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清如许 善德励后人

2022-06-24 14:52 作者: 杨东生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大字号

在重庆市涪陵区的长江北岸上有一幅题刻,“官守当为斯民造福,臣心誓与此水同清”。这面题刻的作者是清代道光年间涪州知县,名叫毛震寿。他历署四川涪州等五地知县,官至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终其一生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铮铮誓言。

毛震寿为官期间引导人民种桑养蚕,掘水蓄塘灌溉,修筑河堤,平叛战乱,在他的治理下“强梁敛迹,吏治裕如”。光绪元年,毛震寿因病逝世,史书评价他为官“清廉有声,奸宄敛迹”,光绪帝闻其功德、政绩,覃恩为官级正三品,诰封通奉大夫。光绪四年,四川总督应群众请求,将其供奉在名宦祠,还修建“清官亭”来纪念他。

毛震寿的清风峻节与其优良的家风有很大关系,他出在书香门第,家族传诗衍续,重儒好学,在当地颇受人敬重。毛震寿的父亲毛辉凤历任彭县、江油等六地知县,一生兢兢业业,为民造福,听断判案尤为世人称道,史书上说他“终日坐堂上,勿少休息”,人称为“毛青天”。最终积劳成疾,倒在了任上。

毛辉凤特别重视教育,随着子孙入仕者越来越多,门闾光大,他写成《觉生日记》告诫子孙:“民可近而不可玩也;民可爱而不可狎也。”“一切用费,总以奢侈为戒,毋因此把百姓作孽”“居官不可计利,并不可要名;计利者必败,要名者终辱”“职可卑,品不可卑;官虽小,道不自小”……《觉生日记》在当时便传刻于世,成为毛氏家族奉若圭臬的为官箴言。

毛震寿继承并弘扬了父亲传下的优良家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毛家的后人也砥砺清节、公正廉明,人才辈出。

毛震寿的儿子毛隆辅任县令时,常常在县内巡察,一遇到百姓举报就现场办公,正是由于他的“无讼不听、无听不断”,使当地“一时政减刑轻”,留下了“清廉、勤政、爱民”的口碑。毛震寿的另一个儿子毛隆恩,在担任眉州知州伊始,便自己下令革除“戥头”税,不搜刮民脂民膏,史书上评价他“为政清简慈惠”。毛震寿还有一个儿子叫毛隆安,他任嘉鱼知事时,为了修筑堤坝,不但捐出了积蓄,还典当了衣物。后来,他因政绩卓著被调到京山任知县。京山堤坝也需加固,他便终日在堤劳顿,重感风寒,上任三个月便去世了。死后,毛家竟贫穷到无以收敛的地步,京山县的父老乡亲们见此状纷纷慷慨解囊,买棺送葬。

毛震寿的孙子毛庆蕃是晚清一位官至甘肃布政使、护理陕甘总督,有着“廉能”之誉的官吏。在永定河道任上,他亲赴两岸昼夜巡视,督促防堵险要,在任数年河无决口,被人称为“历来河臣之冠”。作为一个清官,他离任后没什么积蓄,晚年还要让七十多岁的妻子烧火做饭,还不得不在冬天典当棉衣来艰难度日。其实,当时欣赏他的袁世凯已经称帝,并屡次委以高官厚禄劝他出山,他为了不辱家风,都一一言辞拒绝了。

“圣人遗子孙以德以礼,贤人遗子孙以廉以俭”。纵观毛氏一家,正是有先祖毛辉凤的家风家训在前,更有历代后人的继承弘扬家风在后,才能四代为官,廉吏辈出,留下清辉远播的美谈。

(供稿单位:重庆市涪陵区纪委监委)

【责编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