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不忘初心 与航空事业一路同行 忠诚奉献 为国防建设逐梦海天

2023-02-27 14:52 作者:张强 刘冬梅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他是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所首席专家兼科技委主任、第五任总设计师、歼-15飞机常务副总设计师、多型飞机总设计师、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博士生导师。

他是我国航空装备跨代、跨域发展的探索者之一,具有丰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是行业内具有较高威望的开拓型飞机设计专家。

他参加工作37年来,潜心钻研航空重点型号研制及预先研究工作,先后参加和负责了多个型号的研制,尤其为我国首型舰载机着舰和新机首飞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多次立功受奖,先后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航空工业“航空报国功勋奖”、航空报国金奖、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风云人物”,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航空航天月桂奖技术先锋等多项荣誉。


王永庆

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兼科技委主任、第五任总设计师、多型飞机总设计师、博士生导师。我国航空装备跨代、跨域发展的探索者之一,具有丰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是行业内具有较高威望的开拓型飞机设计专家。先后参加和负责了多个型号的研制,为我国首型舰载机着舰和新机首飞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立功受奖,先后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航空工业“航空报国功勋奖”、航空报国金奖、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航空航天月桂奖技术先锋奖等荣誉。


2022年11月7日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前夕,由航空工业主办,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等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在广东珠海隆重举行。20个获奖团队和获奖人获得“技术先锋”“终身奉献”等七项大奖,这是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最高荣誉。

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右)为“航空报国功勋奖”获得者王永庆颁奖

王永庆荣获2022年航空航天月桂奖·技术先锋奖

月桂加冕,他们的荣耀彰显航空航天新成绩!那晚,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沈阳所)首席专家兼科技委主任王永庆获得“技术先锋”奖。他的颁奖词:“铸重器、唤雷霆穿越空间;掌风云、破强盾制胜决战。强军队战力,补装备短板;给航母佩刀,为长天奉剑。你的目光是一串航灯,你的情怀是一片海天。”

非常有幸,在沈阳所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记者采访到王永庆。举止儒雅谦逊、谈吐幽默风趣,他带给人亲切的感觉。一席方桌、两杯清茶、徐徐话语,朗朗笑声。人生、事业、情怀、责任、担当,他的故事慢慢展开,他的形象渐渐鲜活。 

结缘航空  埋头实干

有一个词叫缘分,是某种必然相遇的机会和可能。

1965年2月,王永庆出生于吉林市,幼年的他居住在吉林市郊区一个飞机修理厂附近,当时厂里正在维修歼-7飞机,每当看到修理好的飞机一次次起落试飞,他都十分兴奋,也许在那时,冥冥之中他就与飞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7岁,正是人生最富有梦想的年华。高考报志愿,这个从小抬头看飞机的少年,报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进入飞机设计专业学习。

198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被誉为“战斗机设计研究基地、航空英才摇篮”的沈阳所工作。从此便将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航空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也由此开启了他的“航空报国”之旅。

王永庆刚来沈阳所时被分配到总体室总体组,从事飞机总体设计研究。不久,有一项任务因为缺人手,便把王永庆借去帮助画图。工作中他的老师发现这个小伙子不仅会画图,也很擅长计算参数,更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就这样他凭借聪明才智脱颖而出,进入了预研课题组。

王永庆与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院士(左)在讨论问题

1987年,为加强预研工作,沈阳所成立预研总体组。由顾诵芬担任专家组专家,杨凤田牵头,先是对项目进行预研论证,当项目的技术途径明确了以后,工作又被安排到其他项目,这些预先研究的技术经过论证立项变成指南,然后再变成研究的题目。

“预先研究”是在产品立项研制之前所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与开发,为新型号研制或原有型号的重大改进提供可用新技术。由于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不同,预研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宽,有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先期技术开发和技术验证等,对参与预先研究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我国航空工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即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将预先研究作为一项单列的科研计划进行独立安排。多年来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实践证明,必须切实抓好预先研究、增强技术储备、成体系地取得工程技术的实际成果,才能确保型号研制的顺利进行。

在王永庆的工作中,他主持的预研工作大致占到一半的时间与精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他选准关键技术,以最大努力地避免“成果一大片,型号看不见”的现象,做好预研与型号的顺畅衔接。

王永庆与杨凤田院士(右三)在珠海航展

这些年来,王永庆始终坚守在战斗机设计研制的第一线,着眼于21世纪空、海军对武器装备的迫切需要,先后参加、主持了多个国家重点型号飞机研制和预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为祖国航空事业的腾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型号方案设计过程中,他采用先进的分析手段,确保技术方案的准确性和先进性,同时将先进的设计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型号研制之中,实现了设计与工艺并行,提高了设计质量、缩短了研制周期。此外,他还把目光紧紧瞄准国际航空技术的前沿。

作为预研课题主要负责人,他先后组织完成了多项航空技术最新领域的预研课题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创新与探索,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气动隐身综合一体化设计等多项新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先后参与编写论文论著和各类技术报告60余篇,并在多个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多篇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2010年,他被推选为中国航空学会飞机总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开拓创新  攻克难关

同国防科技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王永庆明白,军强才能国安,和平只在剑锋之上,长缨在手,方能以武止戈。

跨代拓域志冲天,为国铸就倚天剑!王永庆长期致力于探索航空装备跨代、跨域发展,潜心钻研预先研究工作及航空重点型号研制。他带领团队奋战数千个日夜、通过分析海量数据攻克大量关键技术,成就了一次次舰上平安起降,使我国空中力量从陆地走向海洋。上高原、跨戈壁、登航母,他的脚步踏遍每一个试验现场,让我国自主研发的多代战机比翼而飞,游弋在祖国的蓝天碧海之上;他用坚定的目光诉说:“只有我们更努力,才能让中国更硬气,才能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加足底气!”……

进入21世纪,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审时度势,确定了发展航空母舰的重大决定。航母是中国的百年梦想,舰载机是航母建设工程中的重要装备,也是海洋强国捍卫海洋利益必备的精锐利器。设计舰载机是一项开疆拓域、由陆地走向海洋的伟大工程,同时,对于设计者而言,更是对于尖端和极限的一种挑战。

国家将该项任务交给了沈阳所,孙聪任总设计师,王永庆任常务副总师。经过前期论证,确定了歼-15飞机研制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研制思路,他们就开启了逐梦海天的征程。

歼-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国内没有研制规范和技术体系可以遵循,也没有设计基础和使用经验提供参考。由于涉及重大技术关键多,难度极大,需要技术决策和跨行业协调的深度和广度也前所未有。想要舰载机勇往直前,搏击海空,就必须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

王永庆组织团队集智攻关,一步一步从零开始,全面突破了高增升气动布局、高承载结构和特殊机构、着舰轨迹控制、特殊环境适应性、舰面保障等多项关键技术,探索适于我国国情的舰载机设计、试验、试制、试飞流程,建立了我国舰载机完整的技术体系,为国家研制新一代舰载机积累了宝贵经验,带出了一支成熟的研制团队。

在研制过程中,王永庆带领团队尽量把所有能想到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仿真。他们曾经在1个月里举行过25次讨论会;他们经常为了一个细节问题,反复斟酌,反复讨论,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在他的回忆里,那段时光是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快乐的!

由于舰载机以航母为使用基地,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机动性、作战半径、载弹能力、打击能力等问题外,还必须在确保飞行员的安全、实现舰上安全起降和使用等上下足功夫。每一次有了新方案之后,王永庆都要和试飞员一起研究怎么着舰、怎么起飞并反复试验。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如何处置、如何应对。试飞最密集的时候,王永庆和同事们从早到晚连轴转。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设计分析与测试验证、数以万计的技术数据、千百个在试飞现场高强度高压力的日夜鏖战,他们终于实现了中国舰载机零的突破。

2009年8月31日,歼-15实现陆基首飞。王永庆看着自己研制的战斗机飞上蓝天,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激动不已,他说那个场景是会让人洒泪的。

2012年11月23日, 歼-15成功地在“辽宁舰”完成了首次着舰。自此,中国拥有了自己的舰载机,标志着中国战斗机研制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的历史性跨越。当时西方媒体还在宣称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1年半的时间,没想到仅仅2个月后,歼-15就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而且一次就是5名飞行员全部安全着舰。

与首飞的激动相比,在歼-15成功着舰的那一刻,王永庆似乎更多的是胸有成竹的淡然。在他看来,用几年时间的几千次飞行试验和众多的新技术,换来了骄人的成绩,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王永庆讲述“飞鲨”十年的故事

经过全行业多年的努力,国家民族有了自己的航母、自己的舰载机,能更好的保护领海和海洋权益,这是王永庆他们最为自豪的。这些努力记录着全体参研人员不忘强军初心、牢记报国使命的铮铮誓言与脚踏实地的行动。

面对世界航空武器装备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国家对高性能武器装备的迫切需求,王永庆带领团队在重点型号研制中继续创造着中国航空史上一个个奇迹。

为了满足实战需要、适应未来复杂作战环境,必须要研制更为先进的战斗机,王永庆确定了以作战使用为牵引、以任务综合处理为核心等突出多用途作战能力的设计思想,决策应用新一代高性能传感器、新一代武器和新一代系统构架。面对技术体系难度跨度大、关键技术多、研制周期短等诸多困难,在对新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制、试验和验证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后,他带领团队攻克先进传感器应用、系统优化集成、相关技术工程化及飞机平台优化改进等设计关键中的难题,提高了飞机综合作战能力,并首次利用战斗机平台实现了电子侦察与电子支援任务,奋勇抢占航空科技制高点。

鹘鹰飞机是沈阳所主导研发的第四代先进多用途战斗机,其研制打破了传统的研制模式。王永庆勇挑重担,组织开展了飞机总体、气动、隐身、结构多方案对比和优化,并确定机载系统的主要设计要求,勾画出一型性能优良、发展潜力巨大的飞机平台图像。在型号任务繁重、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他果断抽调了大量技术骨干,组建了项目工作队;他深入一线,开展问题清理、研讨重大技术问题、部署技术工作、确定技术方案;全面加强与主机厂的业务协调,开展快速试制,解决周期紧张的矛盾。

2014年11月,鹘鹰飞机在珠海航展惊艳亮相,后又走出国门,参加迪拜航展、巴黎航展,引起了国际航空界的广泛关注。研制过程中,沈阳所在技术、管理、设计手段以及研发模式上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锤炼出一支能够引领未来战斗机发展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能同时研制两型四代机的国家。

在去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王永庆表示:“鹘鹰这个项目目前一直在按着计划做相应的试验和试飞的任务,后续还会继续往下做的更好。”

在王永庆和团队的长期努力下,很多自主创新的“高科技”“新科技”在航空武器装备中有了更好的发挥舞台。他先后提出新机总体气动布局方案,实现了飞机总体、气动、隐身综合设计;组织解决了机身油箱密封、主起和平尾间隙控制、飞机地面滑行右偏等技术问题。他提出以提高态势感知、多目标攻击、电子对抗等能力为重点的设计方案,解决了隐身工程化应用、系统综合集成与优化、雷达与电子对抗等设计关键。

飞机研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充满着艰辛和挑战,周期长且难度大。从方案论证到设计研发,再到最终定型,涉及数百项关键技术。能做到万无一失、表现完美绝非靠的是幸运女神的眷顾,靠的是经年累月的直面挑战、苦干实干,不断超越,持之以恒地走创新发展的道路,才能站在航空高科技的前沿。

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王永庆深知,“中国要强、人民生活要好、祖国要统一,必须有强大的国防科技作为支撑。我们必须超前布局、超前谋划,聚焦实战、聚焦前沿,研制更多、更强的武器装备,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祖国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探索实践  勇挑重担

37年来,王永庆从参与多个专项课题、指导进行新一代战斗机预研论证、舰载机论证,到负责具体型号研制,引领我国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的发展,奋力谱写着新时代中国航空工业的新篇章。他也由一名普通的设计员、专业组长、室主任、副部长、副总设计师,成长为航空装备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担任多型战斗机总设计师载誉无数,但从不居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科学家的风骨,也是航空人的格局。

2006年,41岁的王永庆接过了历史的重托和接力棒,成为沈阳所继黄志千、顾诵芬、李明、孙聪之后的第五任总设计师。在担任总师的15年时间中,他主抓体系建设,重点放在技术的发展和能力的建设上。

王永庆与李明院士(左)

为进一步发挥总师系统技术领军作用,全面提升技术创新发展能力,王永庆牵头完成了总师系统管理模式改革,确立了准项目团队管理的模式。按照专业、型号、任务,建立了包括总师、型号/项目总师、专业副总师、业务副总师、型号副总师的技术带头人系统架构,制定了管理办法,构建了责权利统一的管理机制,实现了技术决策系统和行政指挥系统的有机统一。

他致力于飞机研发基础能力的提升,重视专业建设,使沈阳所研发技术能力同步实现跨代提升。他创新技术手段,在国内首次推行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摸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数字化设计体系,大幅提升了飞机设计、试制质量,并缩短飞机研制周期,保证了研制计划顺利进行。在某飞机项目中,创造了55天完成详细初步设计,6个月完成全机制造数模定义与制造数据发布的新纪录。

他倡导正向设计理念,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并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以两型机研制工作为蓝本,带领各专业领域自上而下大力推进研发流程建设工作,分层级疏通专业研发数据交互,显性化表达各研发环节的输入输出等要素,构建出贯穿飞机全生命周期的通用研发流程,有力支撑了后续先进型号的高质量研发工作。

他牵头成立沈阳所研发流程建设IPT团队,团队人员虽不在一起办公,但团结协作、紧密互动,聚焦型号研发质量和效率,致力于用科学的方法论建设研发流程。2018至2021年,该团队牵引沈阳所10余个专业领域、近300人,自上而下逐层分解,最终升级飞机全寿命周期研发流程V1.0,形成以三千多张流程图、四千余份作业指导书和四千余份数据项说明文件为主体的流程成果体系,统筹各领域共梳理出2.5万余项研发活动,将研究所研发业务中最复杂、最难以理清的业务关系,显性化地表达出来。

他重视推广流程理念,牢固流程意识,在沈阳所内多次组织流程理论培训交流,覆盖各领域四百余人。过程中采用“建设-审查-测试-试用-完善”的闭环管理模式,不同环节制定不同的管理要求,形成一整套由建设规范、表单、模板组成的标准文件,确保流程建设质量可控、状态清晰。

流程建设工作接口众多、协调任务繁重,但成绩显著。为明确流程的接口关系,该团队积极与各专业展开多轮沟通,全年会议协调多达50余次。为有效解决流程设计难协同、规范性难约束和状态难管控等难题,经反复论证、明确需求,定制开发出一套集流程建设、管理功能为一体的信息支持系统并上线试行。王永庆认为研发流程V1.0的发布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全所技术人员既是流程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执行者和把关者,未来应着重关注研发流程的完善和优化。

他提出了知识梳理的新要求和新办法,以知识报告的形式,促进知识工程的常态化建设,他重视流程“只有用流程串起来的知识才是知识”,要求设计员认真做好型号设计工作总结,重点分析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并贯彻到设计流程和知识库中。

王永庆认为,科研型组织应该有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核心能力团队,制定流程、方法、手册、标准,变成组织资产,同时指导搞项目的同志,在项目过程中完善这套流程;第二部分是项目团队,按流程把具体的项目干完;第三部分就是创新团队,要负责新技术的不断研究发展,关键技术攻关、关键技术应用验证,最后把这些验证的结果变成流程方法具体应用到型号去。

这些年在王永庆的推动下,沈阳所的能力建设逐步形成,发展迅速。全所设计人员孜孜不倦、接续奋斗,以更加坚定的信念让流程激发型号研制新动力。作为突破“设计泥潭”的破冰行动,研发流程建设圆满完成了沈阳所“十三五”建设目标;作为支撑“能力建设”的坚实底盘,研发流程V1.0为沈阳所“十四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航空报国  薪火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新中国航空工业走过70多年发展历程,实现跨越式发展,航空工业集团熔炼出“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铸就了航空人为国为民、砥砺奋进、追求卓越的不朽丰碑。

沈阳所是王永庆成长的摇篮,更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集体,先后涌现出一大批高素质的设计师、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几代航空人在这里,围绕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迎难而上。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顾诵芬等老一辈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建立了预先研究体系,坚持开展新型号的自主研制,走出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孙聪、王永庆等新一代将这种优良的品质和航空报国精神像家风一样传承下去。这种传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科研报国的情怀和矢志国防的信念。

王永庆直言自己是幸运且幸福的一代航空人。改革开放之后整个国家物质经济与精神面貌大跨步发展,能够有机会主持、参与众多预先研究和型号设计工作,为国家航空武器装备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面对纷至沓来的奖励和荣誉,王永庆十分冷静和理智,他不止一次地强调:“我并没有什么超人的能力,我是在前辈的指引下,大家的托举下成长起来的。每一型飞机的成功背后,是一个庞大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它甚至不是一代人的结果,而是几代人的接续奋战。所以,荣誉和奖项都不是给予我个人的,我只是这个团队的一个代表。”

这么多年来,从最开始工作量的不饱满,到后面预先研究很快铺开,到型号一个接一个,我国战机在近10年出现了“井喷”式发展,而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加,尤其是担任沈阳所总设计师之后,王永庆愈发重视起航空设计事业人才梯队的完善和建设。他关注年轻人成长,把提升设计队伍整体能力作为自己的责任。为此,他组织制订了全所各个专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150多个重点发展方向,并从不断规范飞机研制流程、建立各专业岗位的设计指南出发,确保了以具体专业能力、整体科研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稳步提高。狠抓技术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积累,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培养、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是汲取奋进力量的活水之源,是光。

“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总体气动部主任师郑玉才说自己成长最迅速的时期是在王永庆担任总体组组长给他们年轻人压担子的时期,他从王永庆身上学到的严谨细致让他受益终身。体系部室主任李婷珽担任王永庆的型号总师助理,“有一次,王总交给我一个综合性汇报材料,他提前把提纲全部拉出,然后细致的划分了100多条分支,再让我具体落实,作为总师他的工作千头万绪,还能做到如此细致真是非常难得。”“还有一次上级领导参观实验室工作,王总认真的听完我的汇报,他悄悄的把我拉到一旁,指出我汇报中的问题并提出调整意见;即使在假期的休息时间里,他发现好的学习资料也会随时分享给我们。”平凡之处见品质,细微之处见风范。在大家眼中,王永庆既是要求严格的师长,也是和蔼可亲的朋友。

“因战斗机而生、为奋斗者圆梦、协同成就未来”是沈阳所的核心理念,王永庆是践行者,也是传承者。作为博士生导师,王永庆已培养出2名博士生、7名硕士生,除此之外,一批80后、90后已经快速成长为沈阳所的核心力量和骨干力量,接过了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接力棒。

王永庆对团队的年轻人充满了信心,在他的鼓励下,结合重点项目的研制工作,年轻的技术人员们投入到实战中,得到了真刀实枪的培养和锻炼,从而快速建立和稳固了人才队伍。沈阳所今天的科技中坚力量和后备力量都很出色,堪当大任,令人欣慰。这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科技工作者们,在较为和平的环境下,虽然没有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故事,但他们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也是榜样,也是先锋。

王永庆在会议现场

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春节期间,所里召开家属的联谊会,播放员工平日工作的场景,片子里有在海拔四千多米躺在飞机跑道边的测试试验的老同志;也有因为疫情反复隔离吃泡面也不回来换岗的小伙子;家属们看到了他们的亲人在新时期平凡岗位上的奉献,也就理解他们白天晚上加班、孩子和老人也照顾不了的苦衷。航空报国精神正在沈阳所一颗颗年轻的心里萌芽,星星之火,生机勃勃。很多年轻的科研人员,从研究生到研究员都没有节假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们为飞机的研发付出了光阴与青春,他们的动力从哪里来?“航空报国精神”从来都不是一个虚词,也不是一句口号,每一架自主研发飞机的一起一落,呼啸长空,都蕴含着航空人的甘和苦,为了祖国蓝天那一瞬间的绽放与翱翔,他们都付出了所有的热爱与力量。那是一种穿透了七十年的时光,心心念念就是要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先进战机的力量;那是一种为了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昼夜不停,全年无休,终让战机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力量;那是一种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一切,始终怀着对家人愧疚却不后悔的力量。

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王永庆亦是如此,他将以科学家精神、航空报国精神为引领,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同时继续钻研航空重点型号研制及预先研究等工作,与航空人聚在一起与中国航空事业一路同行,带领团队不忘初心,甘于奉献,勇于超越,为我们国家和军队,研制更多好用、耐用、顶用的武器装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航空强国贡献力量。

(2023年第03-04期)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