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023-05-19 09:20 作者:徐守京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大字号

七岁那年春天,父亲第一次带我到南京看望我从没见过的祖父一大早,我跟着父亲徒步从龙河老家向东北方向走,到了太阳偏西时,远远看到前方是一片长满洋槐树的河滩,并听到浑厚的轮船汽笛长鸣声。我们加快步伐走上河滩,我第一次看到长长如镜的大运河,河上正有一支长长的船队在轰隆隆地航行。很快就到了一个轮船站,我们在那等候轮船。天黑的时候,一艘客轮缓缓驶到了河边码头。一船的灯光倒映在河水里非常好看。我们上了船,坐在一个可坐四人的长椅上,我年纪小没买船票,只能在父亲的怀里。后来父亲就在座位下面铺上一件衣物,我就躺在上面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看到宽阔的大运河上无数的船只,和那船上忙忙碌碌的男男女女,看到鸥鸟的盘旋和翻飞,看到大运岸上的金黄的油菜花。轮船航行到了长江上,浩瀚的长江,江水滔滔,一望无际,人们在船窗跟向外眺望,说江上会有姜猪出现。突然有人说:“看!到金山寺啦!”我们向外望去,看到长江的南边,一处黛色的青山,上有亭台楼阁,给旅途的人们一个惊喜,人们纷纷起身相看,并讲起水漫金山的爱情故事。

很快船到了镇江,下船后我随父亲一路小跑赶到火车站坐火车。火车启动了,随着有节奏的震荡声,火车越来越快,车外的田野、树林向后快速移动。火车风驰电掣向南京驶去,来不及回味就到了南京。很快就到了孝陵卫的祖父家。第一次看到祖父和祖父的一家人,祖父全家对我们的到来十分高兴,每天都做好吃的,或者带我们去走祖父在南京的亲戚,或者带我们去逛公园、去过中山陵,夫子庙,动物园,对我来说,这一次来南京生活的十二天是儿时最开心的日子,回来时,祖父带我们到南京车站给我们买好车票,上午从南京坐车晚上就到家了。

这是我第一次在运河上坐轮船的经历,这美好的经历伴随着我的童年,直到现在回想起还依然是温馨感觉。

最近,在早晨的晨练中,偶尔听到几位老人谈起了老轮船站,谈起他们亲身坐过的轮船的经历,说得津津有味,我又查阅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对宿迁大运河轮船客运有了清晰的认识。

大运河自开凿以后,就有舟楫往来,古代的文天祥,曾国藩,曹雪芹,徐用锡等著名历史人物都有在运河上行走的诗文记载。

元明清时期,人们从大运河水路进京,有的租用专供旅人使用的客船,有的搭乘装载货物的货船,还有的蹭官家的漕船。船舶有风扬帆,无风拉纤,白日行船,晚间靠岸。船家决定行程,客商随遇而安,船期可长可短。无论南来北往,大运河就是古代人走向远方舒适的高速路。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和外商纷纷兴办轮船公司,他们尝试开通了苏北运河航班,但终因运河航道水深不足而发展缓慢。民国初年,已有小轮船在运河营运。

解放后,华东局和江苏省大力发展苏北内河航运事业,开辟苏北客运航线。1949年9月14日,由新华水运转运公司经营的泗阳杨(庄)宿(迁)线正式开航,为新中国的诞生献礼。从此,宿迁地区有了水上航班。 

1950年8月1日,华东内河轮船运输公司苏北分公司以华东23号客轮开通淮(阴)皂(河)客运航线,但因当时航道条件差,枯水期不能通航到皂河,只能开到宿迁,所以又称淮宿线。宿迁运河轮船站由此产生,她属于淮阴轮船公司下一个站点,经营由淮阴轮船公司派人来宿迁经营,宿迁轮船站则建成于1951年8月,坐落于今天运河一号桥南首100多米的地方,总面积约有700多平方米,候船大厅面向河岸,即回门向东、内有售票室和旅客候船的地方,内有几排木条做的长椅子,供旅客们休息,大厅旁边有一客附货运仓库,后面有一个院子,内办公室、会议室、职工宿舍,院子里还有一个半个篮球场。河岸边是一座石砌的客运码头,其规模成为当年宿迁运河最大的内河客运站埠。

1956年4月1日,大运河实行邳(县)镇(江)一线贯通,全长332公里,行程一天一夜。从此,大批的水利建设民工经运河往返,一些机关干部、学生南来北往也走水路,运河客运量显著增加,成了江苏南北交通的主通道

大运河宿迁境内除了宿迁大轮船站,还有从上游依次有曹甸、支口,船行、洋北、郑楼等小站。小站则更简陋些,三间瓦房,后面带个小院子,有工作人员宿舍。当轮船虽然慢一点,但票价低,可带货,服务好,水上航行舒适浪漫,是人们喜欢的交通工具。宿迁轮船站还是很多生活贫困盲流人员的庇护所,很多要饭的人晚上聚集在那里过夜,甚至还有人无票混上船去坐船去邳州或去淮阴要饭去,家里人也不知上哪里去了,好长时间在回来。

然而,到了上世纪末,由于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水上运输则呈现出日益萎缩的局面。1986年宿迁轮船站停止使用,水上客运的历史退出舞台,1995年老轮船站拆迁,现在的关口居委会的位置正是当年老轮船站的位置。

宿迁轮船站虽然撤销,但大运河轮船的客运的历史就像大运河一样的悠长,一样的浪漫,但它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回忆仍是许多老人挥之不去的乡愁。

【责编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