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兴: 红色 科特派,生态天心茶

2022-11-14 15:46 作者:刘颖 王荣华 整理:吴轲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科技特派员徐茂兴助推天心正岩生态茶园建设

徐茂兴将茶从选种、种植、生产、审评到品饮的全过程归纳了“栽、制、审、泡、啜”五个方面,实现了天心正岩从茶叶种植到加工全过程的标准制定

闽北武夷山因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奇秀甲于东南。在“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沟壑溪折处,烂石砾壤上,武夷岩茶根植入岩层风化的土壤里中,汲取日月精华生长。金秋里的茶园不时地传来几声虫吟鸟唱,阵阵微风带来天边的几片云彩。“用‘生态茶园模式’种茶,病虫害有效减少的同时,茶叶色泽绿、香味足、口感好。”在武夷山市天心正岩的生态茶园里,科技特派员徐茂兴正指导工人们进行茶园的管理。近年来,天心正岩的品牌效益和知名度日益凸显,这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环境,也离不开科技特派员制度,离不开科技特派员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科学指导。

科技特派员徐茂兴在天心岩山场指导工人生态养护

山青了,水绿了,茶更香了。

作为当地的一名科技特派员,徐茂兴每天都格外的忙碌。种生态茶,用智能化生产设备,探索清洁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帮助天心正岩甚至更多的茶农茶企提高茶产业的科技化水平。

八闽大地的这抹清香,也一直萦绕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2021年3月22日,总书记来到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徐茂兴作为三位优秀科特派代表之一,能够站在总书记面前聆听到总书记的讲话,他感到兴奋不已,“总书记为武夷山的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历史的年轮上,镌刻着奋斗者们的身影。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擘画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深入历史文脉里挖掘精神养分,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在国家发展、复兴之路上,无不处处彰显着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天心正岩人深深浸染这一血脉,在创立属于天心正岩茶业的道路上,锐意进取,砥砺前行,致力于为中国茶业的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红袍朝圣地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凝聚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奋进伟力,引领中国号这艘巨轮穿越过重重险滩,在跨越历史雄关中朝着光明的未来破浪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灿若星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如有源之水,滋养中华民族绵延不绝。

茶文化贯穿于上下五千年,“油盐酱醋茶”在满足大众口腹之欲的同时,实现了“琴棋书画茶”在精神世界的渗透。武夷岩茶因生长的土壤通透性能好,钾锰含量高,酸度适中,茶品岩韵明显。“上者生烂石”这也便是岩茶的取名由来。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独具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尤以“大红袍”最为著名。

而“大红袍”有着一段不寻常的来历。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方丈,老方丈见他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用沸水冲泡茶叶给他喝。几天后,丁显基本康复。临行前,丁显对方丈说:“小生若今科得中,定重返故地谢恩。”

不久,丁显高中状元,并蒙皇帝恩准返回天心寺谢恩。方丈说:“当时给状元喂服的不是什么灵丹仙草,而是九龙窠的大红袍。”丁状元深信神茶能治病,便想带些回京进贡给皇上。老方丈用锡罐装好茶叶由丁状元带回京师。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

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患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在喝过大红袍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山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

天心岩基地照片

核心产区是好茶原料来源的重要保障。天心岩作为武夷山“大红袍”的发源地,有着“正岩”的风骨和良好的生长环境,独特的地理、植被、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构成了产出好茶的基础。武夷山的山水之奇,造就了武夷茶,也造就了武夷岩茶“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气韵,也成就了武夷岩茶在中国茶叶中的重要地位。

“红色”科技特派员

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种事业是正义的、宏大的,而且因为这种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回首来时路,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

回首过去,几多感慨。1995年,徐茂兴从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毕业,成为首批科技特派员来到武夷山,在从事茶学和茶叶工作的30多年间,不断深化茶叶管理技术、茶叶生产制作及茶叶技术审评研发,之后一直从事专业工作,经过不断的钻研、提升,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术理论及实践经验,并逐步将“生态茶园”模式建设并推广起来。

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法有13道工序:晒青、晾青、做青(包括摇青和静置)、炒青、揉捻、复炒、复揉、毛火、扇簸、摊放、拣剔、足火、炖火。每个工艺流程,都有很高的要求和很高的专业性,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当专业的茶师。同时,茶园的管理和山场的管护,也需要相对有经验的人员完成。天心正岩为给消费者提供优质正宗的武夷岩茶产品,注重专业团队的合力,选取了业内优秀的种茶、制茶团队,形成合力保障前端质量品质。

作为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中心茶科所农艺师,国家级一级评茶师,天心正岩首席茶师,徐茂兴将茶从选种、种植、生产、审评到品饮的全过程归纳了“栽、制、审、泡、啜”五个方面,实现了天心正岩从茶叶种植到加工全过程的标准制定。制茶技师对于制茶而言非常重要,但一款好产品的呈现,还需要多元结构的专业团队高效协作,即采摘前的绿色生态综合管理、精益求精的制茶程序、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团队的评审、出厂前的道道质量检查,共同建立起天心正岩特有的“岩”标准。

武夷岩茶的制作加工过程精细考究,其中,焙火是武夷茶制作的关键环节,焙火工艺对于武夷岩茶的独特品质的形成至为重要。在不同的焙火方式中,以传统的手工炭焙最受推崇,手工炭焙讲究对于焙火程度与手法的灵活而精准的拿捏与把握。其过程复杂,技术含量高,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中重要的工序部分。

手工炭焙对经验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掌握。而富有经验的制茶技师的手工炭焙,是武夷岩茶呈现岩骨花香和隽永风神的重要一环。

乌龙茶生产中的“做青”过程,也是决定岩茶品质的重要工序。但繁复的炭焙工艺目前为武夷岩茶加工独有:在炭火参与的岩茶加工过程中,形成了武夷岩茶特别的品质特征。其香气、口感、韵味都在炭焙过程中不断得以丰满、完善、融合和升华。所以,制茶人在形容焙火重要性时经常讲:“三分做七分焙”。

刘安兴焙茶

随着时代发展,工业化、自动化的焙火工艺在理论上而言可趋向达到与手工同等的制作要求和水准,但实际上目前实践中仍然与“看茶做茶”和“看茶焙火”的灵活拿捏把握还是有不小的距离。而对于高端、优质、稀少的精品茶来说,手工焙火可针对茶的特点灵活把握,其精细程度是目前机器尚无法替代的。因此,手工炭焙工艺对于高品质武夷岩茶来说,依旧是不可或缺的。天心正岩由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安兴带领团队严格把控制作工艺和品质,坚持为老百姓奉上一杯喝得起的放心茶。

生态天心茶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天心正岩立足于武夷山优越种质资源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用古法自然的科学理念管理“天心正岩”茶园,现有茶园全部实现生态茶园管理,并倡导有机栽植体系,传承历史遗留名丛资源,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创新未来。

天心正岩用十年磨一剑的执着打造“平价茶 放心茶”的企业理念,在自有茶园基地里因地制宜,通过完善茶园道路、水利系统,综合运用绿色防控手段,组建顶尖的专家团队。采用现代的生物防控措施做好茶园病虫害的防控,采用陈宗懋院士推广的粘虫板和诱虫灯来防治病虫害,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采用廖红教授推广的茶园夏季种大豆,冬季种油菜花,以提高茶园土壤肥力,茶园不施用化学肥料;省农科院张艳璇老师以虫治虫、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生物防控技术。建立“林-果-花-茶-草”一体化生态系统的理念,让每座茶园都自成一个生态系统。从而实现了茶叶品质的提升,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国家公园的建设,葆有属于武夷山水的样态,在美丽中国壮阔行进的每一步中,书写着武夷的新篇章。

岩茶大师刘安兴审评

天心正岩人精研武夷岩茶传统技艺,“此卷长留天地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刘安兴大师带领的专家团队一起,负起茶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任,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智慧与魅力,使其发光发热,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做好每一片茶叶,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助力。

武夷岩茶以其卓越品质和声望,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较高的市场价值认知,相对其它茶叶品类而言总体价格不算低。究其原因有很多:品质优异、产区产量有限、制成率较低(大体10斤鲜叶制1斤成品茶,其他茶叶通常是4斤鲜叶制1斤毛茶)、加工生产周期长风险大、人工费用高等。

由于武夷岩茶的品种差异、产地差异、加工水平不一,每市斤价格从几百元到十几万甚至数十万不等。已知的品种300余,常见的商品品种32个,再加上一个山场一个价位。这样的立体产品结构最终决定了单价的广泛区间。其间也不乏鱼龙混杂,滥竽充数者。

但不管如何,在目前现有的市场价值认知的基础上,我们还是应该讲究一款产品的良好消费价值。如果一款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消费价值低下,那又怎能称得上一款好产品呢?

陈宗懋院士考察天心正岩生态茶园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家陈宗懋在考察天心正岩生态茶园后由衷说道,天心正岩人秉承对消费者坚守绿色生态的消费价值,落实产品的性价比,应该是一杯好茶的应有之义。

武夷山共有5000家加工企业,只有1100家是SC认证,53家是诚信茶企,44家是省著名商标,22家是省科技型企业。天心正岩同时获得了福建省科技型企业、福建省著名商标、武夷山市第三届诚信茶企业、中国茶叶学会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

省著名商标

诚信茶企

大红袍特等奖

省科技型企业

武夷山脉,茶香万里。天心正岩数十年如一日深耕在武夷岩茶领域,始终坚持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平价茶、放心茶”理念。今年,全国加盟店数量已经跃升到160多家。不仅带动了当地茶农们使用绿色的新型生物防控措施,还带动了农民的增收。

在武夷山的千崖万壑中,天心正岩人用生态建设让绿色茶园实现有机平衡,揭开一杯放心好茶的秘密。

(2022年第21期)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