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

风雪长歌路,赤心守河山

《中华英才》半月刊 作者:刘子贤 2025-03-17 16:16

冬季的高原褪去了所有冗余的色彩,只剩下雪山与冰河在天地间演绎着永恒的对话。在西藏阿里高原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喜马拉雅山脉与喀喇昆仑山脉宛如两条披上了银装的巨龙,相互交织、蜿蜒伸展。在它们褶皱深处,坐落着这一个如同被遗落在人间的秘境般的地方——支普齐边防连。最遥远的地方,距离北京首都7200多公里,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茫茫雪山之中

当季风的最后一丝叹息冻结在了喜马拉雅山巅,冬天便隐匿着气息在群山沟壑中留下蜿蜒的银线。

这里的冬天是座天然的熔炉”,将战士们年轻的脸庞淬炼出高原红的勋章。当零下二十多度的暴风雪裹协沙粒拍打营房铁皮时,支普齐的战士们在这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用热血浇筑成防寒墙,与严冬展开激烈的对抗。

清晨,司号员旦增多吉手中的军号打破了这凝固已久的寂静。战士们推开结满冰霜的房门,迷彩服刚碰到腿就打了个寒颤,走廊里的铁皮炉子也早已熄灭。站完岗回来的哨兵,靴子踩在积满雪的水泥地上发出“咯吱”的声音。炊事班一大早就开始忙活起来,炉火噼啪作响,炊事班长王洪波正用冻僵的手指揉着青稞面团,案板上的土豆早已冻成铁疙瘩。“多加些酥油,让弟兄们身子热乎些。”他对着蒸汽的热气哈气,睫毛上的霜花籁籁掉落。

这里的封山期长达六个月之久,每年的11月至次年5月,这里就会被积雪覆盖成与世隔绝的“孤岛”。当最后一辆菜车在10月下旬撤离后,被称为“生命禁区”的支普齐就被下达了封山令,时间的流动也仿佛变得缓慢而深沉。当晨曦艰难的透过厚重的云层,亲吻在连门刻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字迹的石碑上,战士们也将如往常一样,踏上风雪巡逻路,

前一天晚上,巡逻准备会在略显局促却格外严肃的板房内召开,屋内的灯光倾斜而下,映照着指导员那张饱经风霜却满是坚毅的面庞。此刻,他的目光紧紧落在面前的几名新兵身上,眼神里既有期待,也饱含着关切。他缓缓站起身,手中的指示棒轻轻敲打着悬挂在墙面一侧的大幅巡逻路线图上,开始向战士们介绍着明天即将踏上的征程,咱们此次巡逻,往返路线可不短——

交代完路线和任务,指导员鲁文顿了顿,再次开口道:“明天一早出发,一定要穿好衣物,注意防风保暖,这一路上,气候变化无常,尤其是大平滩那一块,寒风刮起来像刀子一样。你们可千万不能大意,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他的话语,让新兵们在这遥远边关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晨光熹微,清冷的光线洒在战士们年轻坚毅的脸庞。整理好行装,检查武器装备,眼神中满是对使命的忠诚与担当。带队的老班长马林,经验丰富,他拍了拍新兵高士达的肩膀,轻声说道:“小达,别紧张,跟着大家,这一路虽然艰苦,但意义重大。”高士达用力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

巡逻车艰难行驶在曲折的巡逻路上,车轮与冰面不断的摩擦,发出尖锐的声响。行驶到一段上坡路时,眼前的景象让人心头一紧。前方的道路不知何时被厚厚的冰层完全封锁,车缓缓停下,战士们纷纷跳下车,望着眼前这道坚冰构成的“屏障”。驾驶员曹存正加大油门,试图冲过冰层,可车轮只是在冰面上疯狂空转,溅起细碎的冰渣,却始终无法前进。想要完成巡逻任务,就必须破除眼前的阻碍。在指导员鲁文的带头行动下,战士们也迅速行动起来,从车上翻找出铁锹、镐头。寒风刺骨,吹得人站立不稳,战士们抡起工具就砸向冰层。冰层坚硬无比,每一下敲击都震得手臂发麻,虎口生疼,迸出的冰渣砸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大家勠力同心,用铁锹撬,用镐头刨,一块块碎冰被清理到路边,不知过了多久,冰层终于被成功破除,一条可供车通行的道路被开辟出来,大家顾不上休息,带着疲惫和汗水返回车上。车辆缓缓向前,终于到达了换乘点。

“上马!”指导员一声令下,乘马继续颠簸在巡逻路上。起初,道路还算平稳,可越往深处走,山势越发险峻,寒风也越凛冽。天忽然阴沉下来,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很快就模糊了视线。“大家小心,风雪太大,注意脚下。”马林大声喊道。行至一段上坡路时,马蹄拌起的石块“哗哗”的朝下方滚落。新兵高仕达的马受惊,猛的向山下狂奔,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拼劲全力拉住马缰绳,这才让马停下。战友们见况迅速下马,帮他安抚马匹,待一切稳定后,才继续前进。长途跋涉了十几公里后,骑马换做步行,“绝望坡”的考验才真正的开始。

这个坡需要翻过三个六十度的陡坡,爬坡前大家已经累得气喘吁吁,而面对“绝望坡”,每一步都变得异常艰难。由于爬第一个坡时看不见第二个坡,让人感觉胜利近在眼前,可上去后才发现,第二个坡更长更高,到达第三个坡时,人已经精疲力尽,越爬越绝望,“绝望坡”也因此得名。

然而,“绝望坡”再难行,也从未挡住连队官兵们卫国戍边的脚步。战士们互相搀扶,一步一步艰难前行,每一步都要拔出深陷雪中的脚,再奋力迈出,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

风雪愈发猛烈,道路完全被积雪掩埋,雪雾迷失了战士们的眼睛,马林拿出地图和指北针,在狂风中艰难的辨别方向,可风雪干扰了指北针,地图也被吹得七零八落。“不行,不能慌!”他眯着眼,在雪幕中竭力搜索着熟悉的地标。突然,新兵许运权脚下一滑,整个人在六十度的斜坡上向下滑去。“不好!”马林手疾眼快,迅速扔下手中的装备,飞身扑向许运权,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其他战士也迅速赶来,勠力同心将许运权往上拉。许运权脸色苍白,心有余悸,马林作为老班长安慰道:“没事了,以后千万要小心。”许运权红着眼眶,用力地点点头,心中满是对战友的感激。

这条巡逻路,战士们早已走过无数次,每一处弯道,每一块凸起的石头,都刻在了他们记忆深处。可厚厚的积雪却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伪装,白茫茫一片,让人失去了对路况的判断,分不清哪里是深不见底的沟壑,哪里是令人胆寒的悬崖。稍有不慎便可能一脚踩空。

透过朦胧的雪雾,那座熟悉的山峰若隐若现,战士们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到了,我们马上就到点位了!”他们眼神坚毅,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山峰的方向继续迈进。

新雪凝结成的冰晶,拉长了战士们影子,映出他们在雪地上巡逻的剪影, 风雪可以阻断道路,但阻断不了卫国戍边的决心,可以冻结山河,但冻结不了赤子忠诚的热血。历经多番曲折,终于到达了点位,带队班长马林在确认坐标无误后,艰难的从背包中掏出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此刻的环境下,红旗显得愈发夺目,狂风试图将旗帜扯碎,可旗帜却在劲风的拉扯下,猎猎作响,不屈的飘扬。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战士们与国旗、脚下的这片土地融为一体,向所有人展示着边防军人的钢铁意志与忠诚担当。

扎根在一线,守防到天边。日落时分,晚霞在云层间肆意铺展,淡淡的浅红晕染在了回去的路上,雪花也被镀上了梦幻的金边,冰冷的世界忽然变得温柔起来,巡逻车上大家相互诉说彼此理想,也把思念揉进云里,飘向家的方向。

(作者:刘子贤)

【责编 李鹏】

耕耘军地题材 淬炼时代风骨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11-25

怀念母亲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03

青春有两面,雪落肩章时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5-03-30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