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青青 忆许少飞先生

2022-10-03 11:25 作者:梅静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著名文史专家许少飞先生父女隔空相聚高蓓拍摄

梅静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作协纪实文学专委会主任。长篇小说《因为爱得深沉》《如山,若水》分获扬州市第七、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纪实文学《念物记——扬州手艺人》获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入围鲁迅文学奖。


2021年8月20日上午,扬州著名文史专家许少飞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7岁。

先生博学多才,为人儒雅、谦和,风趣,对扬州文学、园林后学多有提携,笔者也深受其教益。因疫情封控,不能到场祭奠,现作小文,遥祭先生。

初秋的阳光,星星点点,洒在我的窗前。窗台上的一盆文竹,枝叶葱翠,茎杆挺拔,像极了它的前主人——许少飞先生。

我与许先生的初见,是在十多年前的市作协活动。而交往的密切,始于2016年初,扬州庭院艺术研究会的成立。对园林艺术有着精深研究的许先生被聘为协会的名誉会长,为协会做一些具体事务的我,自然多了走近并请教他的机会。

许先生给我的最深印象是,每次见到他,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他的家中,他总是衣着考究整洁、形象清爽利落,完全不像个八旬老人。尤其是那副腰杆,笔直坚挺,“秒杀”很多中年男。对此,他笑言,自己年轻时打过篮球,还打得不错。我顿时在心里惊叫:这不是妥妥的斜杠青年嘛!

对于自己不俗的“衣品”,许先生的解释更加令我惊诧。他说,打年轻时起,连同夫人的衣服,一向都是他来操办。后来,从许先生的美妙文字里,我找到了答案:一个心有锦绣的人,他的审美一定会注入生活的每一面。

许先生擅养花是出了名的。在田家炳中学的房子里,他养了满满一阳台的花。其中,那株长到屋顶又纷披下来的文竹,已经陪伴他27年。他说,自己伏案多、用眼多,伺弄花草可以活动身体,满屋绿色还可以调节视力。

大约是在2018年,这处宅子装修,许先生便暂时搬入治淮新村的一处旧居。书房变小了,十平米都不到,大型花草没法落脚,他就在案头养了一些微型绿植,照样茂盛可人。我去取书稿,眼睛却盯着一盆精巧文竹,舍不得挪开。“你喜欢,就送你吧。”他一脸慈祥的笑容,双手将文竹捧到了我的掌心。

许少飞先生所著《扬州园林史话》

众所周知,许先生是研究古典园林的专家,他的著作《扬州园林》《园林风采》《扬州园林史话》等,系统介绍了扬州历史上的经典名园,在业界拥有广泛声誉。但近年来,他十分关注扬州的新兴私家园林。他认为,这分布于城乡各处的数百座新园子,是扬州人造园传统的血脉延续,是园林城市不可或缺又十分精彩的组成部分,是展示百姓人家幸福栖居的美丽窗口。

于是,他鼎力支持成立庭院艺术研究会,并愉快接受“名誉会长”的头衔。他经常跟随协会走访园子,品鉴它们的各异风采。有业主在新园开工前,向他征询意见,他也十分乐意地倾囊相授,并热心地帮助联系工匠。

“园子不仅要看在眼里,还要让它在历史上留存下来,被更多的人知晓。”2018年初,古道热肠的许先生主动提议,编一本《扬州百家新园林》,并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表示可以帮着做一些策划、审稿工作。

提议得到庭院艺术研究会会长徐鹏志的积极响应,当年5月,编撰工作启动,我和几名园林爱好者成为编撰组成员。对于这本“白手起家”的书,许先生从体例安排到进度督促,再到文稿终审,都亲力亲为。在交付印刷前,他还亲笔撰写了近三千字的序言。而那时,他已84岁。

2019年秋天,这本倾注了许老无数心血的书终于出版面世。首发式那天,他骑着自行车,满脸喜色地来了。他说:“我的一个心愿完成了,我开心。”

许老(前排左二)考察私家园林祥庐

许先生的老朋友徐鹏志,一直将许老视为庭院艺术研究会的“定海神针”。他觉得,健康睿智的许老就像一盏引路灯,能领着大伙儿走向更美的园林深处。他计划着,今年5月邀许老一起去上海考察园林,一路聆听他的趣闻和高见。然而,临行前,许老说,自己身体欠佳,不能同行了。

后来,炎夏和疫情接踵而至。我和徐会长商量,等疫情过去,一起去看许老。没想到,仅隔数天,这个愿望却再也不能实现。

先生已逝,但窗台上,他送我的文竹还在。葱茏而挺拔的绿荫里,我似乎又看见了他的笑容、他的身影…… 

(2022年第18期)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