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文,文静轩主人,济南人,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高新区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一级美术师,中国水墨书画院常务理事,杨文德中国画工作室画家。自幼爱好书画,早年启蒙于山水画家张振龙先生,结业于山东省美协山水画研修班。
李令文自幼喜爱山水画,先后师从张振龙、张志民、陈全胜、丁宁原、梁文博、张宝珠、孔维克、杨文德和曾刚老师的亲授,受益匪浅后又学习于中国人民大学任泽涛导师工作室,大写意师从著名画家张云生老师。于彩墨山水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眷恋自然、热爱生活,在长期的写生过程中,足迹遍及中国泰山、黄山、华山、青藏高原等地。
2008年作品《泰山会仙峪》2010年作品《峨庄柏树村》两次入选山东省美协写生作品展并出版画册。
2008年作品《泰山会仙峪》2010年作品《峨庄柏树村》两次入选山东省美协写生作品展并出版画册。
2010年作品《峨庄柏树村》参加山东省美协写生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奖”。
2011年作品《红叶谷》《海涛依岸》入选济南市建党 90 周年书画展。
2015年作品《山道》参加“儒风墨韵润华夏”中国孔子国际书画艺术展中,荣获“优秀奖”。
2017年作品《青月照我山外山》入选山东省第二十一届新人新作展。
2017年7月国画作品被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永久收藏。
2018年作品《溪山秋韵》入选纪念何香凝诞辰140 周年书画展。
2018年作品《听泉》入选庆祝济南解放七十周年书画展。
2018年作品《山水清音》入选济南市首届泉荷奖,其部分作品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专业刊物发表。
2019年出版《李令文写生作品集》。
2024年作品庆祝建国 75 周年出版《李令文中国画集》。
2024年10月作品《松迎天下客》被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永久收藏。
徐学胜:施彩墨而意境新——李令文的山水画
李令文山水画的风格是从现代彩墨画派的基础上拓展出来的。以传统的“六法”论美学思想来衡量,可以发现他的作品有着“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的境界。他注重表现富有艺术性的美感,并遵循时代价值理念与规律。其作品所展现出的“笔墨当随时代”的思想,是从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转化而来的。在他的作品《春山飞流》中,云雾缭绕峰峦隐现,江水于山谷间奔流,自然率意的笔墨使整个画面大气磅礴。画家以高远之法绘峡江、山林、水口,在以线条勾勒出的突兀山石中填色,以连皴带染的表现方式展现出山石坚韧、厚重的质感。在对瀑布水口的描绘中,画家于留白间施以一波三折的柔性用笔,突破了古人“架上悬巾”的绘瀑之法。从此作中可以看出,画家在创作时力求融人多种前人技法,并通过“外师造化”来追求清秀典雅的意境。在对一山一水、一树一石的描绘中,画家力求展现出笔力的沉雄、墨彩的氤氲。他以较为娴熟的披麻皴绘出重峦叠嶂、疏林远树,使画面趋于平远幽深,再以大块的彩墨挥洒出缭绕的云雾,以形成“墨到烟生”的意境。此作的构图法度严谨,设色大胆泼辣,与画意相契合。画家在虚实变换的笔墨中追逐玄机禅意,寻找生命的内在魅力,用淋漓的色墨展现出富有生命意蕴和文化气息的山水之景。
在山水画创作中,李令文以沉着率意、具有整合性的笔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雄奇壮美。他笔下的春秋景色充满了盎然生机和深邃意境。他善于把人性与物性整合在美的意象中,这也是其作品最具魅力的地方。在作品《峡江帆影》中,画家在画面左下方浓墨重彩、点染结合地绘出雄立于江边的峰峦巨石,在画面右侧大笔绘出雄峙于江边的悬崖峻岭,又染、皴、擦出虚实相间的远山和云雾,表现出大江源头的神秘莫测。山峡之间,滔滔江水汩汩而出,张帆远航的驰向梦想的远方。为客船在嘹亮悠扬的船歌声中顺流而下了更好地营造画面意境,画家采用了多种技法手段,如先大胆泼彩,然后再细心勾染、收拾,以此来表现整体与局部、笔墨与气势的关系。这种描绘方式,一是解决了整体布局的气势问题,二是解决了局部画面的效果问题,满足了观者“远观气势,近看笔墨”的审美需求。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李令文认为,绘画要先重形似,再有骨气画面整体要气韵贯通。为了使作品生动传神、意蕴幽深,他在不断探索笔墨技法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写生实践。他作品中的高山流水、云雾江涛所展现出的生命律动均源于造化,摒弃了臆想中的山、杜撰出的水。而这种生命律动所构建出的气韵格调又蕴藏着典雅的美感。他努力让画面中的每笔每景均有生活依据,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追求诗画交融的个性语言、高古深厚的笔墨技法和具有创新性的彩墨山水风貌。
作品赏析: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3-09-04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8-29
新华网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