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胸怀国之大者 用新担当新作为把丰收写在中原大地上

2022-06-24 12:50 作者:刘鹏飞 邓夏妍 王星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大字号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河南讯(刘鹏飞 邓夏妍 王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强调,河南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谆谆告诫,赋予了河南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打好粮食生产王牌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我们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部分地区还存在着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在耕地质量方面,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中低等级占2/3以上,耕地退化问题严重,加上光温、水土时空分配不均、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一年三熟的耕地仅占15%,近半耕地仅一年一熟,耕地的抗灾减灾能力明显下降。有数据显示,南水北调每年调水300亿方,但北粮南运中的虚拟水达到500亿立方-600亿立方,这意味着缺水的北方,在不断地为不缺水的南方补给粮食。从“湖广熟天下足”到“中原熟天下足”,北粮南运的背后,是耕地数量、质量格局的南北转变,是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方式的南北转变。

邓州市智慧农业管理平台

仓廪实、天下安。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始终牢记嘱托、胸怀“国之大者”,持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省委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政府工作报告都旗帜鲜明从战略全局部署推进耕地保护工作。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河南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保护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是必须扛稳的重大政治责任。省委、省政府出台文件,把违法占用耕地作为明令禁止的“八种情形”之首,严格实行党政同责、第一时间追责问责,耕地红线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经过全省坚持不懈严抓严管耕地保护工作,全省耕地面积稳定在1.1亿亩以上,居全国第三位,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居全国第二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845万亩,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7.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4个等别,农业机械化率达86.3%,为粮食稳产增产打牢了耕地基础。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小麦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外调600亿斤原粮及制成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对河南来说,生产全国1/10的粮食,是担当是贡献;对全国来说,河南粮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实基础,是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有力支撑。

邓州市小麦育种基地

虽然河南耕地保护取得较好成效,但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守牢耕地红线的压力有增无减。全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27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可避免要占用一定的耕地,耕地资源约束更加趋紧。全省耕地后备资源近于枯竭,适宜开垦的不足80万亩,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开垦成本高、难度大。因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刻不容缓、迫在眉睫。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加强耕地保护,牢牢守住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红线,确保农田存量不减、良田增量提质。

落实好“农田就是农田”,必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一要高质量划好“三区三线”。足划优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布局更优化,做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

二要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省市县乡村五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各级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

三要不折不扣落实“两个平衡”。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确保1.1亿亩稳定耕地一亩不减。

四要提高土地节约集约水平。加大单位面积要素投入强度,提高亩均产出效益,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留足发展空间。

五要加强执法监管。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监管。全面推行“一网两长”制,充分发挥四级5.3万个网格、23.67万名田长和网格员作用,加强日常巡查监督,及时发现、制止、处置违法行为,坚决守好每一寸耕地。

守牢守稳耕地红线的同时,还要持续提升耕地质量,确保“农田必须是良田”。

一要大力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秉持节水农业、智慧农业、现代农业理念,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提高亩均投资标准,开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创建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将所有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良田,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二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进部省试点,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提高耕地平整度,有效解决农村耕地碎片化问题,实现小田并大田,促进耕地集约高效利用。鼓励多种形式开展耕地流转,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专业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要大力推广邓州市智慧农业模式。邓州市依托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应用物联网、传感器、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土壤环境监测、气象监测、虫情监测等功能,对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帮助。服务项目囊括了乡村振兴、智慧物联、遥感监测、农业气象、节水灌溉、产业发展、乡村文旅、数字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九大模块。同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地面进行长期观测,与历史数据对比,反映作物生长差异,在农作物收获前对其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诊断,为精准作物管理和田间作业提供重要依据,及时准确地调整施肥、田间管理措施,从而保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既要“藏粮于地”、又要“藏粮于技”。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振兴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藏粮于技”的重中之重。河南省在小麦、玉米、水稻、花生、芝麻、红薯等作物育种方面成绩卓著,在粮食种业方面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小麦丰收的喜悦

脚下有地、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蹄疾步稳。创新思路举措,破解统筹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难题,是河南必须高质量交好的答卷。我们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坚决守牢“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底线、红线,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用新担当新作为把丰收写在中原大地上。

 【责编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