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芃芃:朱红墨黛承古韵 金石华彩焕新颜

2021-01-15 10:32 作者:王晓超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一把刻刀一柄金石在手,她整个人都会变得严肃起来。对她而言,游走于方寸之间绝对不是一种消遣,而是沁入骨血的相伴。篆刻在她生命中永远被摆放在第一位,是心中最有分量的牵挂。

646121
2017年4月骆芃芃赴匈牙利参加“自东方——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书画展”

早在采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前,曾不止听一个人说过她是个大忙人。虽然有了心理预设,却没想到她竟会如此忙碌。一会儿有学生找她批改作业,一会儿有下属问她工作事宜,一会儿又有第二天展会的工作人员同她商量布展的细节。我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那种对于专业事无巨细且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人深感敬佩。

专业之外的骆芃芃,是个不折不扣的北京大妞。初见时恬静温润,熟识后却越发显出爽朗、健谈的性格,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子英气。我们聊了很久,从艺术到工作甚至是生活,常常说着说着就偏离了原先的方向。稍顷,二人才忽然想起,赶紧把话题拉回正轨。

将近4个小时的对话,与其说是采访,还不如说是一种状态的表达。“篆刻艺术要贴近当下”是骆芃芃畅谈的每部分内容中,必然要涉及的主题。

正如骆芃芃所言,有了目标,人就会不停努力,人生才不会倦怠。她不断在自己的领域中开发着新的创意。从创作一枚印章,到让篆刻艺术走向国际视野,骆芃芃一直在路上。

舍我其谁的篆刻艺术情怀

曾有采访过骆芃芃的同事评价,她是个静谧且温和的人。但我看她的作品,却有着男子汉般的力道、稚拙和奔放。这次见面,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骆芃芃本是个自由旷达的人,作品中的一刀一划才是她内心最真实的表达。大抵由于院长身份的缘故,需要缜密周全的思考,因而工作中的她,总是内敛又稳重。为了篆刻专业,为了篆刻艺术院的发展与建设,骆芃芃放弃了很多。她的爱好,她的生活,都抵不过心中“责任”二字。

646123
2011年骆芃芃参加她的研究生们的毕业典礼

在洒脱的背后,骆芃芃有着一种韧劲和执着。就像37年前,她凭借着沉稳的态度,在30多名应选者中脱颖而出,从一名“业余选手”变为荣宝斋“专业队员”一样。如今的她,也因为强烈的使命感,从一名醉心于篆刻艺术的艺术家,转身为统揽篆刻艺术院全局的当家人。

为了静心处理篆刻院的大小事务,骆芃芃很少有私人的时间。她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份由喜爱而生发出责任感的工作中。有时候站在窗前,回想曾经的生活都去了哪里,她竟会有热泪盈眶的冲动。但她明白,如果想做好、做成一件事,就必须舍弃很多东西。“人心中总是有杆秤的,孰重孰轻,只有自己最清楚。”

如果说从1980年到1993年在荣宝斋工作期间是骆芃芃的创作性实践期,那么自1993年到2005年,她在荣宝斋出版社从事编辑编审工作的十多年,便是一个将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性总结的重要阶段。2005年,骆芃芃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研究中心。次年,将中国篆刻艺术研究中心升级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并担任常务副院长。在与篆刻院共同成长的10多年间,她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开始更加宏观地考虑问题。从“小我”走向了“大我”。

2006年6月16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无论是做常务副院长的7年,还是从2013年开始接任院长一职,从进入篆刻艺术院的那一天开始,尽管既是管理人员又同时是创作人员,但骆芃芃几乎天天到院里上班。在她看来,如果真心对本职尽责,是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的。“你尽心于自己的工作,连着三天不眠不休,也会把这件事做好。反之,不管多么严格的考勤制度,你坐在岗位上,也不过是个空洞的躯壳罢了。”

在入主篆刻艺术院之前,骆芃芃是一位痴迷于篆刻艺术,只为自己的作品能够尽善尽美而心无旁骛的艺术青年。但当身份转换之后,她满脑子想的就是一件事,如何把篆刻艺术院做大做强,怎样才能让篆刻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内容紧跟时代步伐。渐渐地,骆芃芃发现自己的思维习惯都发生了改变——“这件事是否有利于篆刻艺术的发展?”“这样的安排会不会影响院内的建设?”她像是母亲呵护子女般守护着篆刻艺术院,陪伴着它经历了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壮大的每一天。如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已经从襁褓中的婴儿成长为了翩翩少年。采访中,骆芃芃感慨地说:“11年来,一种格局的建立很不容易。‘艺术没有大小之分。’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中国艺术研究院对于中国篆刻艺术院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心。中国篆刻艺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文化部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终于掀开了历史性的新一页。”

早在200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讨论通过在研究生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篆刻艺术硕士研究生点,这是篆刻作为独立学科建设的唯一一个硕士点,大有开天辟地的里程碑式意义。至今已培养出包括研究生课程班学员在内的艺术硕士和普通硕士100多名,使我国专业篆刻队伍得到了高质量的壮大和拓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7年后,又设置了中国第一个篆刻艺术博士点,2016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篆刻艺术博士生。骆芃芃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篆刻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这些标志性事件,无论对于骆芃芃本人,还是对于中国篆刻艺术而言,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篆刻不远,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篆刻艺术是方寸之间的大千世界。于骆芃芃来说,篆刻创作中的每一笔,每一个造型,每一个动作,都可谓一个综合的人生。一刀下去,人生的历史与轨迹都蕴含在其中。她倾心篆刻,是因为“印章是个集文学、哲学、历史、文字学、训诂学、设计学、书法等多种学科之大成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最‘见精微’的艺术典范。”

646124
2016年9月骆芃芃院长在第七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期间,作题为《当代篆刻艺术发展的新趋向及展示方式的当代转型》的讲演

“印章起源于殷商时代,迄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不仅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中国人的生活、名誉、信誉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信义的见证物。”骆芃芃说,“一枚小小的印章,传递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信’的概念。作为凭信物,中国印代表了承诺和信誉,做人,诚信最为重要。”

然而,当印章进入“文人流派印”发展阶段后,其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渐趋分离。如今,除了姓名章、书画落款用印及鉴藏用印之外,印章几乎只剩下纯艺术欣赏的功能。这种“纯粹性”也使得它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受到局限。如何探究篆刻艺术未来的发展,让这门高雅的艺术形式重新走进实用领域,走进大众视野,焕发出更充沛的生命活力,成为骆芃芃一直在思考的重大课题。

“今人的审美已和历史不同,甚至发生了颠覆性改变。”骆芃芃认为,很多类似于印章这样过去并未归为审美主体的元素,到今天已被人们当成可独立欣赏、品味的对象,只因人的审美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所以,她开始在肯定篆刻实用价值的同时,大力拓展其独立的审美意趣。

1994年,中国邮政发行了第一套《宜兴紫砂陶》(1994-5)特种邮票四枚。邮票上方的印章就出自骆芃芃的手笔。这也是她第一次将篆刻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经典之作。“用今天的视角挖掘和表现几千年的印章文化,是篆刻艺术院的定位,也是我们的办院宗旨。贴近当下也是对篆刻艺术的传承。如果把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东西原封不动照搬到现在,是不可能也是不切实际的。”骆芃芃告诉记者:“几年来,我们的主要工作除了传承和保护篆刻艺术,更要以当代社会为契机,努力推进篆刻艺术工作。在当前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势下,要保持篆刻艺术的生命力,就需要把它与生活融合起来,让这种书斋艺术走向大众。”

骆芃芃强调,篆刻中“生活印迹”很多,加强篆刻的实用性功能,用刀表现当代人的思想,让篆刻不完全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也可以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下里巴人” 。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建筑、标示、包装、邮票、电话卡、餐具、茶具、服装……篆刻的印迹无所不在。骆芃芃笑着对记者说:“你看有些篆刻T恤,小伙儿背上盖着一方红印——‘浩然之气’,透着一股中国人的精气神!”她边说边用手指了指我胸前的吊坠,“你觉不觉得,如果将篆刻纹样作为项链挂在胸前,也是很美的呢。”在骆芃芃眼中,篆刻不是“小众艺术”,它与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体现着中国人的人文追求,也因此成为“非遗”珍品。

2016年6月,“‘大美篆刻’——走进生活中的篆刻艺术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展出,展览展示了当代篆刻界的最新的创作成果以及篆刻这门古老艺术与当代生活的紧密联系。“旧时王谢堂前燕”,这次飞入了寻常百姓家。篆刻艺术真正走向了民众,贴近了生活。

“大美篆刻”活动的举办,展示和挖掘了篆刻艺术的内涵及外延之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在参观了此次展览后表示,展览和传统篆刻展比较,最大的特点是松弛、写意、创新和高度个性化的表达。他评价道:“‘大美篆刻’有着鲜明和显著的时代个性,它能够把象牙塔顶尖的小众艺术样式相对独立地与生活结合起来,融入生活,让篆刻走出象牙塔尖,为大众服务,形成篆刻链条,包括艺术链条和产业链条。”

骆芃芃表示,装点公共空间、美化生活是篆刻艺术在“美育”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公共空间艺术化是时代发展的进程,这个过程正逐渐到来。

在超越中传承,从平面到空间的篆刻艺术

综观骆芃芃的作品,其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意象化和形式感。虽然从事的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却涌动着一种开放的、兼容并蓄的艺术观。她以现代人的着眼点,将篆刻这个具有3700年历史的艺术门类构建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印面、印材、印钮在意象上达到和谐统一的同时,又把篆刻作品延伸到环境、空间当中,让印章呈现出美轮美奂的立体氛围。

646122
骆芃芃作品中的一刀一划,都是她内心最真实的表达

30多年来,骆芃芃刀耕不辍,镌刻出近两万方印。由于对美学的高度敏感和深厚积淀,她对每一场展览的点点滴滴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在她的创意和设计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的设计和策划以及展览展示水平一直领先业界多年,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标杆和丰碑。

“篆刻艺术不能仅着眼于枣粟之小的印面。在刀石之外,还有一个大篆刻、大文化的天地。”在骆芃芃看来,一个真正的篆刻家是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更是精神的劳动者。创新的本质,是“对传统价值的重估”。“传承不是复制,不是一成不变地将老祖宗的东西拷贝下来。修复和复制都不是篆刻的归宿,完美的篆刻艺术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

让篆刻的展陈成为装置艺术,与茶文化、书斋文化、园林文化融汇贯通,浑然一体,令观众在其中得到清新、纯粹、深邃的精神享受,是骆芃芃自2006年起就逐渐形成的创新思路。

古往今来,对于篆刻的展览大都停留在最初级的,有隔档地观赏印章、印谱,或远观印屏内容阶段。“在古代,印章及印屏作品是没有展览这种展示方式的,都是文人或书斋中的把玩、雅集。”骆芃芃解释说,“对于篆刻的展示是随着书画等艺术品展览的盛行而渐渐开始的。然而,作为特殊的艺术品类,篆刻作品并不适合在当代的现代化展厅展示,展品的表现方式与常规展厅总感觉有些格格不入。牵强且硬拽的展览形式,让展品与展厅形成一种尴尬的‘相遇’。”

早在2006年,骆芃芃去意大利举办“中国印文化艺术主题展”时就有了一个新的概念:展原石。“怎么让外国观众明白、喜欢中国篆刻?我们把小印样放大,把印床、印材、印谱、刻刀、毛笔,都拿到展厅里呈现。 ”

2008年,骆芃芃在中华世纪坛2000多平米展厅策划了一场“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在主题创作厅,她邀请众多篆刻名家共同刻出100句《论语》和36句《道德经》警句,以佛龛式的设计承载篆刻原石,用以展现中国古代儒、释、道精神的统一。而在书斋式的开放展厅中,她设置了条案、多宝格、中式书柜、八仙桌、太师椅等古典家具,整个展厅就像一个大书斋。“人一进去立刻能感到心静了,可以随意取阅书斋中的书,用以满足观众观看展览的余兴和想要了解的知识点。”

从平面到立体再到空间的展陈形式,颠覆了篆刻艺术建国以来一成不变的展示方式,获得了与会嘉宾及参观者的一致好评。也因此巩固了篆刻艺术展示方式理念的创新与超越。

在当代各种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贴近当下,满足人们审美期待和审美需求的创意,才能使传统艺术焕发出崭新的光彩。在沿着一个又一个展览展示新方式的理念指导的成果之下,骆芃芃于2014年7月,在中国美术馆又举办了“金石永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第三届院展暨国际邀请展”。为了在不影响中国美术馆展厅内部结构的同时增强展品的标识性及视觉冲击力,展现其立体构成的特质,骆芃芃在五层展厅用斧剁石垒起了一面篆刻墙。当这堵承载着篆刻原石等造型的艺术墙伫立在参观者面前时,那种铿锵有力的坚实感融合着亘古而来的历史文化,让人为之震撼。

2013年,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的正式落成,让中国的篆刻艺术有了专属于自己的展陈场地。骆芃芃全情投入,“上天入地”极尽所能地将篆刻艺术通过空间展示的方式,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进门,便看到有五朵莲花“浮”于地面,在粼粼波纹的作用下,仿佛飘荡在水中。人踩在上面,花瓣就会盛开。当人离开莲花表面,一幅幅印章便会从花芯处“跳跃”而出。从古玺印到齐白石,几千年的篆刻史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开创了全国首家“篆刻艺术馆”展示平台。骆芃芃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精神渗透于场馆设计理念之中。她介绍说,“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稳定、最适中、最包容的数字,以“五”的数字始终贯穿场馆内外:五角形的天井,五角形的内墙,五角形的展柜……整个场馆设计得小巧玲珑又特色鲜明,预示着中国篆刻艺术将在这里得以稳健发展。

守望篆刻,走向国际进行时

不久前,骆芃芃随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代表团赴匈牙利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匈牙利国家艺术院联合举办的“自东方——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作品展”,并在研讨会上做主旨演讲“相遇——中国篆刻艺术之当下应用”。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她在树立自身独特艺术风格和学术形象的同时,也为中国篆刻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646120
《老子与世界》3.7cm×3.7cm×6.1cm 2017年

在骆芃芃为篆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创作的《篆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印章的边款上,“守望篆刻”四字清晰可见。近年来,骆芃芃无时无刻不努力诠释着这四个字的深刻意义。她一次又一次地将中国篆刻艺术引入国家重大外交活动当中。所刻的“美丽中国”“感知中国”等印章,已经成为这些重要外交品牌活动的主题标识。

如果说骆芃芃近年来致力于把篆刻艺术融入当下文化生活、推向国际舞台的努力,是期冀从学术和民间层面为篆刻艺术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开拓新的领域和空间,那么,对于“申遗”工作的不遗余力,便是她作为一院之长从国家层面上对篆刻艺术这项古老传统文化的坚守和瞩望。

2008年9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西泠印社,将“中国篆刻艺术”作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向联合国提出申报,骆芃芃是该项目的负责人和主持人。

在接到申报非遗项目通知的时候,距离提交申请表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采访中,骆芃芃甚至用“恐怖”一词来形容当时的处境。在她看来,工作中所经历过的最忙碌最艰辛的工作,就是那个时期。她把办公室当家,拼了四张平凳当床,除了吃饭,四天四夜几乎没出过屋子。

从撰写文案到申遗影片脚本的编撰,再到每一个镜头的组织,骆芃芃都亲力亲为。此外还要联系全国各地的组织和个人,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开具诸多证件。最后还要找翻译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她带领着一队年轻人,不舍昼夜地进行着申报的各项工作。每个人都是亢奋的。

“太难了。”骆芃芃不止一次地说。短暂的筹备期,从未接触过的申请流程,极为苛刻的填表要求,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即便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的非遗指导专家协同作战,却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次次修改,一遍遍提交。“联合国的工作要求时间性、严谨性非同一般。比如填表要填200个单词,一个单词都不能多。申遗影片也是多一秒钟都不行。时间紧迫,曾经有人劝我,‘实在不行就赶下一次吧。’我没有同意。”回想当年的情景,骆芃芃似乎仍旧处于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状态中。“怎么也得拼一把,就像人赶车似的,你踏上这趟车就前进出发了,下一趟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而且不一定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喜讯传来,中国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篆刻艺术名列榜中。

让骆芃芃备感自豪的是,近十年来,篆刻艺术院屡攀高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指导和关怀下,经过篆刻艺术院共同努力,2014年,篆刻艺术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一些国家重大的文化交流活动,篆刻艺术也参与其中。“如今,联合国授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非遗项目申报负责和传承保护单位’,国家也授予我们‘金石篆刻传承保护单位’称号。这意味着篆刻艺术已经站在了国际的平台上,有了更高的视野,并将从国际层面上得到传承和保护。于此,足以让我欣慰。”

人物简介

骆芃芃,1958年生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全国妇女书法篆刻展、全国篆刻艺术展以及国际性书法篆刻展等,并担任多项国家级重大展览评委。先后举办“天翰云章 金石永年——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中国印’的世界——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分别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和日本东京举办)、“骆芃芃精品展”[分别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举办]。曾赴美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挪威等国家举办展览、讲学和艺术交流。2016年曾受文化部委托作为“中华文化讲堂”主讲专家赴奥地利、波兰和捷克进行了题为《方寸之间的大千世界——从中国篆刻看中国人的人文追求》的巡回演讲,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国艺术研究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捷克国家博物馆、台湾鸿禧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编著、主编和编辑有《篆刻艺术教程》、《青草芃芃——骆芃芃文论集》、《骆芃芃篆刻书法》、《中国印的世界——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作品集》、《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作品集·骆芃芃》等书籍170余部并有《印章是汉字发展的活化石》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

(2017.05.16 第10期)