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为望:立足养殖生态,科技精准扶贫

2021-01-05 15:25 作者:符国涛 李楚欣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孜孜不倦,硕果累累

顾为望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动物培育、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备与比较医学。1996年由他主持申报的第一军医大学成为实验动物学硕士培养点获得批准,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2名。2002年顾为望在国内率先开始申报招收比较医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11年招收动物学博士,现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1名。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其中封闭群FMMU白化豚鼠培育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培育的实验用西藏小型猪在皮肤烧伤、角膜移植、心血管疾病研究以及导管支架等介入植入材料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现已纳入国家科技部实验动物资源平台。之后,顾为望创办的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明珠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国际AAALAC认证,系东莞市重点实验室、广东省(2011年)和国家(2013年)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2015年),广东省实验西藏小型猪种质资源建设暨检定用西藏小型猪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他主编的《比较医学》上、下册是国内首部比较医学专著,主编的研究生规划教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和作为副主编出版的八年制本科规划教材《实验动物学》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编的《西藏小型猪组织胚胎学图谱》中英文对照版2009出版。2018年翻译出版专著《西藏小型猪在生物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保持好奇,致力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暨比较医学研究所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实验动物科学领域的产、学、研先进单位,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实验动物繁殖、生产、供应基地。研究所拥有广东省SPF级新西兰兔、FMMU白化豚鼠、实验用西藏小型猪,同时也是FMMU白化豚鼠种子中心和实验用西藏小型猪培育基地。年产各品种、各等级实验动物十数万余只,年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研究所最早在华南诸省获得实验动物学硕士授权点,2002年招收比较医学方向博士。其具有完善的实验室硬件和人才技术支撑,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实验动物资源开发、推广和应用的成熟体系。

682202
顾为望在两岸生技与医材产业合作会上发言

研究所近年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和广东省多项科研基金课题。在研项目有“西藏小型猪实验动物化研究”、“西藏小型猪遗传背景分析及标准化分子标记建立”、“磁共振受体成像检测微小肝癌实验研究”、“西藏小型猪在新药开发及安全评价(GLP)中的应用研究”、“藏猪异地保种、检定用西藏小型猪培育及优质藏猪特色品系选育研究”、“人CD4、CD5转基因克隆兔作为HIV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构筑制作遗传工程西藏小型猪的社会化服务支撑平台”等。

心系社稷,技术扶贫

2003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把科技援藏和经济援藏相结合的精神,顾为望多次考察西藏。在考察过程中,顾为望关注到藏猪这一高原猪种,根据其特性发现其在科研领域的特殊价值,并系统全面地对藏猪进行了深入研究。藏猪是世界分布海拔最高的地区猪种,耐粗饲,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强,有很强的耐高寒和抗病能力,被国家列入《珍贵畜禽保护名录》。由于地理条件,交通不便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西藏地区的藏猪以半饲养半放牧的生产模式为主,近亲繁殖现象普遍,使得生产能力偏低,纯种藏猪的数量急剧下降,藏猪这一宝贵稀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限制。此外,如果进行杂交繁殖可能导致藏猪基因污染,基因的纯度降低,所以开展藏猪养殖示范基地建设、进行藏猪保种育种研究迫在眉睫。经过缜密的分析,顾为望认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对藏猪进行异地保种是较理想的选择,同时也有利于针对藏猪的生物学特性利用现代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2004年,顾为望率先从西藏林芝地区将藏猪引种到亚热带地区城市——广州进行风土驯化和实验动物化研究,并将其命名为“西藏小型猪”。十多年来,顾为望带领着团队对西藏小型猪生理生化指标、生产繁殖性能、基因遗传多态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广东省第一个实验用西藏小型猪质量监测合格证。在广东建成育种藏猪基地既是科技援藏的项目,也是对建设幸福广东“菜篮子”工程的贡献,成为广东科技援藏的一大亮点。另外,西藏小型猪以其体型较小、抗应激能力强以及与人类极其相似的独特生物学特性广泛应用于皮肤烧伤、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研究以及医疗器械功效测定及安全性评价等多个生物医药领域。

十多年来,顾为望教授带领的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在做好教学保障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为全国实验动物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开始招收比较医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12年成为一级博士授权点,开始招收动物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的培育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开发。二十多年来,顾为望教授的团队及其弟子们辛勤耕耘在实验动物科学领域,先后成功培育出FMMU白化豚鼠、SPF新西兰兔和实验用西藏小型猪,并基于实验用西藏小型猪成功制备了糖尿病、辐射损伤、缺血缺氧、肺动脉损伤、先天性心脏病等人类疾病西藏小型猪模型。

由顾为望倡导,国家民政部批准后,成立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西藏小型猪专业委员会,并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与赖良学教授团队合作,于2016年获得“猪基因突变技术创新及基因修饰猪模型的建立” 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获得“大动物基因修饰技术研究及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建立”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广州市科创委把藏猪异地保种和实验动物化培育及相关研究列为广州市科技援藏项目,多次予以经费支持。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还获得了“广东省实验西藏小型猪种质资源建设暨检定用西藏小型猪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质。另外,近五年该试验动物中心也先后获得包括国家“973”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共计 1500多万科研经费,形成了以西藏小型猪培育、 开发应用为一体的特色试验动物中心。

大型实验动物是医学生命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条件,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生物医药的研发进程和水平。广东省大型实验动物生物医药研发应用工作已步入了全国先进行列。据顾为望教授介绍,该实验动物基地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目前已经开展了多项国内外CRO服务,与美国田纳西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约50家国内外知名院校及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公司2013年7月获得国际AAALAC完全认证,先后被认定为东莞市动物实验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1年公司被评为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3年成为国家级“生物医药研发动物实验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4年获得 APEC项目资助,建设亚太区新药及医疗器械功效及安全性评价动物实验交流与合作平台。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首届新型研发机构。

顾为望的团队对西藏小型猪研究起始于他的援藏活动,多年来顾为望教授不辞艰辛,自2003年以来十多次往返西藏,多次深入牧区,从藏猪进行异地保种到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他一直没有忘记当初援藏的“初心”。广东省援藏工作也十分注重结合当地实际,着力扶持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扶持特色农牧业做大做强。2013年在林芝地区措高乡帮扶建立了第一个藏猪繁育基地。2015年,西藏沃野藏猪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在西藏林芝的工布江达县朱拉乡柳四朗村修建了占地885平方米的藏猪扩繁养殖基地,顾为望带领团队通过“科技援藏”和“经济援藏”相结合给予技术指导与合作,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贡献出一份力量。

据了解,该基地于2016年初竣工,周围交通便利,环境幽美,空气质量极好,有丰富的水及牧草资源,设有饲料加工房等设施。养猪基地投入使用后,平均每家每户约有2万元收入。积水成渊,聚沙成塔,顾为望相信,随着广东对口林芝援藏工作的深入和力度的加大,与受援地区心连心共发展,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会得到切实提高,林芝的未来会更好。

坚守初心,展望未来

顾为望向记者介绍他未来的研究动向和愿景。首先,他将着力于研究批量生产可商品化和标准化的藏猪。由于受到传统养殖模式的影响,丰富而宝贵的西藏小型猪资源未能得到综合开发利用,严重影响了藏猪与其他猪种的竞争水平。未来可以建设标准化藏猪种质资源基地:通过统一仪器设备、试剂、技术方法、饲料配方、环境设施、生长发育曲线、繁殖力及生长速度、体重大小以及脏器系数等,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引入现代畜牧工业化模式,开展可商品化和标准化的藏猪批量化生产。

682203
顾为望在研究室

其次,他希望利用藏猪生物学特性挖掘其在生物医药中的作用,开展SPF西藏小型猪的培育及推广应用研究。充分利用藏猪抗逆性强、耐受性高等特点构建可商业化的人类重大疾病西藏小型猪模型。如心血管疾病模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肺动脉高压模型等)和代谢性疾病模型(糖尿病模型、肥胖症模型、高血脂模型、骨质疏松模型)。

最后,是特色风味藏猪培育及开发应用研究。通过对藏香猪风味和品质特性以及功能成分进行分析。分析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和呈味物质,阐明其呈现独特香味的物质基础,挖掘其功能成分,研究其质构特性,将其制成具有特色的猪肉产品(如肉松、腊肉、香肠等)。

理想和坚持是一艘孤舟上的舵盘,让漂泊的人在大海上找到航向和归属。一路走来,在科研的沃土上,顾为望不断耕耘,不断收获,用科技为国家的扶贫事业贡献力量!

顾为望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比较医学研究所所长,东莞松山湖明珠实验动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西藏小型猪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技进步奖评委,广东省第二、三届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第四届名誉理事长,广东省毒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副主编、首届中国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委员,俄罗斯兔业协会特聘专家,韩国中北大学特聘教授。

(2018.11.16 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