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三峡拓征途 大国重器铸辉煌

2021-05-10 11:30 作者:王晓超 图:林 军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三峡拦河大坝轴线全长2309.5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主要由泄洪坝段、左右岸厂房和 非溢流坝段等组成;三峡工程是新中国最伟大的工程科技成就之一,是一面为人民服务的旗帜,是一座工程科技创新的丰碑。

百年前孙中山提出兴建三峡工程的宏伟设想,为了三峡工程,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百万移民顾大局、识大体,搬出了世代居住的家园;无数的科技工作者将心血铺洒在这片热土上;全国各路建设大军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三峡工程的建成和运行,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是全国人民的骄傲。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三峡工程;只有共产党,才能建成三峡工程。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并发表重要讲话,给予三峡工程“一个标志、三个典范”高度评价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走出三峡电站左岸厂房,面对闻讯而来的三峡集团员工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习总书记给予三峡工程“一个标志、三个典范”高度评价,提出“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必须靠我们自己砥砺奋进、不懈奋斗”“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谆谆嘱托。

三峡工程是自力更生、不懈奋斗的成果。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和运行,使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性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强盛的典范。三峡枢纽工程获得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00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产生700多项专利,创造了数十项世界纪录。

中国三峡集团依托三峡工程而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峡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和讲话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奋力实施清洁能源与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在深耕清洁能源领域的同时,努力推进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三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三峡集团在三峡坝区共同举行以“百年奋斗路  世纪三峡情”为主题的国企开放日活动

2021年4月24日,时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三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中国三峡集团在三峡坝区共同举行以“百年奋斗路  世纪三峡情”为主题的国企开放日活动。

2021年4月24日,中国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左二),中央文明办秘书局局长赵树杰(右二),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司长罗元华(左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副局长侯洁(右一)共同启动“国企开放日”活动

当日,国内知名专家及学者、兄弟央企代表、中国三峡集团定点帮扶地区干部群众代表、三峡库区及金沙江库区移民干部与群众代表、三峡大学西藏班师生代表等共计160余人走进三峡工程,参观三峡大坝、三峡电厂、三峡工程博物馆、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三峡珍稀植物研究所等场所,观看中国三峡集团形象宣传片和“中国共产党与三峡工程”“长江大保护、三峡在行动”“中国三峡集团科技创新”等展览,近距离感受三峡工程伟大建设成就、良好运行状态和巨大综合效益,全方位了解中国三峡集团推动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安全生产、绿色环保、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三峡工程首次举办“开放日”活动

重走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路线,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代表们纷纷表示:三峡工程是彪炳千秋的伟大工程,三峡集团是为国担当、为民造福的中央企业,为在党的领导下三峡工程和三峡集团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感到自豪!

穿越历史长河  三峡百年巨变

宜昌古称夷陵,“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在宜昌2.1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流淌着99条大小河流,两百余公里长江干流,鬼斧神工地雕刻出雄奇壮美的西陵峡谷。

三峡工程博物馆藏长江手绘图

长江是孕育华夏文化的母亲河,数千年来,她以生生不息的律动带给两岸无尽福泽与蓬勃生机。但同时,桀骜不驯的江水也给她滋养的生灵带来一次次灾难深重的洪水梦魇。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96年间,长江共发生较大洪水的灾害214次,1499年至1949年的450年间,湖北省境内汉江干体溃口就达到186次。洪水过后,满目疮痍。兴建三峡工程,是治理长江水患的根本措施。宏伟的“三峡梦”始于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919年,孙中山用英文写就“建国方略”的《实业计划》,提出开发三峡的设想,改良宜昌以上长江段“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

国内知名专家及学者、兄弟央企代表、中国三峡集团定点帮扶地区干部群众代表、三峡库区及金沙江库区移民干部与群众代表、三峡大学西藏班师生代表等共计160余人走进三峡工程进行参观

1954年,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大洪灾。根据官方数据统计,受灾人口达到1800多万,倒塌房屋超过220万间,3.3万条鲜活的生命在洪灾中逝去,京广铁路因洪水中断将近100天。这一年,距新中国成立刚刚五年,这是建国后遭受的第一次特大洪水。长江治理再次引起共和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央人民政府要求加快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研究。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国务院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下,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三峡工程破土动工,2009年完成初始设计任务。

作为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主要由枢纽工程、移民工程及输变电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巨大的综合效益。实践证明,三峡工程的建设运行,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形势,开启了长江水患治理和水资源管理的崭新篇章。三峡工程的建成,显著提高了长江流域防洪减灾能力。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通过三峡工程的科学调度,拦洪削峰,控制下泄流量,使荆江河段、江汉平原安然无恙。

2012年7月4日,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投产,这意味着,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2018年12月21日8时25分21秒,三峡工程在充分发挥防洪、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巨大综合效益前提下,三峡电站累计生产1000亿千瓦时绿色电能。

通航建筑物由船闸和垂直升船机组成。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主体结构段总长1621米,单个闸室有效尺寸为长280米、宽34米,年单向设计通过能力5000万吨。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113米,承船厢有效尺寸长120米、宽18米、水深3.5米,最大过船规模为3000吨级。

三峡工程输变电工程建成12193公里超高压交直流输电线,总容量2275万千伏安的交流备电站,总容量2400万千瓦的直流换流站,输电范围覆盖半个中国,推动了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全国联网。大格局的形成,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以来,乌东德、白鹤滩两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届时全球装机排名前10位的水电站,有5座在三峡集团;全球70万千瓦以上的水轮发电机组,超过2/3在三峡集团;全球仅有的16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在三峡集团。

2020年11月1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根据验收结论,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几代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从跟跑者到引领者 勇攀科技新高峰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世界级难题。面对这些难题,三峡工程建设者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从论证、设计、施工到运行,处处都闪耀着工程建设者科技创新的智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走出了一条有三峡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在活动中致辞

中央文明办秘书局局长赵树杰出席活动并讲话

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司长罗元华在活动中致辞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副局长侯洁发表讲话

活动由中国三峡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定明主持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三峡工程科技工作者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自主创新,勇攀科技新高峰,创造并牢牢掌握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峡工程攻克了大江截流及深水围堰施工,高强度混凝土快速浇筑,大型通航建筑物及高边坡稳定,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及超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等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和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跟跑者到引领者的飞跃。

乌东德水电站创造了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级特高拱坝、世界首座全坝应用低热水泥混凝土的特高拱坝等一系列世界纪录和无缝大坝的世界奇迹,突破并掌握1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白鹤滩水电站主要特性指标均位居世界水电工程前列,在300米级拱坝中复杂程度为全球之最,创造了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圆筒式尾水调压井规模、地下洞室群规模等六项世界第一。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单机最大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将在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引领我国进入世界水电“无人区”,有力推动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长龙山工程作为我国机组额定水头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和工程建设难度在国内乃至世界抽水蓄能电站中名列前茅。亚太地区最大10兆瓦海上风机在福建福清兴化湾试验风场并网发电。海上风电机组一体化控制系统国产化研究顺利完成攻关。

三峡工程博物馆

2020年三峡集团在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研发制造、海上风电重大装备国产化、智慧水务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共24项成果获省部级及行业学会科学技术奖。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转入正常运行新阶段。溪洛渡工程荣获国际工程咨询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菲迪克工程项目优秀奖。

建党华诞献厚礼  清洁低碳注动力 

自1993年成立以来,三峡集团始终坚守发展清洁能源主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96%,清洁能源发电量稳居国内第一,为中国清洁低碳、绿色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三峡电厂中央控制室

2020年6月28日,在三峡集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党建工作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对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更好造福人民。”在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三峡集团干部职工鼓足干劲,踏实工作,扎实推进乌东德、白鹤滩精品工程建设,坚定不移打造全球最大的沿江清洁能源走廊。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已于2020年6月29日投产发电,所有机组将于今年7月1日前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质量安全进度可控在控,首批机组将在7月1日前投产发电。与此同时,在“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安吉,三峡集团建设的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也将于7月1日实现投产发电目标。

近距离参观三峡电厂

“风光三峡”“海上三峡”“海外三峡”……一个个“大国重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成运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清洁动能,为构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贡献力量。截至目前,三峡集团新能源累计装机超过1700万千瓦。亚太单机容量最大10兆瓦海上风机在福建福清兴化湾并网发电。东北地区首个海上风电项目辽宁大连庄河30万千瓦项目全容量并网。江苏、广东、福建等区域五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初具规模。在内蒙古乌兰察布一次性获取全球最大“源网荷储”300万千瓦项目并开工建设。三峡集团境外业务分布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可控、在建、权益装机超过1700万千瓦,境外资产总额约1700亿元,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主力军。

一江清水惠后世 两翼齐飞新三峡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明确指出,三峡集团要发挥好应有作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这为三峡集团从事长江大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自1993年成立以来,三峡集团始终坚守发展清洁能源主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

三峡集团牢记总书记嘱托,在清洁能源之翼振翅腾飞的同时,推动长江生态环保业务不断发展壮大。三峡集团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发挥优势,创造性开展工作,三峡集团生态环保业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目前已累计与沿长江各级地方政府签署共抓长江大保护合作协议120余份,业务布局实现沿江11省市全覆盖,探索形成一系列城镇污水治理“三峡模式”;累计落地项目投资规模超1400亿元,对应设计污水日处理能力1100万吨(含权益),设计建设运营管网长度超过2万公里,直接服务城镇面积1.88万平方公里,直接服务居民人数2466万人。

三峡集团“国企开放日”当天,长江珍稀鱼类保护中心首次对公众开放

长江特有珍稀植物保护品种突破1000种,达到1256种,累计繁育特有珍稀植物约18万株。因三峡蓄水而受到影响的500多种植物,全都得到了有效保护。长江珍稀鱼类保护中心首次对公众开放,该中心建立了覆盖亲鱼培育、苗种培育、洄游监测等全周期的中华鲟保护体系,目前已累计放流中华鲟超过504万尾,有效补充了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

三峡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建设三峡、开发长江”“打造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为宗旨,在治理长江、管理长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三峡集团起源于长江、植根于长江、壮大于长江,长江能不能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是三峡集团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力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生态环境改善与三峡集团发展是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关系。

三峡集团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18年5月,三峡集团被增补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同年7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三峡集团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的指导意见》,逐步形成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三峡集团牵头组织实施”的长江大保护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作为牵头方,三峡集团迅速搭建起研发、实施、筹资、共建、支撑五大平台,联合行业内的先进企业,打造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朋友圈”。三峡集团提出了治水方略,致力于促进城镇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以及综合利用,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整体根本性的改善。

三峡集团深刻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承担起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的新使命。三峡集团遵循三水共治的新思路,以持续根本改善长江水质为中心,以长江污水治理为切入点,提出并实践新时代三峡治水方案,长江环保集团、长江大保护专项资金、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长江绿色发展基金、长江大保护产业联盟等“五大平台”协同有序运转。中证长江大保护主题指数正式发布运行,填补聚焦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主题指数空白。

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电力绿色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三峡人用自己的汗水、智慧,换来一江清水浩荡东流,也用自己的耐心、毅力重塑业务结构,换来两翼齐飞新三峡。

奋发有为重责任 无私奉献勇担当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疫情中心正是三峡集团半数业务和过半员工及其家属所在地——湖北。

疫情就是命令,三峡集团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党中央号令,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0多个基层党组织、2000多名党员、12000多名职工挺身而出,坚守一线,全力保障湖北电力、天然气、热能供应。

与此同时,三峡集团及全体员工率先向湖北捐款1.7亿元,捐赠紧急采购的防护物资25万余件,全力支援武汉火神山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施工,为两家医院按期收治患者创造条件。疫情封闭解除后,三峡集团带着对湖北的深厚情谊,第一时间谋划推动超2000亿元投资项目,捐赠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湖北疫后水环境治理,有力支持湖北疫后重振。

工作人员为参观者讲解升船机工作原理

疫情尚未完全退去,2020年汛期长江迎来了全流域、多轮次、大流量特大洪水考验。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三峡集团梯级水库运行管理人员精准预测雨情水情,精准执行每一条调控指令,以三峡工程为核心的长江干流及清江梯级水库累计拦洪388亿立方米,占长江中上游水库群拦洪总量60%以上。其中,三峡水库成功应对5次编号洪水,累计拦洪295亿立方米,超多年平均拦洪量(139亿立方米)约112%。特别是在长江流域最大洪水“长江2020年5号洪水”过境期间,三峡工程拦蓄洪水,有效避免了荆江分洪区运用,使分洪区内60万人避免转移、49.3万亩耕地和10余万亩水产养殖面积避免被淹,极大发挥了三峡工程大国重器作用。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三峡集团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超1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75个,帮扶重庆巫山和奉节、江西万安、内蒙古巴林左旗按期脱贫摘帽,连续三年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中获得“好”的评价,在中央企业名列前茅。支持四川凉山彝区和云南省三个人口较少民族以及云南省昭通市等地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实现整族脱贫,惠及人口超27万人,创造了中央企业帮助少数民族整族脱贫的典型案例。开展消费扶贫专项行动,全年购买和帮销农产品6631万元,有效遏制各地农户因疫致贫返贫风险。


三峡集团“国企开放日”是国企加强与社会公众交流的重要渠道、普及科技知识的载体、展现国企形象的窗口。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三周年的重要时刻、在全党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时期,在三峡工程开展“国企开放日”活动,让公众走进三峡、了解三峡,旨在进一步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峡工程建设历程,展示三峡集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发挥“六大作用”的生动实践,增强社会公众对三峡工程、三峡集团的认知认同,激发社会公众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峡集团将进一步完善“国企开放日”活动机制,让更多的公众走进三峡、了解三峡,充分发挥三峡工程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充分展示三峡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形象。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手培土、浇灌的楠木如今已长得青翠葱郁。在三峡大坝185平台珍稀植物示范园,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黄桂云向大家进行了介绍。如今,长江特有珍稀植物保护品种已达到1256种,累计繁育特有珍稀植物约18万株。因三峡蓄水而受到影响的500多种植物,全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上游航道条件大大改善,船舶运行安全性显著提高,货运能力增加5倍。三峡升船机布置在枢纽工程的左岸,是三峡工程重要通航设施之一,主要为客船、货船和特种船舶提供快速过坝通道,可以实现3000吨级的船舶快速过航。提升总重量约15500吨,最大提升高度为113米。具有提升高度大、提升重量大、上游通航水位变幅大、下游水位变化速率快的特点,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垂直升船机。

作为三峡工程“收官之作”,三峡升船机直至2016年9月18日试通航,它的建成也大幅刷新了此前由比利时斯特勒比升船机保持的世界纪录。

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电能昼夜不息送往华中、华东、广东等地。2020年三峡工程成功抵御了建库以来最大洪峰,累计拦洪295亿立方米,超多年平均拦洪量(139亿立方米)约112%。在充分确保防洪安全基础上,三峡电站2020年发电量达到1118亿千瓦时,创造了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世界纪录,同时,三峡工程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峡集团“国企开放日”当天,长江珍稀鱼类保护中心首次对公众开放。据科研人员介绍,该中心建立了覆盖亲鱼培育、苗种培育、洄游监测等全周期的中华鲟保护体系,目前已累计放流中华鲟超过504万尾,有效补充了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

三峡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电站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等组成。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2309.5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主要由泄洪坝段、左右岸厂房坝段和非溢流坝段等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相应库容393亿立方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电站建筑物由坝后式电站、地下电站和电源电站组成。电站安装32台70万千瓦和2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干瓦,多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于1993年9月成立,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入选首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中国三峡集团改革发展,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对中国三峡集团改革发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在2018年4月视察三峡工程并听取了中国三峡集团改革发展情况汇报。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峡集团所属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集团“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

截至2020年底中国三峡集团的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项目已遍及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24家,控股上市公司3家,资产规模近1万亿元,境内外从业人员规模近3.5万人。中国三峡集团资产质量和经营绩效在中央企业持续保持领先水平,连续13年在国务院国资委年度业绩考核中获评A级。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三峡工程的建设倾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辛劳智慧,汇聚了三峡建设者的心血汗水,凝结了百万移民的无私奉献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执政能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

依托三峡工程而生,伴随三峡工程成长,三峡集团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紧密相连。三峡集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国家赋予的新使命投入到长江大保护发展中,在共抓大保护中全面发挥骨干主力作用,为确保母亲河一江清水福泽后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三峡工程将更好地服务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

(2021.05.01 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