花村汾酒业就在杨德龄带领下开始研配制药酒、果露酒,并形成了中国白酒业第一个以白酒为主,配制酒、黄酒为辅的完整产品品牌体系。1915年,汾酒远渡重洋,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大放异彩,摘得中国品牌白酒甲等大奖唯一桂冠。1919年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在太原成立,建立了中国白酒第一个现代企业制度。1924年,晋裕汾酒公司注册了中国白酒业的第一枚注册商标——高粱穗汾酒商标。1948年7月汾阳全境解放,受中共晋中党委后勤部委派,杨汉三、侯雪东、畅俊卿等三人组织恢复汾酒生产,并暂定名:汾阳杏花村专营酒店。完成了区党委交给的“让解放区的人民在中秋节喝上汾酒”的任务。1949年5月2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以1.76万元购买了晋裕公司和德厚成酒坊全部产业,于6月1日成立汾阳杏花村公营酒厂。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杏花村汾酒厂生产的汾酒、竹叶青酒作为国宴用酒摆上了餐桌。汾酒因此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的国家庆典用酒。1988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为核心企业,组建了杏花村汾酒集团,升格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199312月22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第一家白酒类上市公司诞生。

 

从远古走来的华夏文明

从选料、制曲、发酵、蒸馏到陈酿,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汗水。山西的白酒以其独特的工艺、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赞誉。

其中,汾酒作为山西白酒的代表,更是被誉为“国酒之源,清香之祖”,其历史之悠久、品质之卓越,令人叹为观止。

元末明初,战争频仍,灾荒爆发,很多地区土地荒凉,人口急剧减少。而山西省因为有太行山和黄河的天然庇护,老百姓安居乐业,以山西杏花村为集散点的山西汾酒得以大力发展并开始对外输出。1373年起,为解决全国地区人口失衡的局面,山西省开始了一场长达50年之久的“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这也成为了山西汾酒真正全国化的开端。

600年前,山西人的祖先,食山西面、饮山西酒、喝山西醋长大。

600年后,其3亿山西后人,尽管天各一方,行走世界,但他们依然为“中华之根”开枝散叶。有人说,他们骨子里的“中华乡愁”一定会在某一时刻的不经意间,被一杯清香甘冽的山西酒激活……

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在晋南的地下与地上,皆留下了数不尽的宝贵遗产。历史的尘埃与岁月的芬芳交织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山西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白酒文化。当“华夏文明起源地”与“白酒祖庭”这两个称谓相遇,一段段关于酒香与文明、传承与创新的故事便悄然展开。黄土高原上的酒香传奇服务业也蓬勃兴起,为山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山西还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努力实现绿色发展,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不变的坚守,则是山西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山西人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自豪始终如一。

汾酒及其所代表的山西白酒文化,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中,始终坚守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传承。

从古老的晋商文化到璀璨的民间艺术,从雄浑壮丽的古建筑群到独特丰富的民俗风情,山西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晋之韵,正是这变与不变的完美融合,它让山西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着那份独特的韵味与魅力,成为中华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电力之光,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今,山西并未止步于传统能源的开采与输出,而是勇立潮头,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它成为了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这一系列的“国字号”改革试点,标志着山西正从单一依赖煤炭资源的经济模式,向多元化、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转变,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转型的浪潮中,山西不仅注重能源产业的优化升级,还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也蓬勃兴起,为山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中史料由“醉美杏花村”公司提供)

【责编 卡咪娜】


为什么汾酒大曲被称为”国曲”之本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7-20

汾酒用曲,是最复杂的中国大曲艺术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7-20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