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去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全力铺设家门口“就业快速通道”,加快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从“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现状难题入手,开展走访调研,为“人找岗”提供就业信息,为“岗找人”开发人力资源,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统筹兼顾,打造就业服务新平台。宿豫区人社局将系统数据分析比对、重点群体摸排走访有机结合,上门入户全面了解居民的就业情况,建立辖区内劳动力信息库,做到“四清”:就业情况清、失业原因清、择业意向清、就业能力清。制定《宿豫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建设家门口就业“社区便站”。截至目前,全区已经建成家门口就业“社区便站”十余个,实现就业援助、创业扶持、求职招聘和职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各站点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00余场,发布用工信息10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6000余人次。
因地制宜,深挖就业资源新渠道。为了方便劳动者快速实现转移就业,该区人社局调研发现区内千鸟园广场位处全区繁华路段,更是公交线路重要站点所在,在此设立“微招聘”效果应该不错。随后,该局因地制宜创新“广场搭台,企业唱戏”机制,逐渐形成了千鸟园“天天招聘会”机制。几张桌椅、几顶帐篷,每天都有不同的区内企业到现场招聘。像这样的现场,每天都有不少人求职签约。截至目前,千鸟园微招市场已促进8000余名各类劳动力转移就业。
别开生面,开创招聘就业新路径。区人社局别开生面、创新求变,树立“就业+”跨界思维,开创招聘就业新路径。“就业+风景”:通过“乡村旅游+”方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近万名城乡居民实现了在“家门口”赏美景、增收入;就业+夜市”:目前宿豫“夜经济”带动周边群众2000余人就业;“就业+电商”:已有700余家企业落户电商园区,带动城乡群众就业近4万人;“就业+新态”:在全市率先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争议联合调处中心”,为全区6000余名新业态劳动者维权提供“一站式”服务。
通时合变,开拓灵活就业新空间。为积极化解求职者找短期零工难和小微企业招短工难的问题,宿豫区人社局多举措推进“零工驿站”建设。已建成“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宿豫区零工市场和万达广场“零工驿站”。目前,全区30余家用工企业参与“零工驿站”建设,提供保安、保洁、护工、厨师和勤杂等岗位2000余个。同时,依托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了一批“无人加工站”自助取单点,通过手机扫一扫、实现了“码上加薪”的增收渠道。“无人加工站”投入运行以来,区内近2000余名群众登记注册,实现增收60余万元。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3-26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3-21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3-14
1
国际青少年文化交流夏令营暨海外华裔菁英青少年大运河文化体验活动闭营仪式圆满举办
2
江苏省地方标准《绿色物流园区评价指南》获批立项
3
南通海门举办首届东布洲国际艺术节
4
淮安经开区:党建引领“聚合力”基层治理“绘幸福”
5
靖江滨江华阳社区:“护苗”健康成长 共筑绿色防线
6
江苏如东:“越夜越美”服务大集点亮群众缤纷夜生活
7
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沿江街道新联会为货车司机撑起“清凉伞”
8
江苏灌南:多彩实践解锁“七彩的夏日”
9
基金管理人80余名精英齐聚连云港共话海州产融发展新图景
深度原创
在纪念乔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习近平的乡土情
在“两创”中赓续中华文脉
拆除阻碍创新之“墙”
自觉服从全局 完善宏观调控
努力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汇聚起昂扬奋进的洪流(评论员观察)
寒露:秋中之秋,防燥养收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光明之路 正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