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建:为人师表,治学报国

2020-12-29 13:44
大字号

682154
许光建

成长于三晋大地的许光建,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从教近四十年,坚守着“实事求是”的校训,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使命,严以治学,柔以执教,如同一名铸剑师,为时代锻造人才,为中国之崛起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三尺讲台,三十四年

在回顾自己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时候,许光建无比感慨,“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既是改革开放的亲历人,更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1976年高中毕业后不久,按照当时的地方政策,许光建被分配到了一家锁厂,当了一名工人,在流水线上工作。在这个不大的工厂里,他虽然只工作了一年半,但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真切地体会到了普通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的辛苦。之后,赶上了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许光建顺利考上了大学,他经常说的就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自己的运气好一点。1978年2月,许光建考入山西财经学院(现山西财经大学),在太原学习的四年里,他认真努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在大学期间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毕业前夕入了党,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1982年初,他第一次到北京,来到梦寐以求的中国人民大学,跟着著名价格学专家胡昌暖教授开始学习和研究价格理论和价格政策,并从此开启了学术生涯。三年后,许光建顺利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又攻读博士研究生并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从1984年12月起,许光建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并先后任国民经济管理系副系主任、系主任。2001年开始,许光建参与公共管理学院组建,开启了公共管理教学和研究的新篇章。中国人民大学见证了许光建的学生时期和执教经历,许光建也见证了它改革开放至今的历史变迁。

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最近所说:“我们说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要落实到教师教书育人上,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许光建用三十四年的从教生涯,践行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八个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多年来,他对学生因材施教,力求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认真为学生答疑解惑;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发现研究兴趣,引导学生对学术、科研怀有进取心与敬畏心;在生活上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先成人后成材”,做一个“大写的人”。尽管科研和行政工作繁重,他一直积极承担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教学工作,每学期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最近几年,许光建每年都承担公共管理学院的本科“新生研讨课”和“经济学”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对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兴趣,他会精心设计生动新颖的教学案例,以拉进与学生的距离。

在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许光建在学术上和生活上的高要求影响了一个又一个学生的成长。记者印象比较深的是,他的一位学生王树光同学学习认真、品德高尚,在读硕士期间,在解放军309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体现了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并于毕业后响应党的支援西部、支援边疆的号召,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许光建对这位学生勇于奉献的精神总是赞不绝口,经常将这学生的事迹讲述给其他同学,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按照学校的“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精神规划自己的成长。同时,他指导的学生们在学术上也颇有造诣。他的一位博士生李璐在部队院校任教,曾经获得军队的教学大奖。2017年,他指导的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苏泠然和张齐南和其他同学组成的团队获得了2017年“案例中心杯”全国首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苏泠然同学还被聘为“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2017年第30期案例教学培训暨全国MPA案例编写研讨会与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动员会”授课专家。2018年5月,由许光建担任指导老师的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朱纯超同学带领的“与沃同行”团队再次获得“案例中心杯”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其完成的案例《不完全契约理论下的地方招商——以沃尔沃项目在张家口的引进和落地为例》获得“最佳案例奖”。

许光建在三尺讲台上留下的无数教诲,在学术上对学生的指导,犹如一位铸剑师,为学生砥砺开刃,使其一往无前;也为学生备下剑鞘,助其远行。

躬耕学术,治学报国

在人民大学躬耕了三十多个年头,从经济学到公共管理,许光建在学术研究上勤勤恳恳,他的研究领域从价格问题到国家治理,用多部著作和多篇优秀论文记录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变迁。

“从经济中来,到价格中去。”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光建主要研究的领域在价格改革上,这也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跨过的第一座大山。他在1988年就提出:“价格政策制定必须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价格政策的目标应当是平衡供求关系,同时价格政策必须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逐步扩大自由价格的范围”这一符合改革开放方向的理念。他在《经济科学》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决定作用》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该文后来获得了“薛暮桥价格研究奖”首届优秀论文奖。多年来,许光建一直密切关注价格体系的转变和价格制度的改革。从价格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路和策略,到细嗅蔷薇地分析如农产品、能源、公用事业等具体领域的价格改革政策,许光建见证了价格体制机制改革的历程,为价格改革的顺利推进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他的教学和研究领域更加宽广,既包括价格问题,也包括财政和税收政策,还包括宏观经济问题和市场监管,在这些领域发表了不少论著。近年来,许光建更多地把重点放在财政税收、公共服务、国家治理等领域。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他先后在《人民论坛》等理论刊物上发表了《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完善国家治理,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等学习十九大报告、学习测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会文章。他认为,我国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了重大突破,但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也积累了若干结构性的问题。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主要强调的就是经济发展结构上的一些问题,“不充分”则主要突出总量上的问题。在新时代,更加有效地消除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更加有效地推动不同领域的协调发展,将成为解决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主要路径。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强化税收的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地区等的转移支付,提高这些地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建言献策,兼济天下

许光建总是把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和理念牢记在心,从经济学领域到公共管理领域,一直秉持治学报国、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承担多项国家级、部委级科研项目,研究改革开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政府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规划的研究。从“十五”到“十三五”规划,他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的或公开向社会招标的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研究的课题从测算经济增长速度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等,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编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许光建也非常关心北京和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问题,先后承担了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十三五”时期提升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竞争能力研究》、2013年度温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大课题——《中国梦视域下的温州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研究》等,对北京市、温州市等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调研,从学理角度提供理论支持与解决路径。许光建还曾担任北京市昌平区政府顾问,为加快昌平区科学发展、解决管理难题建言献策。他经常提到的是,他参与的北京地铁13号线的成本价格方案的论证、北京燃气价格改革论证等重要项目,他说,一方面自己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有关部门的任务,另一方面,他也从深入市场和企业的调研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政府如何更好地监管市场。

放眼世界,讲述中国

测试主席强调要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许光建在自己的工作中积极践行这一理念。他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先后两次到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和美国国民经济研究所(NBER)进行学习和研究,为今后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2003年以来,他多次到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进行讲学和研究,为外国本科生、研究生讲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过程和成就,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并为其埋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种子。

682153
许光建任教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援外班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并非是集一人之力可以实现的目标,许光建深谙作为师长,更应当成为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拓宽国际视野、树立文化自信的平台,让学生讲述“青年中国故事”。因此,几年前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之后,他积极与瑞士国家高级公共管理学院联系,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现与中央党校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研究生部、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等共同建立起“亚洲-瑞士公共管理暑期学校项目”,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与瑞士在公共管理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学生培养,加强亚洲国家和地区与瑞士在公共管理改革与研究方面的相互交流。2013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带领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赴瑞士、新加坡、韩国参加该项目,并于项目举办论坛上分享中国公共管理案例。

许光建说:“实际上,我们身边的基础设施、建筑等是最能够体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的,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积极承办国家级援外培训项目 ——“发展中国家中国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高级研修班”,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部分非洲国家的高级官员代表了解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政府治理的理念、路径、政策、经验和教训,除此之外,也向他们分享中国在公共管理、公共政策领域的理论、实践与经验。许光建积极承担为发展中国家官员讲课的任务,得到了学员的好评。

筚路蓝缕,以启“公管”

公共管理学科在我们国家既是一门古老的实践,也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为了适应公共管理实践和学科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于2001年6月组建了公共管理学院。许光建同该校董克用、张成福等教授一起,承担了组建公共管理学院的任务,从那时起他先后担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并长期兼任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主任,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尤其是MPA教育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从21世纪初建院至今,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2012年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在2017年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评估结果为A+,MPA项目被评为A+,MPA项目顺利通过了NASPAA国际认证,2017年9月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成为国内公共管理的一面旗帜,保持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该学科领域的领先地位和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对于学院建设和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许光建感到很欣慰。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为师者,许光建可达之五。又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为人者,许光建亦无愧。

许光建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MPA教育中心主任。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多次获得“薛暮桥价格研究奖”。

(2018.11.16 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