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公益传递是从医的初心与使命

2022-07-19 12:46 作者:姜丹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国际知名心脏外科专家、万峰心血管专家联盟创始人、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副院长万峰,凭借多年欧美工作、学习掌握的先进技术及经验,回国创造了若干“中国首例”,填补了我国心血管外科领域的空白,他也因此跻身为国际著名心脏外科专家。

万峰对国内医学界更大的贡献,是他为推动中国医疗服务模式创新而进行的探索,作为中国医生集团模式的开拓者,他最早在国内建立“医生集团”,把国外具有独特优越性的医疗模式引进到国内心外科领域,让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当前医疗服务存在的实际问题。

如今,万峰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坚守数十年梦想的新阶段,他立足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建设东方心脏集团。通过培养人才、新技术开展、公益项目、国际交流合作、科普推广等形式,把多年实践与探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薪火相传、服务病患、造福社会。可以说,在致力于服务病患以及推动我国心血管外科事业创新发展这条道路上,万峰教授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为这是他实现专业报国与救死扶伤人生价值追求的最佳途径和发力点。

“东方心脏集团正在凭借上海国际前沿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国际化、研究型、公益性的一流医院,最终更好地服务病人,这跟我做的事情和追求是一致的,而这也是我退休以前还能做的事情。”万峰如是说。


万峰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兰西国家外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中心执行主任兼心脏外科主任、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发起人、首任代理会长、第二届会长和荣誉会长,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原北京大学心血管外科学系系主任。他是国内多项心脏外科手术的开创者,中国医生集团模式早期的探索者和中国第一家医生创办的心脏专科医院的创立者,被美国《华尔街日报》专访誉为“跳动心脏外科的先锋”,并登上《远东经济评论》的封面人物——被誉为“心脏外科的先锋与开拓者”。万峰教授1983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湘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工作5年,1988年赴欧美(法国2年,美国6年)留学和工作8年后归国服务,1996年回国开创了中国首例微创非体外循环跳动冠脉搭桥手术和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植入术等多个第一,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和中华医学奖等科技进步奖多项,并在全国范围积极推广应用和建立全国性技术合作中心50余家,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和《人物》栏目多次专访,也是2017和2018年度“中国医生集团十大影响力人物”荣誉称号获得者,作为中国杰出的心脏外科领军人物和国际知名心脏外科专家被载入中国医学发展史册。


万峰有双温暖且有力的大手。

迄今为止,经过这双温暖大手“修补”的心脏早已超过一万颗,这一成绩在心外科领域实属卓越,而这也意味着有上万个生命在他的手中又重获了“心”生。

无疑,在推动中国微创冠脉外科发展上万峰作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开创了多项“中国首例”,也为中国的心脏外科教学作出了突出贡献。不过,与创新手术技术和显著的手术数量相比,他更愿意看到人们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尤其是心脏健康,就如同他刚回国时宏大的愿景:建立50个心血管专科医院(心脏中心),只想让更多百姓能够因此受益,得到救治。而这一初心始终未变。

或许,医生这个职业注定要将悲天悯人的善融入骨血,至少万峰如此。出身医学世家,耳濡目染中,那份纯真的善良早已成为刻在骨子里的教养,父辈的以身作则以及如朋友般对待病患的态度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他,从“小万大夫”到如今心血管疾病的专家权威,他始终铭记医生真正的职责——心怀百姓,救死扶伤。即便在不断挑战和创新外科技术的路上,他也从未忘记医学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对善良、人性和友爱的情感表达。

“医乃仁术”不分国界

缅甸,曼德勒。

即便作为第二大城市,这里的卫生状况仍然非常落后,缺医少药现象十分普遍,更别提做复杂的心脏手术了。万峰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是在2007年。

在他的概念中,心血管疾病中风湿性心脏病并不是最严重的,如果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是比较容易治愈的,中国就是这样,早期就发现并治疗了,可在缅甸基本都会发展成重症,而且这类手术居然还占绝大多数。“就是因为他们拖了太长时间,不得不换心脏瓣膜才行。”这种生命线上的垂死挣扎不仅体现在生命健康上,还有他们的温饱与生活。

所以,从第一次来为这里的人们做免费心脏手术,万峰之后每次过来都会带上价值二三十万的医药物品以帮助人们手术后的康复,“每年一到两次,每次做20台左右的手术。”无论多忙,他都一定会挤出时间来赴这个充满善意的“约定”,十多年来从未间断,“直到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这个项目才被搁浅。”

万峰说之所以会参与这个慈善项目与缅甸结缘还是源自他的法国老师Daniel Loisance。1988年,已在北京阜外医院工作五年的万峰刚刚从总住院医师晋升为主治医生。作为中国治疗心血管最好的医院,阜外医院每年都会请世界顶级的专家来讲学和表演手术,而这就“激活”了万峰那颗好学又向上的心,“到外面去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就成为深深的执念埋进他的心间。

被授予“法兰西国家外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证书颁发典礼

200多封申请信并未让他丧失信心,而好消息就在下一封信中缓缓而来:“刚好一个中国留学生离开,我的法国老师有了位置,于是他就接受了我的申请。”就这样,万峰踏上去往法国巴黎第十二大学医学院的求学工作之路。“我很感恩我的老师。”所以,当被告知恩师退休后在缅甸发起了这样一个慈善项目时万峰便欣然加入。

万事开心,这一语双关中既包含了万峰的职业写照又高度概括了他的精神状态。从超乎年龄的年轻也能窥探一二,如果不是被告知真实年龄,真的想不到眼前这位从不染发,发丝却依旧乌黑的“帅气大叔”居然已过耳顺之年,而且已经有了3个孙子。而要问作为一名顶尖的心外科医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他的答案又与职业十分相符——心态。“如果自己的心态不好、心理素质不强大,怎么能治病救人?”开开心心才能“开心”。

其实,每天都在“刀尖”上生活的心外科医生压力很大,因为每台手术几乎都事关生死。“做好了就救了一条命,不好,一条命就没了。心态特别重要。”尤其在缅甸这样的国家,生与死之间真的只有一条狭窄地带。“病人能否幸存,要看周围的人能否医治他的疾病,还要看治疗是否正确及时。”所以当他们有幸能够活下来,对医生的感谢更加溢于言表。

参与法国恩师发起的慈善救助项目,为缅甸病人做心脏手术

万峰就记得在缅甸曾做过这样一个手术,病人心脏三个瓣膜都有病变,最后不得不置换其中的两个和修复一个。这样的重症连他们都认为不太乐观,但没想到手术后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还很好。之后当他们回访才知道原来这位病人不仅恢复了健康还自食其力地做起了小买卖,“当我们比对着照片去当地市场找她,没想到打了一声招呼她就认出了我们,还开心地掀起衣服让我们看她的伤口。”周围摊主在得知正是眼前这位中国专家救了自己同胞的命,还专程过来看望,都纷纷围过来赞叹医术的高超并表示无尽地感恩。“那时候作为医生,尤其中国医生那种自豪感真的油然而生。”

对万峰而言,将这种慈善传递下去,“这是身为医生的天职,更是对医学最好的传承。”

潜移默化的“善”源远流长

其实,流淌在血液中的善很早就种下了根。“更准确地说是潜移默化。”

万峰至今还记得父亲当年被下放到矿山做医生时,因其精湛的医术以及和蔼的态度深受这里矿工的爱戴,以至于他们回到城里很久这些矿工还是会专门过来找父亲看病,“小时候家里经常有从矿上来的工人,看完病父亲都会留他们在家里吃饭。有时病情太严重他甚至还会亲自领着病人到北京、上海等大地方会诊。”

当一个医生成为病人的主心骨,可见彼此的信任有多大,而这一点对万峰的影响也特别深。所以自穿上白大褂,每每手术前与病人见面,亲自沟通手术方案谈话与谈心,既是对父亲衣钵的继承,也是对另一位恩师精神的传递。

“医学界普遍认为好主意(想法)出自欧洲,而实现它要去美国。”所以,当时已在法国工作学习两年的万峰还是想到更发达的美国看一看,而这一次申请很快就下来了。

1990年,他来到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心脏外科做访问学者,第二年他就取得了俄勒冈州的行医执照,以客座教授身份到Portland市圣文森特医院医学中心从事心脏研究。在这里他结识了另一个对他影响重大的恩师——阿尔伯特·思达教授。这个被誉为“心脏瓣膜外科之父”的国际著名心外科专家,不仅在技术上让万峰得到巨大提高,更在做人做事方面深深影响了他。

主持长三角心肺救援联盟成立大会,万峰教授当选联盟主席

真诚对待病人与不说假话就是那时候形成的习惯。万峰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不论有多忙,思达教授术前一定要和病人见面谈心,沟通手术方案。即便出国回来太晚他也会特意打电话让助手告知病人,所有资料和手术方案都已看过,为了不影响病人休息才没能亲自面谈。而这一行事作风不仅被继承还被发扬了——“如果遇到特别困难的病人,我们的医生会主动捐款,尤其贫困地区的小孩,我们的护士都会把家里孩子的衣服、玩具拿过来给他们。这种情况在我们医院很常见。”或许,打开心脏的器械是冰冷的,但那些手却是温暖的。

“所以这也是我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在万峰看来,医生和病人是能够进行精神交流的,在沟通中得到反馈从而进行互动。“这是一种情感沟通的过程。”让很多人感受到希望和温暖,这也是另一种医术,只有技术与人文相协调,才能写出最美的“人”字。

除了高超的医术与极尽可能的人文关怀,“不说假话”也让万峰在面对繁杂的工作上多了一丝从容,很多人会评价他是一个专注、单纯又简单的人,实际上,他只是想让自己活得更加坦荡而已。“如果说了一句假话可能还要用十句百句假话来圆,太累了。”所以,十年前问他什么十年后还会是相同的答案。

这样的耿直纯粹实属难得。就像从最初响应医院的号召到基层去义诊到参与老师在缅甸的慈善救助项目再到自己成立公益基金会,由被动地参与到主动地发起慈善项目,那份纯真的愿望从未改变。

2019年,由万峰为主要发起人的贵州万心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他将办公室设在了贵州大学。这一次,他不再只是一个“帮忙的”,而是真正成了一名慈善人,不仅用医术和关怀去治疗一些病人,还要将这份善与大爱传播得更多更远。“用自己的方式惠及更多百姓。”据悉,基金会的“万心善行”项目已经启动。

“这个项目一方面是要给予贵州贫苦家庭先心病患儿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医治,关爱、希望和救助。另一方面,基金会将持续开展医疗技术帮扶活动,资助贵州的医学生完成学业。同时以此为平台,促进贵州与发达地区高水平医生和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帮扶长效机制。”万峰说。

不过,有时有心做好事,同样也需要一些智慧。“毕竟作为医生在慈善上无论是法律还是运作方面都是外行。专业的事还要请专业的人来做。”于是,2020年万峰又将公益基金会与上海联享公益基金会建立起双向合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救助20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项目正有序展开。

“医学中最大的慈善是培养人才”

对万峰而言,每一台手术背后是什么?

赞美?荣誉?亦或是名利的叠加?在做了1万台心脏手术后,万峰的想法更加明确和清晰。治病救人固然是使命和责任,但仅凭自己一个人又能救助多少?如果培养更多的“小万峰”出来,这将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二十年来坚持举办“微创冠脉搭桥培训班”结业留影

所以,在他眼中,人才培养才是医学中最大的慈善。“我国有800万心脏病人且每年新增心脏病人数约50万人,即便到了医疗技术如此成熟的今天,能够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救治的患者仍不足5%。”在他看来,无论是刚回国时还是现如今,培养优秀的心外科医生仍然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担任心外科主任时,万峰就开始举办“非体外循环不停跳的心脏搭桥手术”培训班,至今已经举办30期,已有几百名心外科医生因此受益。纵观外科与外科技术的发展,都是与手术器械的研发有很大关系,“有新东西就能带来技术革命,而技术革命就带来了新的治疗。”同理,教具的创新也利于外科医生的培养,所以,其创新研发的新教具——仿生培训装置无疑会将心外科医生的培养时间大大缩短,“毕竟业精于勤。”万峰说他现在对自己最满意的称呼就是“万老师”。“不论是培训还是新教具,最终的落点还是能快速培养更多优秀的心外科医生。”

如果要总结,从学习奋斗阶段到成为领头羊带领大家探索心外科的发展,无论是“医生集团”还是心脏专科医院的建设,万峰都在中国心外科发展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如今,他从“领头羊”退下来走到背后协助医疗教学人才的培养,同样还是为了推动中国心外科的发展。

“我现在就是辅助者。”他的想法特别简单,无论是心血管一体化、医疗教学培训、教具研发亦或是慈善,只要能发扬光大惠及更多人就行。

或许,在万峰看来,医生虽然只是一种职业,但其核心还是充满善与爱的。

(2022.07.16 2022年第13-14期)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