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故道边,有一位立志家乡敢想敢干的年轻新农人,十多年如一日,创办一座晓有名次的千亩“好农家”葡萄基地。拓展一方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他就是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公玉村青年农民毛天池荣获江苏省十佳家庭农场,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盐城市科技创新带头人、盐城市劳动模范等多种殊荣。
追梦不息,扎根家乡发展大有作为。
2013年,毛天池刚从高校毕业,找到了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时,他不图轻松和享受,毅然回到了养育他的小村庄,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上。为调整农业品种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他积极引导村里群众接收现代化农业种植,帮助村里申报建设绿色葡萄种植示范基地1500多亩。在基地建设初期,习惯于种植上茬麦子下茬稻的群众对种植大棚葡萄表现不积极,有少数群众还持有怀疑态度,一个大棚要投几万元,还能不能长出果子来?一个20多岁,刚从学校回来能行吗?二来,一下子种那么多大棚葡萄,就算长出来,到时候卖给谁?面对一连串的问,小毛为了打消群众对发展葡萄的顾虑,他用形势和发展眼光引导教育大家的同时,组织部分群众代表到浙江嘉兴考察学习,又到嘉兴果品批发市场去看看市场销售的热闹场面,帮助群众了解葡萄种植销售行情,开阔视野、接触知识、学习技术,通过一学二看,群众不仅顾虑打消了,而且发展种植葡萄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回来第一天就有30多户群众踊跃报名种植葡萄发展果品生产。先后建起了钢管连栋大棚1000多座,竹片大棚100多个,不仅打开了发展特经葡萄和果品生产的热潮,而且带动了周边乡村发展葡萄种植。
发展葡萄和果品生产,要想效益好,选择品种是关键。他先后引进了阳光玫瑰、超级皇后、金香玉、夏黑、妮娜皇后、中国红玫瑰、富士之辉等10多个优质品种。在他的精心指导和努力下,第一年葡萄就开花结果,第二年葡萄亩收入达2万元,广大种植户个个很是惊奇,笑得合不拢嘴,一亩葡萄大棚相当于种植10亩地粮食的收入。群众对前来购买葡萄的客商说:这全是小毛的功劳。近十多年来,毛天池用自己的技术和水平先后在附近乡镇推广种植葡萄、秋月梨等果品3000多亩,为200多户种植户走上致富之路,解决了1000多劳力就近就地在家门口就业,不仅年收入2.5~3万元工资性收入,还能帮助看好老人、带孙子、孙女上学读书。
创新模式,带领群众走上致富“快车道”。
品牌农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大趋势,如何打造葡萄种植品牌化,帮助群众走上致富快车道?2017年以来,他致力于宣传绿色无公害有机产品生产、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他在县镇的领导和农业专家的支持下,筛选了符合当地做品牌化质量果品20多个家庭农场成立生态农业产业协会,用“协会+基地+农户”的高效运营模式,由协会提供技术和销路,通过这种创新产销模式,使种植户亩产多增收3000多元,产业协会成为推进全县绿色生态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加速器”。
近年来,在他的创新引领下,全县已连续7届成功举办“葡萄采摘节”、黄河故道果王争霸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9年以来,在滨海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与省、市广播电视总台有关合作,开展助农扶贫公益直播,让葡萄生产在“云”上推广,通过网上销售到都市上海、浙江、广东、南京等20多个省市。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把葡萄发展效应充分发挥出来,在合作社基地投资700多万元,建设一座近200多平米“葡萄文化展示馆”,和900多平方米培育四季葡萄培育展示馆,搭起1200多米的葡萄长廊、铺设8000多米的沥青彩色路面、建起网红桥一座,让游客打卡拍照,使得“好农家”葡萄通过“互联网+休闲+旅游+销售”的创新发展模式,有效的提升了葡萄品牌形象和效应。
惠农不止,精心推广农技大爱永恒。
近年来,虽然葡萄种植在当地乃至全国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在培植实践中毛天池对绿色生态葡萄发展的有利因素和面临的产销困难也进行了认真研究思考。他把多年来积累的葡萄栽培技术通过基地和进村入户搞培训、临田现场搞培训、互动式搞培训,组织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骨干农民集中培训2000多人次,年接待农民技术咨询、技术指导8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000多分,受到省内外相关客户的赞誉。
青年新农人毛天池立志家乡,靠自己的坚守与执着,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创新创业、推广农技、带民致富换来了印证。十三年来,他示范推广现代特色农业葡萄、果品为主的新技术30多项,示范推广新品种12个,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应用率达90%以上,推广应用面积1万多亩,每亩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痴心的付出,赢得了上级的认可。世外“萄”元葡萄种植基地先后两年承办县委、县政府举办的黄河故道“果王争霸赛”、“农民丰收节”,获央视一套和省市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供稿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老区开发促进会)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8-22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30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