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奚韵永传承 啸声动华夏

2020-12-29 13:26
大字号

“啸伯此生只爱戏,无药可救无人医”。现代京剧《奚啸伯》,将主人公以文人气质对“戏”的挚爱、追寻和探求作为推进情节的“原动力”,围绕其与姚默涵、燕诗侗、董玉山、章萍和四格格、宁一辰等人物的情感交集、矛盾冲突,揭示、展现了一代儒伶为戏而生、有戏则喜、无怨无悔的独特禀赋和“戏”之情怀,着力绘就了一幅意蕴浓厚的书画珍品——那是值得今人敬畏和守望的精神家园。

652115
张建国的表演声情并茂真挚感人,广受戏迷朋友的喜爱

现代京剧《奚啸伯》有四好:好角——奚啸伯,后四大须生之一;好人——爱戏如命、胸怀宽广的奚啸伯;好戏——石家庄市京剧团打造的现代京剧《奚啸伯》;好演员——张建国、赵玉华、张云、张通等一批艺术家。这“四好”构成了一幅凄美而流畅的画卷。

该剧作为2015年度国家基金资助项目,由著名艺术家欧阳中石担任总顾问,国家一级编剧王景恒执笔,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梅花奖”获得者、奚派传人张建国担任导演及领衔主演,“梅花奖”获得者赵玉华等联合主演。

《奚啸伯》讲述的是京剧“奚”派创始人奚啸伯先生,从学艺到自成一派的艺术人生道路,以主人公奚啸伯以文人气质对“戏”的挚爱、追寻和探索作为推进故事情节的“原动力”,展示了他1929年下海到上世纪60年代初的艺术生涯,展现了一代儒伶为戏而生、有戏则喜、爱戏如命的艺术情怀。该剧对矛盾处理巧妙,人物性格突出,由奚派传人用奚派艺术塑造奚啸伯形象,既有纪念意义,在京剧现代戏中又有探索意义。

一代儒伶再现京剧舞台

2016年8月,由石家庄市京剧团创排的新编现代京剧《奚啸伯》首次在戏曲舞台上展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奚啸伯的一生。作为石家庄市自主创排的又一大戏,该剧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近年来,石家庄市先后完成了《安娥》《百合岭》等一批重点剧目创排工作,并多部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成绩背后是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的探索。近日,京剧《奚啸伯》参与京津冀优秀剧目展演,再次回到“本土”,编导和演员们都有“回到家”的亲切感受,记者走进《奚啸伯》剧组,用镜头记录石家庄本土的文艺作品的打磨历程。

652111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奚啸伯》参演第八届中国京剧节前,河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邢国辉看望慰问了剧组主创人员并合影留念

一走进石家庄京剧团的排练场地,就听见演员们吊嗓的声音和铿锵有力的锣鼓点的声音。炎热的夏季即使坐着不动也会汗流浃背,但这却丝毫不影响演员们的排练热情。尽管剧目创排完成后,该剧曾先后赴北京、天津、山西、河南等省市巡回演出,大家早已经“驾轻就熟”了,可排练舞台上,演员们精益求精、一遍遍认真打磨着唱段,兢兢业业地做着准备。现场的导演和工作人员也全神贯注地观看着台上的一招一式,一个小小的手势和走位都要反复推敲,直到找到最满意的呈现形式。

奚啸伯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在四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深受观众喜爱。他创立的奚派以“气质脱俗、清新典雅、文静深沉、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著称。1957年,奚啸伯来到石家庄地区京剧团,也就是现在的石家庄市京剧团担任常务副团长,从此和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

“一字一句心血漫,一招一式皆艰辛”。故事讲出来简单,但讲好并不容易。自2012年筹划以来,京剧《奚啸伯》八易其稿。作为反映地域人物的大戏,剧目的编排以及对人物在石家庄期间的故事挖掘便成了戏剧编排的重中之重,反复斟酌后,最终以奚啸伯对戏的热爱、追寻和探求为线索,艺术地再现了他“为戏而痴”的一生。

四年磨一剑,在反复推敲打磨后,京剧《奚啸伯》于2016年8月正式与观众见面,首演反响好评如潮。随后,《奚啸伯》走进北京、走进天津、山西、河南,所到之处观者如云,好评如潮,取得了极大成功。今年第八届中国京剧节于5月11日至29日在江苏南京举办,全国24个省区市、34个京剧表演团体的29台剧目、5台武戏专场等参演,名家荟萃,好戏连台。石家庄市京剧团创排的现代京剧《奚啸伯》,于5月14日、15日参加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活动,这是石家庄市京剧大型剧目首次入选国家级京剧赛事,是石家庄市京剧历史上“零的突破”。

652114
在河南郑州巡演,大受欢迎

奚啸伯先生在中国京剧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奚派”艺术等方面的精深造诣和非凡成就,是石家庄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鉴于先生对京剧艺术的超凡贡献和对石家庄市乃至河北省戏剧事业的特殊意义,石家庄市京剧团于2012年6月开始谋划创排京剧《奚啸伯》,邀请石家庄艺研所一级编剧王景恒执笔创作,作为纪念石家庄市京剧团建团70周年(2017年)的重点剧目推出。

石家庄市京剧团团长杨国起向记者介绍,石家庄京剧团成立于1947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1957年,“四大须生”(后)之一、奚派艺术创始人奚啸伯先生倾情加盟,使剧团逐步形成高擎奚派旗帜,荟萃诸多流派的剧目特色和艺术风格,在省内乃至全国京剧界久享盛誉。一个时期以来,从石家庄走出的奚派传人屡见不鲜,影响日益扩大。从这一意义上讲,石家庄即是奚派艺术安家落户的福地,发扬光大的宝地,继承传播的根据地和大本营。2006年,奚啸伯成功入围并成为石家庄十大当代名人之一。

《奚啸伯》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之后,石家庄市京剧团以更高的角度对该剧进行了重新审视,认真谋划,精心设计,稳妥实施,逐步推进。先后邀请北京及省内外知名戏剧专家为剧本“把脉”“会诊”,数度研讨、反复修改,并确定了以奚派再传弟子、当代“奚派”领军人物、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建国为导演兼领衔主演的主创团队和演员阵容。其中,执行导演由国家话剧院创作研究室编导张翰轮担任,唱腔设计由国家京剧院一级作曲邱晓波担任,音乐设计、配器由国家京剧院一级作曲朱世杰担任,音乐设计、鼓师由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奏员李金平担任,音乐设计、琴师由国家京剧院李杨担任;青年奚啸伯由张建国弟子、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教师张通饰演,四格格由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张云饰演,章萍由陕西省京剧院一级演员赵冬红饰演。

652110
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之后,石家庄市京剧团以更高的角度对该剧进行了重新审视,认真谋划,精心设计,稳妥实施,逐步推进

同时,石家庄市京剧团也选出最佳演员阵容,由领衔主演、京剧荀派传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赵玉华饰演剧中姚默涵,一级演员牛征良饰演董玉山,青年老旦演员范闪闪饰演奚母,青年青衣演员张伟欣饰演张淑华,花脸演员王亚东饰演燕诗侗,青年老生演员吴佳明饰演区荣成(张建国的弟子),老生演员冯亮饰演宁一辰;一级演员赵建忠(奚派再传弟子)饰演B组奚啸伯,李文乐、吴勋担任B组琴师、鼓师。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和造型设计均由省内知名专业人员担任。

在《奚啸伯》赴南京参加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临行前的5月10日晚,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邢国辉看望慰问了《奚啸伯》剧组主创人员。邢国辉动情地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测试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创作更多的艺术精品,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邢国辉指出,奚啸伯先生的奚派艺术是石家庄的宝贵财富。这次石家庄市京剧团创作的京剧《奚啸伯》参加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以艺术的形式将奚啸伯先生的人生搬上舞台,也是把石家庄声音、石家庄故事、石家庄形象传播到全国的大好时机。他要求,要珍惜成绩,再接再厉,按照精致、细致、极致的要求演好节目,为进一步扩大石家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出贡献。

只有潜心创作,深度打磨,才能有驰骋艺海的底气,在文艺界大力实施精品战略的当下,《奚啸伯》以更赤诚的情感,更生动的形式和更精湛的手法,丰富人民生活,开拓艺术创作的崭新境界。

最忆前辈辟“蹊径” 更有新人筑“高峰”

很多观众朋友,对于当下新编戏有着很多的质疑。大都认为没有想象得好看,没有耳熟能详的声腔,没有期待感……更有一些不了解京剧的青年朋友,直接选择不进剧场看京剧,进而就导致了非良性的京剧市场现状。

652112
2017年5月《奚啸伯》主创人员参加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专家点评会

对此,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奚啸伯》的导演兼主演张建国说,新编历史京剧《奚啸伯》不走寻常路,选择“复古开新”。所谓复古也就是守住京剧表演的精髓“程式与虚拟”,不利用大制作来烘托,而是使用最传统的、最京剧味道的表演,来吸引观众。京剧《三岔口》的写意性程式表演,近百年来赢得多少中西方学者观众的追捧,就是因为它守住了“古”法,没有刻意的包装,这才是京剧味儿!所谓“开新”是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的元素,但这不是表明这个戏会“两张皮”,附会上时代元素让人难以接受。而是京剧表演历来就是包容的、是融合的!京剧的发展何尝不是多剧种的移植与交融,最终形成京剧,那么近百年的京剧发展,我们的前辈名家何尝不是“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可见“复古开新”相辅相成,绵延至今。这也是《奚啸伯》创作理念的出发点。

就戏而言,作为奚派传人领军者的张建国在演唱上掌握了奚派严谨工整、韵味浓郁、委婉流畅、行腔百转迂回的艺术特点,并发挥了他自己嗓音宽厚、圆润的特长,演唱腔圆韵足。张建国抓住了奚啸伯命运与性格中最具代表性的两方面:事业上锲而不舍与艺术风格上清新高雅。他运用多年积累的舞台经验,在扶弱、下海、遇挫以及创演现代戏、培养梨园后人等方面精心刻画,生动展示了奚啸伯旷达的心路历程和坚韧不拔的品格,树立起一个清晰的舞台形象。张建国说,这部戏的创作启示我们:新戏的创作不仅依靠文本和导演,更要调动起演员的创造性,这样,戏曲的魅力才得以展现。

第一次尝试连导带演的张建国,导演风格和表演手法也有一种戏曲与书画合而为一的审美。唱、念是奚派最具艺术特色的部分。该剧开始,伴随奚啸伯扫雪的第一个戏剧动作,他舒缓惆怅地唱出“隆冬月寒风凛冽,雪皑皑”,场景极具沧桑感。再如,被打成“右派”后,中年奚啸伯垂头丧气,“天昏暗,云低矮,山雨来”,舒缓的唱腔和字、音、韵的强调,把政治风暴后主人公迷茫无措的心情和复杂感受表现得非常生动。

652113
老戏骨张建国“演而优则导”

演出中,尤其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该剧用现代光电技术,将奚啸伯的代表名段《白帝城》中的经典原唱嵌入到剧情中,巧妙地串起剧情发展,把对奚派艺术的回顾和剧情需要结合得天衣无缝。奚啸伯饰演者张建国表示,在现代京剧中加入“老腔”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经过了修饰,既让懂戏的老观众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唱腔,也融入了新的想法和情感。

荀派名家赵玉华饰演姚默涵,这个人物年龄跨度大,内心情感复杂,赵玉华发挥其优越的嗓音条件,以荀派为宗,又在小腔的吞吐方面突破了流派的局限,成功塑造了这一形象。荀派新秀张云演出的四格格唱念功力突出,人物拿捏准确,戏份不多却亮点明显。此外,程派名家赵冬红,以及青年奚啸伯扮演者张通等演员的表现也都令人印象深刻。

排新戏 讲好中国故事 激发爱国心

演出结束后,专家与主演召开了研讨会,专家纷纷给予《奚啸伯》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带有地域特色,反映时代精神,颂扬文化大家,传承奚派艺术的好戏。

张建国表示,唱好《奚啸伯》,对今后京剧如何走下去,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明代诗人于谦的《咏石灰》是尚长荣献给奚先生的一段自编曲唱腔。张建国说,振兴京剧艺术呼唤着当代的奚啸伯,我们应该继承奚啸伯先生一生的艺术精华,让奚派艺术薪火相传。

652116
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奚啸伯》演出剧照

谈及对这部戏最深刻的感受,张建国说,无论在舞台上还是舞台下,他都被奚啸伯先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涵养所激励和启发。他最辛苦的日子,是家住北京安定门二条时,每日清晨,到安定门外护城河边喊嗓子,边走边喊。冬天,赶上下大雪,就带上一把条帚。出了城就边扫边走,边走边喊,一直走出十三个城门垛子。然后,再扫着雪往回走。如此,五年如一日。

奚啸伯先生四十年的艺术生涯,集诸子百家大成而树一帜。他用毕生心血积累了一整套“唱”的法则,被誉为是“洞箫之音,珠走玉盘”。可以说他的唱是法度严谨、系统规则的一套学问。《白帝城》是一出他唱到老,演到老,余味不尽,倾注一生心血的戏。他常演常改,随时随地,历经近三十年的精打细磨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风格,火爆处势如火炭,沉静处又哀凉如水。《白帝城》令奚啸伯声名鹊起,而奚啸伯更令《白帝城》常青于剧坛。

张建国说,奚啸伯这个名字代表着中国京剧史上的一段传奇。他既非梨园世家子弟,又不曾进过任何科班,以一介票友下海,却成为京剧奚派艺术创始人,凭借卓越的才华牢牢占据中国京剧“四大须生”的一席。

奚啸伯是满族正白旗人,8岁时,从手摇留声机学会《朱砂痣》《探母》。11岁时,在一次聚会上即席清唱《斩黄袍》,博得在场的言菊朋的赞许,遂正式拜言为师。19岁下海,先后搭过尚和玉、杨小楼、尚小云的班社。25岁为梅兰芳唱二牌老生。27岁开始自挑大梁,挂了头牌,在名角如云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初,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同被誉为中国京剧“四大须生”。

奚啸伯先生人品特别好,平易待人,不管主角、配角一视同仁。先生在艺术上特别讲究,跟大家聊戏时总是很中肯地指点对方怎么提高、从哪里入手。奚啸伯还是第一个到农村演出,排演京剧现代戏最早、最多的艺术大家。那会儿农村过春节时兴搭高台唱大戏,他们除夕晚上都在农村过,为的是大年初一让村里人听京剧。

“腹有诗书气自华”,奚先生,舞台上气质脱俗,生活中正直坦荡,与朋友交真诚无私,课弟子悉心倾囊,诚为现代京剧史上一位令人钦佩的艺术大师。张建国充满深情地说,好的故事要用我们的京剧形式很好地传播下去,因为京剧的大写意,它的程式化和它的包容性,最适合把传统的经典故事立在舞台上,启发后人怎么去做。我觉得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给我们的启发,就是让我们来创作经典,创作精品。总书记说了不能只有高原,没有高峰。我们要有高原,但更应该勇攀高峰。

(2017.09.16 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